|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4 09:34:35
|
只看该作者
活动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创设生动的情境,是诱发孩子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孩子的探究活动就有了保证。活动开始,我以“谁想和我一起去参观森林社区”这一话题将孩子带入情境,创设了“送小动物回家”“解决生活难题”“帮小动物找家”这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结合多媒体课件逐步展开。在“解决生活难题”这一情境中,我先让幼儿观察熊爷爷家的标记卡,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它是不完整的,并提出解决办法,让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帮助生病的小松鼠填写标记卡时,很多幼儿都表现出着急的心情,想方设法帮小松鼠填写标记,可见孩子们已完全融入情境中,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小手走走走”的游戏,化解难点。
由于中班幼儿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东西,他们还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在送小动物回家这一环节,幼儿很难通过看标记找到正确位置,为此,我运用了“小手走走走”的游戏:幼儿一只手指着楼层数向右走,另一手指着房间数向上走,两只手同时走, 让幼儿在摸得到,看得到的体验中感受序列位置。因为有了此环节的铺垫,在帮熊爷爷、小松鼠填写标记时,幼儿则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三、巧用操作卡,巩固幼儿对二维序数的认识。
操作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动手操作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观察力、判断推理等能力。在本次教学中,我在操作活动中加上了游戏情节:“帮小动物找家”,在这一环节中,我提供给幼儿每人一份操作卡,让幼儿根据操作卡上的标记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部分幼儿会用到“小手走走走”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另一部分幼儿则通过眼睛观察直接找序列位置。通过看标记、找位置,变为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使幼儿的各个感官都能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自主、独立、愉快地体验数学概念的属性,有利于幼儿保持学习兴趣,探索数学的规律,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