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班级赶上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我很没有把握,教学设计不是很满意,尤其听过两位老师的合作上的完整课,因为是研讨课,听后没有很多的收获,反而觉得课文有点难以琢磨,或者是钻在她们的思维中不能自拔了。
这篇课文文笔十分清新,语句十分简洁,通俗易懂,学生自己学习就会,该怎样上才有点意思,课堂上让学生有话说呢?沉闷的课堂可不是成功有效的课堂。
走进教室,往黑板上书写课题后,我问孩子们:有多少同学是乡下出生的?唰一下子举了很多的手,还真不少,你瞧她们,一说起乡下,个个脸上露笑意,看来是感情深厚啊!我接着问:你都见过乡下的哪些场面呢?这可是问对人了,一个个争着回答:我们家门前种些果树。我问:都有些什么果树啊?学生回答:有桔子树,梨树,还有很多。我问:谁家也种很多果树?有说李子树、桃树等。我问:还种些什么?学生说有花,我按照这样的方法,让学生继续说。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他始终在回忆自己的乡下生活,在这样的活动中,自然对乡下又有新的感触,我把学生回忆到的画面一一写在黑板上,讨论差不多了,我让学生自己读书,看看作者笔下的乡下人家是怎样的?读完后比较,学生欣然接受作者的描述。
一个有乡下生活经验的孩子,对于乡下人家这样的课文是有共鸣的,上这样的课文,关键要学生唤醒生活的经验。课堂不会沉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