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786|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春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堂堂清训练习题库答案一课一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0:3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套长春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堂堂清训练习题库答案免费下载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中学教材大纲同步,本站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本帖子底部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试卷内容预览:

第一课《陌上桑》(第一课时)

扶余县第二中学  出题人:张继红   审题人:宋福军

1.给下列字注音。
隅 ___  倭堕 ___   襦 ___   姝 ___ 
2.解释加下划线的字
(1)但坐观罗敷:(  )
(2)五马立踟蹰:(  )
(3)使君谢罗敷:(  )
(4)皆言夫婿殊:(  )
3. 下面各组诗句都是写罗敷的美貌的,其中属于直接描写的是:(  )
A.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B.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C.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D.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4. 说明下面各组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使君从南来,王马立踟蹰。(  )
(2)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
(3)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4)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

第一课《陌上桑》课上练习(第一课时)答案
1  yǘ wǒ duò  rǘ    shǖ
2  (1).因为,由于
   (2)徘徊,停滞不进的样子
   (3)请问
   (4)出色,与众不同
3  D
4. ①.借代 ②.设问 ③.夸张 ④.比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0:32:15 | 只看该作者
     下载方法:在本站右上角选择用QQ账号登录或立即注册后,点击下面的附件使用迅雷等工具,或右键另存为下载到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七年语文下册堂堂清训练题库.rar (80.92 KB, 下载次数: 47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0:32:2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陌上桑》(第二课时)

扶余县第二中学  出题人:张继红   审题人:宋福军

(一)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这两句诗在课文中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2.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几句诗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3.文中罗敷拒绝使君要求的诗句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4.本文重笔描写罗敷夸耀自己的夫婿,却没有涉及到使君听后的反应,这样写是作者故意还是没有想到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5、从罗敷夸夫的言辞中,可以看出,罗敷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    )
A.是一位炫耀夫势、贪图享受的贵妇人
B.是一个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一般妇人
C.是一位坚贞不阿、勇敢机智的劳动妇女
D.是一个爱好打扮、行为不端的不良女子
(二)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羽 林 郎
辛延年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鬓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红罗裙。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騟。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1.课文中,作者极力表现胡姬的美丽,请与《陌上桑》相比较,意思相近的句子有哪些?(至少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从多方面描写了霍家奴在胡姬面前显示自己的阔绰,课文中是如何描写的:(至少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诗中的胡姬与《陌上桑》中的罗敷性格上有哪些不同?__________________

《陌上桑》(第二课时)答案
(一)
1.衬托
2.侧面描写  表现罗敷的美丽。
3.不慕荣华富贵和机智聪明
4.这样写可以更好的表现罗敷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耐人寻味
(二)
1.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2.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3.(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0:32:2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观沧海》(第一课时)
扶余县第二中学  出题人:张继红   审题人:宋福军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 东临碣石  临:________
2. 水何澹澹  何:________澹澹:________
3. 山岛竦峙  竦:________峙:________
4. 星汉灿烂  星汉:________
5. 幸甚至哉  幸:________至: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完成下列练习题。
(1)从诗的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家,    家,诗人       。  
(3)诗中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可见其博大的胸襟。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观沧海》(第一课时)答案
一1临:来到
2何:副词,多么   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
3竦:同“耸”,高  峙:挺立
4星汉:银河
5幸:庆幸  至:极点
二、(1)乐府诗  抒情诗
(2)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曹操  
(3)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4)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0:32:3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龟虽寿》(第二课时)
           
