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3-8 08:10:00
|
只看该作者
然而,无论如何,制度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是软件里面的硬件。科学设计制度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务。考察学校兴衰的历史,从中可以发现,并不是有了制度就有了好的质量,恰恰相反的是,不少学校就因为制度设计的问题,使原本团结和谐的学校四分五裂,陷入困境。
设定制度关键在于明确制度的价值取向。制度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建立和健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比如建立全面、全程、全员的管理系统与考评系统,让每一个人有明确的岗位,每一个岗位有明确的职责,每一个岗位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许多学校管理实践证明,制度是学校正常运行的基础。
制度的核心价值是公正、公平。公正、公平也是秩序与和谐的前提。公平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机会公平,让组织内部各成员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参与机会;二是回报公平,对其付出有组织内部相对公平的回报。对于公平,校长与教职工的看法由于角度不同,理解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对校长而言,更关注的是绩效方面,而对教师而言,可能更关注的是付出后能否得相对合理的回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公平指数,公平指数=获得的回报/付出的代价。如果公平指数大于1,那么表明付出小而回报高,如果小于1,那么付出大而回报低。当然这里所指的回报不仅仅是物质的,作为教师而言,可能精神层面上的更加注重,或者说到物质回报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会更关注精神的愉悦,更注重获得肯定,获得成功的奖赏。
促进学校内部的和谐合作是制度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是促进竞争还是促进合作?这是制度设计的一条很重要的理念。其实武断地二者取其一是不负责任。如同成都武侯祠的对联所说的:“不审时度势即宽严皆误”。学校的制度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对于一些缺乏竞争的学校来说,促进教师彼此的竞争也许是其首要的选择,适度竞争的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就现在学校教学而言,竞争是必然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问题是制度设计是刺激竞争还是淡化竞争。从我校的管理实践来看,过度竞争必然导致过度的焦虑情绪,师生疲于奔命,课业负担不断加重,使师生都对学校产生消极的情绪,加重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学生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效果适得其反。就教育而言,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不是计件的产品,与其他行业相比,更需要同行之间的合作,比如管理层与教师的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正如《变革的力量》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不是相互控制,而是激发与被激发,通过合作,融合道德、政治和智慧三方面的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