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跑、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从自身做起,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幻灯片图谱、小猫头饰、《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幼儿对泡泡糖的粘性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
幼儿根据乐曲节拍发展音乐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难点之一是模仿小老鼠的有趣动作。因为音乐是6/8拍子,又比较快,这给孩子的表演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引入“语言”与“图谱”帮助幼儿。
难点之二是拽泡泡糖的表演,在教学中,让幼儿观察同伴动作及表情的变化,通过互相学习,来提高表演能力,以同伴间的合作表演发展音乐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请小朋友想象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图谱,讲述故事并跟随音乐表演。
1、提问:想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吗?(原来小老鼠趁妈妈睡觉时,悄悄溜出去玩了,请幼儿看图谱,边指图谱边说儿歌,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
2、小老鼠是怎么跑的?怎么看的?请个人表演,然后集体表演。请幼儿有节奏的说儿歌并表演,感受音乐节奏。问小老鼠到底跑到哪了?(原来它跑到草地上了,跑着跑着,咦?小脚被什么东西粘住了?幼儿猜测。它赶紧用手去拽。)出示A段图谱,请幼儿打节奏,跟随音乐做动作。
3、请幼儿表演小老鼠是怎么拽泡泡糖的?请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表演,(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拽,以及泡泡糖弹回去后的动作等,出示图谱,让幼儿了解三次弹的动作之后,猫来了,小老鼠吓得赶紧滚回了家,鼓励幼儿表演小老鼠滚回家的样子。)出示B段图谱,请幼儿跟随音乐做动作。
4、请幼儿想象泡泡糖还可以粘在身体什么部位?引导幼儿尝试各种拽泡泡糖的动作,请幼儿跟随B段音乐做动作。
5、这个故事很有趣,根据故事编写的音乐也很有意思,这段音乐分为几段,A段和B段,你认为A段B段分别表现的是小老鼠在干什么?
6、看图谱,先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再跟着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二)玩音乐游戏
教师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请1名幼儿当猫,其他幼儿当小老鼠,音乐结束时,看哪只小老鼠被猫抓住。
提醒幼儿根据音乐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动作。
三、结束部分
小老鼠本来想跑出来玩,但是不知道因为谁乱扔了一块泡泡糖,它差点被猫吃掉,小老鼠今天开心吗?为什么?吃完的泡泡糖应该扔到哪里?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泡泡糖是很特殊的垃圾,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也不讲卫生,我们要把吃完的泡泡糖用纸包起来再丢到垃圾筒,这样就不会给打扫垃圾的环卫工人带来不方便。
四、活动延伸:
宝贝们,让我们都从自己做起,带动影响我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