扶余县第二中学   出题人:李井艳  审题人:宋福军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犹有竟时(         )            (2)老骥伏枥(         )
(3)烈士暮年(         )            (4)盈缩之期(         )
2、为下面诗句划分节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诗句默写。
(1)——————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2)—————— ,不但在天。—————— ,可得永年。
(3)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生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 ,—————— 。
(4)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 。
(5)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 。—————— ,—————— 。
(6)为配乐加上,属于附文的诗句是:—————— ,—————— 。
4、曹操所说的“养怡之福”是指什么?
5、比较阅读
《龟虽寿》与《观沧海》这两首诗各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龟虽寿》(第二课时)答案
1、(1)尽,这里指死。(2)千里马;马槽。(3)有壮志的人。(4)指享年的长短。
2、划分节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1)(2)略(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5)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6)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5、《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观沧海》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宏图,表达出诗人宽广博大胸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0:32:5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黄河颂》(第一课时)

扶余县第二中学   出题人:李井艳  审题人:宋福军

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魄(    )   澎湃(     )    滋长(    )    屏障(      )   宛转(    )
哺育(     )  浊流(     )    狂lán(    )     山diān(    )      摇lán(    )
二.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
1.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将进酒》)
2.                 ,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 白日依山尽,              。欲穷千里目,               。(王之涣《登鹳雀楼》)
4. 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三.给下列语句划分节奏。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四.常识填空。
1.这首诗歌的作者是            ,原名            。现代诗人和            家。
2.这首诗歌选自            ,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          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意在歌颂         
第三课《黄河颂》(第一课时)答案:
一. pò péngpài zī  píng    wǎn bǔ  zhuó  澜   巅   篮
二.1、 奔流到海不复回  2、黄河远上白云间   3、黄河入海流   更上一层楼4、长河落日圆  
三.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四.        1.光未然,张光年,文学评论家。2. 《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意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黄河颂》(第二课时)

扶余县第二中学   出题人:李井艳  审题人:宋福军

一.诗中加点的“望”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二.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品析“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四.诗人在诗歌中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延伸拓展:

执著的黄河
黎琳:
你 自亘古走来,又向无限走去
一路风尘,满载千年的喜怒哀乐
你走过酷秦,走过万里石墙的铿锵
走过万岁呼声的大唐盛世
走过“朱门酒肉臭”,
你把无尽的哀怨
寄存在华丽的墓室里,
又把 天地的嘱托铭刻在朴素的灵魂里
你执著酣然。
几只水鸟
用锐利的喙刺破你的肌肤
从你的脊背里叼起一个个希望
岸边的狗吠激起嘹亮,
追着你的
背影。

拖出一溜炊烟,一溜鸡鸣
薄水边,
老鼠梳妆打扮
青蛙感叹宇宙。
白云把超薄的裙子
掀开给你。
雷电把忏悔的泪眼
双手捧给你。
你畅然地 荡气回肠地流着,奔腾着
怎样的情愫,迂回曲折,踌躇徘徊
怎样的情愫,长驱直入,一泻千里

你呀,岁月—— 造就了这伟岸男子的性格
越高山,破石屏,排山倒海向前
时而,会勃然大怒,让欲望泛滥
时而,恰似母亲的大手,去抚摸
广袤的五色厚土,
呵护出
篇篇绿色的田园诗章.........

黄河—— 你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欢笑与泪水
你在大地的骨骼里酝酿哲学
在时间的血管里流淌真谛
黄河—— 你是一首古老的歌谣
你是万代千秋传颂不绝的祖训
你是一部浩瀚的文明史诗
你是华夏泱泱五千年文明不竭的源泉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铿锵(     )   忏悔(     )   踌躇(     )   广袤(     )   真谛(     )
2.        这首诗歌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黄河?

3.        诗歌的最后一节直接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黄河颂》(第二课时)答案:   
一.        统领全诗,表现诗人站在高山远望黄河的见闻、感受。
二.黄河的自然特征,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热爱和赞美 。
三.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仿佛向两岸伸出无数的铁臂膀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四.诗人借赞美黄河,实际上是在歌颂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和气概,从而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像黄河一样去保卫祖国。
五.1.kēng qiāng   chàn  chóu chú  mào  dì  2. 从黄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坚强勇敢的精神品格两方面写的。3.作者借赞美黄河,实际是赞美自己的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坚强伟大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1 21: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