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0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科整合论文 找准“四个支撑点”科学把握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作用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3:5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交流 找准“四个支撑点”
科学把握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
最佳作用点

内容提要:为实现更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目标,要做到找准每堂语文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四个最佳作用点。即:力求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突破学生学习重点,化解学生学习难点,拓展学生学习课外延伸点,尝试构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为渠道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整合  四个支撑点
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逐步进入学校教育,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它的容量之大,内容之广,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小学语文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教学,大大缩短了知识传授与反馈过程,增加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机会,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
如何更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也是我们思考的逻辑起点,实践的起跑线。为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即:找准每堂语文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四个最佳作用点,力求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突破学生学习重点,化解学生学习难点,拓展学生学习课外延伸点,尝试构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为渠道的教学模式。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赵州桥》为例,进行阐述。
一、        巧妙切入,捕捉学生学习兴奋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有效的教学需要学生具有有意义的学习心向,即学习兴趣。多媒体手段便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景,能诱导、激励、唤起学生感悟;图、文、声、像并茂,立体式的信息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便于引发学生兴奋,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就会产生稳定而持久的注意,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究热情。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响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学习课文之前,抓住学生刚上课精神不集中、思维抑制的特点,教师如果能根据教材特点,及时捕捉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适时使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引导学生迅速而顺利地投入教学活动。
【案例一】赵州桥开课片段
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设了许多高科技大桥,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近年来全国建成的几座现代化大桥)
生1:好雄伟好高大啊!
生2:真漂亮,像一座巨大的彩虹!
生3:桥有几层,可以同时通行汽车、火车!
(在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啧啧赞叹之际,老师再出示赵州桥。)
师:说说对比这些高科技大桥,你觉得赵州桥怎样?
生1:赵州桥显得要矮小得多。
生2:看上去赵州桥很普通。
生3:赵州桥很古老,因为她看起来有些旧。
(为了进一步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老师接着出示了出示全国乃至世界给予赵州桥的高度评价。)
师:大家可别小看了赵州桥。我们来读一段文字:
1961年3月4日,赵州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1年9月4日,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赵州桥以其非凡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 。
(全体学生都露出惊讶的神色,感到不可思议,老师趁热打铁抛出本篇课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师:看起来如此古老,如此普通的一座桥,为什么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她到底是一座怎样的桥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由于找准了信息技术与文本最佳切入点,即:用三组对比极为强烈的图片(现代化大桥、古朴的赵州桥以及世界对赵州桥的高度评价)及时捕捉到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进入了积极主动的高效学习状态中。
二、学思结合,突破学生学习重点
语文是学生个性差异表现最突出的学科,也是资源极为丰富的科目。在语文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强调了“学”与“思”的关系。学习离不开思考,不断地思考,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养。教学课件的设计既要体现教育的个性化思维,同时还要给学生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引发学生思考。如:在《赵州桥》一文的教学中,课文的第三段是总分结构,作者先用过渡句承上启下,再详细介绍了赵州桥的美观。段的训练是三年级的学习重点,既要让学生读明白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更要引导学生读出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这一段讲清楚,写精彩的。这也是本篇课文的重点。要顺利突破这一重点,需要信息技术提供有力的支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3:56: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二】赵州桥重点段落教学片段
师:赵州桥既雄伟又坚固。赵州桥还是一座什么样的桥?第几自然段讲了赵州桥的美观?
生:读了这一段我知道了赵州桥还是一座十分美观的桥。
(课件出示这一重点段落。)
指名读第一句。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弄清楚第几段讲赵州桥坚固?第几段讲美观?(课文第二段讲赵州桥坚固,第三段讲赵州桥美观。)
师:这句话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总结,下半句是对下文的总述,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段落联系更紧密。这样的句子叫过渡句。还让学生一起叫叫它的名字,再说说他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运用你的作文会更出色。
师:课文写赵州桥的美观,主要是写了桥面两侧石栏上精美的图案。同学们想欣赏欣赏吗?好,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诵读,一边展开想象,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龙在嬉戏,嘴里还吐着水花呢!
