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未选择的路》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7:1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年级下册语文《未选择的路》说课稿

  《未选择的路》说 课 稿
一、说教材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是表达人们共同的感受。在这首诗中,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的形象,引发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进而阐发了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主题。  
诗人以含蓄清新、别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现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并没有指出选择的具体内容,而是着眼于选择本身。因此,每一个读者都能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说,这首诗的内涵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读诗的,尤其是现代诗,因为它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同时还讲究音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记诵。  
但是,他们对诗歌的理解通常还处于感性阶段。既没有掌握诗歌朗读、欣赏的一般技巧和方法,也不具备鉴赏情感含蓄、内容深奥的诗歌,尤其是意象丰富的哲理诗的能力。当然,更谈不上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把握诗歌的内涵了。而《未选择的路》就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欣赏诗歌的技巧与方法。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合作探究的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两个目标是以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理论依据的。  

四、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步骤:  
(一)导入    用关于“路”的名言警句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二)指导朗读、师生评价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小结诗歌朗读的方法,并用此  
方法进行朗读评价。  
(三)走进作者,“知人论诗”  
      教师传授查找资料的方法,指导学生筛选有关诗人生平事迹、时代环境、  
创作背景、主要作品等方面的资料,这有助于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作品的  
主题。  
(四)走进文本,与诗人交流  
      这一教学环节围绕三个主要的教学活动展开。  
1、品读诗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2、弗罗斯特,我想对你说  
3、小组质疑,共同解惑:对于这首诗,你还有哪些困惑?  
      (活动小结:在活动1中,通过指导学生的认真品读,学生对弗罗斯特的个人形象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这为活动2的进行作好了铺垫;活动2的设计,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与诗人对话、交流,进而达到共鸣,这对于理解诗歌的内涵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活动3的设计,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让他们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再适时点拨、指导,从而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五)走进自我,与心灵对话  
           首先,教师讲述故事,故事的主题是:选择改变人生。两个主人公是鲁  
迅和诸葛亮,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  
           然后,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提示他们从学习上、生活中和个人交友方面  
讲述自己的选择经历。  
           最后,教师总结从这首诗中悟出的人生哲理。  
     (六)入情入境,升华朗读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想像诗歌营造出来的意境,在配乐歌曲的感染  
下,入情入境地朗读诗歌,升华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五、说教法  
    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是说,课堂上采用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来确定。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开门见山导入法、指导朗读法、品读诗句法和引导总结法”。  
      1、开门见山导入法  
      就是指在导入课题时,我先是要求学生介绍所搜集到的关于“路”的名言警句,然后我适时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警句,这样直截了当地进入了课题。  
2、指导朗读法  
即是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朗读、欣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并组织学生学以致用、现场点评。  
3、品读诗句法  
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品读诗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这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仔细揣摩诗句的内涵,对诗人的形象进行准确的把握,为下面的教学环节作铺垫。  
4、引导总结法  
《未选择的路》这首诗的内涵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它看似倾诉诗人的个人经历,实则是表达了人们的共同感受。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诗中发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正因为如此,在课堂上,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将它表达出来。在“走进自我,与心灵对话”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首先给学生们讲述了两个有关人物的故事,然后,我顺势提问:“同学们,你们有类似于鲁迅和诸葛亮的情感体验吗?请说出你心中的故事!”  
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就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挖掘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上四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朗读诗歌、搜集资料的能力,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的要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7:18:05 | 只看该作者

六、说学法  
 陶行知 先生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根据这些理论的指引,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下列方法参与学习。  
1、资料搜集法  
我要求学生搜集关于“路”的名言警句有有关诗人弗罗斯特的相关资料,包括他的生平简介、创作风格、主要作品、人生经历等等,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也有助于他们把握作品的内涵。  
2、合作学习法  
在预习诗歌之时, 我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两个角度认真研读文本,提出自己的困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答疑解惑。  
3、情感体验法  
这是本节课上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也是能将学习活动由浅显引向深入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还仅仅是停留在对诗歌的初步感悟上,只有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品读诗句,感悟诗人形象”,去与诗人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才能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与内涵。围绕这一点,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⑴品读诗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⑵弗罗斯特,我想对你说…… ⑶围绕“选择改变人生”这一主题,说出你心中的故事。  
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学生运用以上三种主要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8: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