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3-4-24 20:16:29
|
只看该作者
2、创设实践氛围,让学生体验生活和习作的乐趣。
作文不是作出的,是悟出来的。作家孙犁就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生活有触动,动起笔来才会行云流水。所以作文教学要创设实践氛围,使学生能够叙真事、抒真情。如让学生担任小记者,作生活采风;组织春游秋游,让学生欣赏山光水色,书写美丽自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写出见闻感受。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的确,对于“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学生往往观察仔细,体验深刻,有主动表达的愿望,会产生有话想话,有话要说,不吐不快之感。情景作文教学能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与情感体验,学生在“玩”中认识世界,激发灵感,张扬个性,发展语言,动态生成作文的综合能力。课堂上,开展小实验、小创作活动,进行魔术表演和课本剧表演,引导学生描述情景,表达感受。
小学是想象的敏感期,作文教学中可创设生活情境,启迪学生想象,启发学生作文,如:看图想象——给学生展示一组或几组画面,让学生编织一段连贯的故事;读词想象——给学生读几个词语,让学生写一段场景;听音想象——播放一段对话,让学生猜写说话人的神态、动作、心理;换位想象——让学生将自己与作者或文中角色换位,想象故事将发生怎样的变动。
3、融入生活,让学生体会应用的快乐
在实际生活中创造学生习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写作在生活中的意义,如寒暑假让学生给老师、同学写书信;让学生自己写请假条、借条,捡到或丢失东西自己写启事;学校运动会,让学生自己写稿给学校广播站;为班级写板报稿;在三八节、教师节给自己的亲人写感谢信……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获得写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4、激发学生的作文成就动机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成长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据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应创设多种机遇,让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品味的作文在不同场合登台亮相:
(1)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轮流安排学生叙说趣事,阐明事理,倾吐情感。
(2)开展“实话实说”活动。班级准备一本记事簿,让同学们对班级、学校、社会发生的事情“说长话短”,这既是思想的熔铸,也是语言的熔铸。
(3)撰写小组轮流日记。将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组,组内成员轮流记日记,日记有时是话题作文,有时是故事接龙,有时是全开放自由创作,每天日记本在同学中传递,智慧的火花、合作的激情也在传递。第二天,老师挑选最佳日记在班上朗读,这样在合作和竞争中提升作文的能力,激发创作的热情。
(4)创设作品展读台。利用墙报、班级、校刊开辟学生佳作共赏专栏。
(5)编辑出版作品专集。编辑班级精品作文选,编辑学生个人作文自选集,编辑小组文集。让文增趣,让趣汇情,让情促学,形成良好的作文“运行链”。
(6)将学生创作融入“校园文化网”。让学生撰写学校宣传标语,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话语与名人名言一同被人传诵,巨大的成就感会充溢心房;借助学校广播台、文学社让学生从班级走向学校,走向社会。
(7)向少儿书刊推荐学生作品,也积极鼓动学生向外投稿。
……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我们作文教学中在不断地培植这种力量,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实际上也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我们要努力借助学生当前的成功,推动未来的成就。
5、作文评价: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我们的作文评价应该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而不是鉴别好坏的筛子。实际上,每次发下作文本,学生第一关注的是教师判了多少分,“批”了多少肯定的话。所以,“批”的方面要有启发性,针对性,还要有人文关怀,要有激励鞭策,如“这句话画龙点睛”“你的结尾让人回味”“真是精彩”“进步可喜”等,寥寥几句会使孩子们每个细胞都兴奋起来,“判”的方面,要因人而异,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同学不妨采用“基础分+进步分”的方式判分,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激励学生广泛阅读
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基础。写作教学中要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鼓励学生通过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的方式积累生活经验。有目的地开展参观、游览、调查、访问、课堂小实验等活动,借定向观察让学生获取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或社区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和生活处境,观察日月星辰、风霜雨露、花草树木及鸟兽虫鱼。鼓励学生进行直接的生活积累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重间接的生活积累。例如:看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东方儿童》《人与自然》等有益节目,多方式、多角度地开阔学生视野。为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还应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充实学生的内心感受,配合重大节日组织诸如庆“六一”游艺会、迎“元旦”亲子登山、庆“国庆”国情知识竞赛等活动,利用中队活动召开诸如“谈天说地”、“畅想未来”、“世界之最报道”、“中国伟人介绍”等活动。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养气,是纳入,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自身气足的人,善于融会,善于吐纳,写作时自然就“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所以说作文教学要努力创设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读些文化精品,特别是那些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的故事、寓言和童话。以下是几条涵养学生文化修养的策略:
