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半截蜡烛》资料作者、词语、分段、段意、主要内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09:3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料 课本剧《半截蜡烛》 题材:根据小学语文第十册《半截蜡烛》一文改编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人物: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德国军官三人、德国秘密警察五人 第一幕 【幕启。伯诺德夫人家。一张桌子,四把椅子,桌上放着烛台。伯诺德夫人坐在桌前,儿女依偎在她身旁。伯诺德夫人出神地看着手中的纸条,沉思着,摇了摇头。】 杰奎琳:妈妈,你拿的是什么呀? 伯诺德夫人:(摸着她的头)这是你伯克大叔送来的情报,(眼看前方)过几天,游击队的叔叔会来取走。我在想应该把它放在哪里,才能躲过德军的搜索。 杰克:(大嚷)妈妈,我们来帮你想吧! 杰奎琳:(摸摸头)我们把它藏在大衣柜里! 杰克:(摆手)不行、不行?那里不安全。噢,妈妈!我们把它藏在柴房里吧! 杰奎琳:不行,你忘了,上次他们就搜查过那里! 杰克:(皱眉头)那,放在哪里呢? 伯诺德夫人:(面带笑容)孩子们,不要着急,我们一定会想出办法的。杰克,天黑了,你把蜡烛点燃吧! 【杰克点燃蜡烛,伯诺德夫人看到蜡烛,眼前一亮。】 伯诺德夫人:(高兴地)我们把情报藏在蜡烛里吧! 杰奎琳:(疑惑地)但是,蜡烛放在这里行吗? 伯诺德夫人: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来我们一起动手吧。 【母子三人一起动手将情报的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里,并把烛台放在桌子上。】 杰克:妈妈,我希望游击队的叔叔明天就来取情报。 伯诺德夫人:(拍拍杰克的头)放心吧,孩子,明天会来的。 【门外响起拍门声。杰克开门,闯进五个德国秘密警察,大声叫嚷着。】 警察甲:夫人,我们怀疑你这里藏有情报,奉命搜查,你们三人不许动,请你们合作! 警察甲:(恶狠狠地)夫人,我奉劝你们,如果你们谁要敢跟游击队勾结,小心你们的性命! 【德军下。杰克关门,向外啐了一口】 杰克:狗强盗,早晚让游击队的叔叔把你们都打死! 杰奎琳:(激动、高兴地)他们没有发现情报,我们成功了! 【三人互相拥抱,坐在一起庆祝成功。幕落。】 第二幕 【幕启:第二天傍晚。伯诺德夫人在收拾家务,杰克在做功课,杰奎琳玩着洋娃娃。外面响起敲门声。杰奎琳去开门,进来三个德国军官。杰奎琳跑回伯诺德夫人身后,恐惧地看着他们。】 伯诺德夫人:长官,有什么事吗? 中尉甲:我们走累了,到你们这儿坐会儿。去,给长官们倒点水来。 【杰克、杰奎琳看看妈妈,伯诺德夫人点点头,杰克走过去倒水。三人坐下后,少校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揉皱了的纸吃力地阅读起来。】 中尉乙:(拿起蜡烛点了,放在少校面前)长官,这样能看清楚了吧! 少校:(点点头)嗯,好多了。 【三人一起谈论战局】 【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焦急地注视着蜡烛。蜡烛越来越短。】伯诺德夫人:(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 放在桌上)(少校抬头看了她一眼)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轻轻地吹灭蜡烛。】 中尉乙:(环顾房间四周)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重新点燃蜡烛。) 杰克:(慢慢走到桌前)先生们,天真冷!我去到柴房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拿起烛台朝门口走。】 中尉甲:(快步上前,厉声喝道)站住,小兔崽子,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伸手夺过蜡烛,许在桌上) 【杰克看也一眼中尉,下,搬来柴禾,坐下生火。】 (话外音)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里电子对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儿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杰奎琳:(抱着洋娃娃走到少校前,娇声地)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 少校:(瞧了瞧她,一把拉到身边)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把蜡烛熄灭了。 少校:(站起身)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走吧。 【三人站起向门外走去。】 伯诺德夫人:(关上门,长吁一口气)多亏了杰奎琳!走,咱们去看看她! 杰克:(边走边说)妈妈,明天游击队的叔叔会来吗? 伯诺德夫人:放心吧,会来的。 【两人走向楼梯。】 (话外音)第二天,游击队员取走了情报,根据情报歼灭了第厄普市的德军,解放了这座城市。杰克的父亲也回到了他们身边,一家人又一起为祖国的解放而英勇战斗着。 【幕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09:33:46 |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 诺夫哥罗 德市一个木工家庭,1936年6月18日卒于莫斯科。早期生活与创作 高尔基4岁丧父,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其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于1889年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 。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 》,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他只上过2年学 ,完全 靠自学成才。 早期创作多为短篇体裁。其中,《马卡尔·楚德拉》和《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作品以黑暗与光明的强烈对比,歌颂向往光明及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献身的 英雄人物,具有 鲜明的浪漫 主义特色。《 切尔卡什》、《柯诺瓦洛夫》和《因为烦闷无聊》等小说,则着力真实具体描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愤怒情绪,艺术上属 于现实主义 。收入两卷 集的短篇 小说《读者》和评论文章《保尔·魏尔兰和颓废派》等,还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就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鲜明的反颓废派艺术立场。在19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完成的《 福玛·高尔杰耶夫 》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从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1901年他在圣彼得堡写传单揭露沙皇政府镇压示威学生的暴行,号召推翻专制制度,同年发表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充满革命激情,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这一年他还受革命政党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20世纪初高尔基接连写了几部剧本,其中的《小市民》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塑造了活生生的工人形象;《底层》深刻批判对幸福的消极等待思想,剧中的一个人物 宣布:“人这个字 听起来 多么自 豪”《避暑客》、《太阳的孩子》和《野蛮人》三剧则及时揭示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分化,鞭笞抛弃革命理想的人。