生2:我仿佛看到两条龙在争抢着一颗夜明珠。
生3:我仿佛看到了两条龙前爪互相抵着,还调皮的回头张望呢!
师:你说得那么形象,能用你的肢体语言让大家明白“抵着”和“回首遥望”。
(出示赵州桥栏杆上图案照片)
师:看看老师准备的图片片,跟你的想象是不是很接近。
课文是学生读懂的,不是靠课件出示的图片看懂的。老师为学生预留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先让学生读文章想画面,读出自己的感悟和形象后,再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赵州桥的美观,有效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和建构。用巧妙的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同时通过适当的画面组合激活学生思维,从多侧面,多角度,多渠道进行思维训练,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让学生不仅得意,更已得言。
三、智搭阶梯,化解学生学习难点
语文教学特点之一是要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语言,亲自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对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教学的难点问题,如何结合多媒体课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有时会有一些内容比较深或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文章。在课堂上,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启而不发时;或教材中的难点不易突破时,都可以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来处理,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由于学生处于三年级上期,年龄小,阅历浅,就本课来说,他们对赵州桥的感受往往只停留在浅表形式上,因此,要激发孩子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和设计的妙处以及理解词语“创举”是一个难点。
【案例三】赵州桥难点段落教学片段
师: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1400年完好无损,这说明它十分(生:坚固)。这和它独特的设计密不可分。(出示课件赵州桥设计独特的段落)。轻声读读,找找那句话写了赵州桥设计独特?
指名读句子。指名画画示意图。请孩子讲讲这样设计的作用。
师:“就是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结合上下文思考“创举”是什么意思?大胆尝试,猜猜看。
(学生被这个词难住了,理解很困难,在学生联系上下文尝试有困难的情况下,出示课件为学生搭建一个阶梯。)
师:什么叫创举呢?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其他桥的样子。(师课件出示同一时期的其他桥的图片)藤桥、木桥,一般的石拱桥,到隋朝,李春就设计出了大桥洞上四个小桥洞的赵州桥,你们发现没有,李春这种设计以前从来没有过,所以说是一个(生:创举)因此创举的意思是(生: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师:老师在课前找到这样一个资料:这种大桥洞上四个小桥洞的设计,欧洲比我们晚了整整1200年才出现,而那座安顿尼特桥早已经不存在了。了解到这个信息,你想说点什么呢?
生1:咱们中国人真聪明!
生2:古代的劳动人民很有智慧!
师:  是呀,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足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变抽象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易于学生理解,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3:56:33 | 只看该作者
四、合作交流,拓展学生课外学习的延伸点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较为单一,只是语文世界的“沧海一粟”,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架起一座与自然相融、与天地相通的桥梁,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源源不断地汇入时代鲜活的内容。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广泛涉猎知识,实现了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同时,其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案例四】赵州桥结课教学片段
师: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打开宝库的大门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像赵州桥这样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请大家来交流展示你了解到的杰出的古代建筑。
生1:多媒体展台上展示了自己搜集的图片。
生2:电脑大屏幕展示了自己了解到杰出古代建筑的文字资料。
生3:和全班同学分享了关于赵州桥的一段视频资料。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其他的古代建筑吧!(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讲解)山西应县木塔是中国传统建筑杰出的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前门是北京城内最高大雄伟壮丽的一座城门;中国古代建筑奇观----悬空寺;最能代表中国建筑艺术的五重塔;北京故宫,(9999间半、占地72万平方米)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人类巨著、中华之魂的万里长城;天坛,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与赵州桥同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卢沟桥。
生:看了这些古代建筑,我们深深地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自豪,也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而自豪!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有效性关键看它能否很好地使课堂教学内容达到最优化的组合;能否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更好地达到省时、高效。找准每堂语文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四个最佳作用点,捕捉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突破学生学习重点,化解学生学习难点,拓展学生学习课外延伸点,可以构建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为渠道的高效教学模式,从而可提高语文课堂效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00: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