摘记交流。让每个同学准备一本采蜜本,记录下平常读书中见到的佳词丽句、曼妙诗文,并定期开设摘记交流课,给学生搭建一个课外阅读交流的平台,这样就能把学生读书兴趣激活。
设立图书角。将同学们的课外读物汇集起来,定期发放,借此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举办文学沙龙。定期召集同学交流读书心得,讨论文化焦点。
举办文学擂台。开展赛诗会、成语接龙比赛、评选故事大王等活动,以赛促学。
开展格言警句播报活动。每天教师或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抄写一句名言格言,并做简要的分析。
三、进行合理的习作训练,开展科学的写作指导。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语文活动,离开具体的写作实践,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异于缘木求鱼。正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我们的作文教学活动也应致力于开展合理的习作训练,开展科学的写作指导,提高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作文的能力。
1、将线性递进式训练与非线性模糊式训练结合起来。
按照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阶段,即词句→片断→篇章,按照文体层层递进的顺序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按照学生兴趣、思维的敏感点的层层推进即想象→观察活动→抽象思维,依次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来安排作文序列训练,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但是,“学生获得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和文体知识不仅是 一个系统化的线性递进过程,而且是一个靠长期积累、感悟和应用的非线性化的模糊过程,所以我们要应从激发兴趣入手,从动机走向目的,构建‘乐意写→自由写→学会写→独立写’的非线性模糊式训练。”(引自《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第142页)
2、拓展习作的时空,丰富作文的形式
学生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产物,因此,我们进行开放式的习作教学,“心动”就会“行动”,不拘课内与课外,不限学校和社会,倡导学生随时随地提笔著文。
作文不仅是每期八次的课堂练笔,形式应不拘一格:心灵日记,书信,电报稿,实验报告,为黑板“心理话”、“新发现”、“小知识”等栏目撰文,读书笔记,电影、电视评论,自由周记,轮流日记,阅读课上的即席练笔(读写、改写、谈感受、写想象),这些是用笔写就的文章,讨论、辩论、演出、实话实说、点评、采访这些是用口写成的文章。
3、命题作文与自由表达的结合;模仿与创新的结合。
作文是学生交际的需要,作文是学生升学的台阶。因此命题作文就有它存在的理由。当然命题也有要求,命题的要求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命题也讲艺术,命题的艺术在找到限定与开放的契合点,话题作文是一命题亮点。
作文是学生自我欣赏、自我修养的需要,自由表达才能表现自由的心灵,才能催出创造的灵性。所以我们也大力提倡学生写些生活记实,人生感悟。
叶圣陶曾说:作文要“像样”,“像样”就是模仿。模仿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作文树立了好的榜样——文章图式。学生广泛阅读,领悟文章的图式,教师相机点拔,揭示文章的亮点。“学生依照文章图式做模仿,在模仿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触摸到努力的方向。模仿有高下之别,‘浅者偷其字,中者其意,高者偷其气’,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逐渐引导学生向高层次的模仿发展,逐渐引导学生在继承中发展,借鉴后创新。”(引自《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第二期第八页)
4、艺术的写作指导能催生艺术的作品。
作文教学要遵循先放后收的原则,对于低年级同学的作文,不宜提多少要求,鼓励学生放胆自由表达,不拘一格的表达,随着学生的年龄渐长,作文阅历渐深,我们才逐渐引导学生作艺术上的追求。
每次作文练习,我们要摒弃“范文讲解式”的作前指导,因为那样只会使学生人云亦云,缺少创意;我们要尝试作后指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待学生写好初稿后,教师认真审阅,进行评改指导,而后学生改写或重做。这样既能矫正问题,又能有效避免千“文”一面。
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阅读课中引导学生欣赏文体中的美点,相机传授作文技法。阅读课中,课后布置仿写练习,学以致用。
结 束 语
写作的动力是激情,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写作的基础是阅读,写作的秘诀是多练,写作的升华借指点。我们的作文教学,遵循写作规律和教育规律,未必能培养出多少借文学留名青史的诗人作家,但我们一定会帮助我们的孩子用手中的笔展示自我,传递信息,交流情感,驰骋想象,憧憬未来。作文教学是一片迷人的景致,当我们真的亲近她时,我们才会看到她绚烂多姿、姹紫嫣红,当我们展开双臂拥抱她时,才会感受她带给我们无限幸福和惊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