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2 06:45:00
|
只看该作者
前已言及,创新只是相对于常态、制式而言,并不意味价值上的优劣。因此如何评断一个教学是否符合创新的意函,是很难列出一些指针项目来检核的。一个教学活动是否具有创新的精神,最好是就此一教学活动在某一教学现场的实施相对地来看。如果要通则性地来说,那也只能是相较于一般性(或例行性)的情况而言。话虽如此,还是可以从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设计这两方面来对照传统的教学,藉以评断该教学活动是否具有创新的精神。在一个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学目标错误或是不具学习的意义,那这个教学注定失败(所谓的失败是对学生而言,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次的学习活动中并没有真正地在学习)。教学目标的创新可能展现在对学习意义的重新思考,例如“句型练习”与“能选择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就这两个教学目标来看,后者相对的较具创新的意味。因为句型练习这样的学习模式,假设了句型与表达之间的必然关联,同时也假设了熟悉句型后就具有清楚表达的能力。这样的假设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如果将其当成唯一的学习管道或方式,则易失于武断。所以当一般教师习于句型练习的教学时,如能转换另一观点来思考句型与表达的关系,就不失为一种创新的观点了。
其次,再从教学活动设计的观点来省察创新的意函。前已论及,随着科技及视讯媒体的发展,我们已生活在一个充满声光效果的环境里,因特网及远距教学对传统的“学校”已造成强烈的冲击,知识不再必然存在于学校里、课堂中,也不再受限于单一的教科书。因此教学活动虽不必然要仿效电玩影视,但是若仍然停留在单向式传授、固定的教材、不变的教学流程,那要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将比登天还难。另一方面,有意义的学习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意义,即便是较枯燥、较辛苦的学习,学习者也会不畏辛苦地去学习,甚至甘之如饴。所以就教学活动设计的层面来看创新,可以就活动是否生动活泼,是否适度结合声光科技或生活环境,以及活动本身是否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作为判别的依据。
依照上述两个判准,以下列出几项语文创新教学的特质,帮助教师思考创新教学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自律性学习──自律学习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观念即教师要承担学生学习的全部责任的看法有所不同,学生必须学习自我监控、分析,以及设定目标、策略选择(Barry J.Zimmerman, Sebastian Bonner & Robert Kovach,1996,林心茹译)。在语文学习上教师可将自律学习的模式导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在教文章理解及摘要时,提醒学生监控自己文章摘要使用的方法,或是设定并检示自己的阅读速度,以及理解的策略。
有意义的学习──学习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有权利、有机会参与课程的建构,也就是说课程内容必须是对学生有意义的。在此“有意义”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课程内容对学生是有意义的,具个人或社会的目的;一是指学习材料是完整有意义的,不应是分解、零碎的。
统整性学习──语文能力是一整体性能力,虽然语文能力是由一些独立又关联的能力所构成,但是在教学上不应单独区别或处理,而应关注整体能力的发展。统整学习不只是语文知识技能的统整,更是以语文统整生活和学习。
功能性学习──语文的主要功能在沟通,语文是人与人之间主要的沟通工具,也是人类社会求生存的工具之一。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透过语文学习其他事物,如果语文学习只把注意力放在“为教语文而教语文”,语文学习将变得困难。
合作性学习──语文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语文必然存在于社会文化的情境中,不同的文化、社群透过语文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生命观及世界观。语文虽然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色彩,但语文仍然具有相当的个人特性。事实上,语文的发展一直在表达与沟通这两项个人与社会的需求上拉扯前进,所以语文的学习必须强调它的合作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