1905年革命爆发初期,他曾以目击者的身分写了讨伐沙皇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传单,号召人民奋起斗争,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工党的《新生活报》和《战斗报》的出版,多方努力为起义者筹划经费和武器。这期间他还发表大量政论,其中《谈谈小市民习气》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习气的社会根源、心理特征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中期生活与创作  1906年初,高尔基秘密离开俄罗斯到美国,在那里宣传革命,为党募集经费。同年在美国写成剧本《敌人》和长篇小说《母亲》。前者通过一个工厂的工人群众同工厂主面对面的激烈冲突,成功地表现了工人阶级不怕牺牲的团结战斗精神;后者取材于1902年索尔莫沃工人五一游行事件,突出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巴维尔及其在现实的教育下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两部作品都渗透着对历史进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是公认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在美国期间,作家还写了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论《我的访问记》和特写《在美国》。革命暂告失败后,高尔基于1906年秋从美国到意大利 ,定居卡普里岛。翌年5月,和列宁 一起参加了在 那里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此后几年里,他创作了《没用人的一生》、《夏天》和《奥古洛夫镇》等中篇小说,《最后一代》和《瓦萨·日烈兹诺娃》等剧本,以及《意大利童话》和《俄罗斯童话》等一批优秀作品,在此期间,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他同当时担任党中央委员的鲍格丹诺夫比较接近,参加了以后者为首的前进派活动,并受其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他的中篇小说《忏悔》宣扬明显的造神论思想 。当时他发表的一些论文以及专著《俄国文学史》等,也包含不同程度的“观念复合”、“经验组织”和造神论等错误观点。经列宁的批评帮助,他逐渐提高认识,脱离前进派集团。后期生活与创作   1913年底,高尔基回到俄国,住在圣彼得堡。1914年编辑出版《无产阶级作家文集》,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著文谴责战争和沙文主义思潮。1915年创办《纪事》杂志,揭露帝国主义战争的掠夺本质,还建立了“帆”出版社,致力于介绍俄国各民族文化。在1917年十月革命的准备和进行期间,高尔基认为当时俄国的无产阶级应首先与代表先进科学技术力量的知识分子结成联盟,用科技知识武装人民,为未来革命创造条件,由此出发,他反对二月革命后不久便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同布尔什维克党发 生了分歧 ,曾发表一 组题为《不合时 宜的思想》的政论文章,指责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本人。在后来发表的特写《列宁》及一系列文章中,他多次谈到自己的错误。1918~1921 年间 ,他积极投入各项文化活动 ,倡议并亲自主持创办多种杂志,组建新的文化队伍,成立世界文学出版社。1921年夏天,因病复发出国就医 ,直到 1928 年基本上住在意大利索伦托。他一边治病休养,一边通过书信和会见来访者尽力抵制拉普等一些团体的极“左”和宗派主义错误,为培养青年作者及团结不同风格的作家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努力创作,发表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和特写《列宁》,完成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走向革命道路,劳动者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历程。1924~192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在从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的广阔历史背景上描写一个家庭三代人的变迁,从心理和道德角度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必然衰落。1928年回国后,高尔基曾两次到全国各地旅行参观,写了长篇报告文学《苏联游记》。1931年起定居莫斯科。晚年的创作中,剧本《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和《陀斯契加耶夫等人》表现了资本主义的没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写了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40年的历史变迁,以一个个人主义知识分子为中心人物反映出革命力量的壮大。他还发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一系列论文,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当选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他的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都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09:34:42 | 只看该作者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竞存小学  沈娟

教学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保住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出示课题,交流资料

    1、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半截蜡烛》,板书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大家回去收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要资料,大家有没有找到?

   (提示学生从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参与大战的国家、规模以及结果等方面简要交流)

   3、生交流资料

   4、这些资料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对这篇课文一定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之处?(板书:装有情报)

5、过渡:可是,一天晚上,这半截蜡烛却被德军点燃了,于是它成了屋内所有人关注的焦点,由此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当时,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用什么办法保住这半截蜡烛的呢?

二、学习3—7自然段

1、轻声读读3—7自然段,找一找他们分别用什么理由保住这半截蜡烛的。

2、交流板书:

         伯诺德夫人    吹熄蜡烛

         杰克          借口去柴房搬柴

         杰奎琳        借口上楼睡觉

3、一家三口拼命地要保住蜡烛,因为大家知道,万一蜡烛燃烧下去结果会怎么样?

4、语言训练;

蜡烛继续燃烧,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蜡烛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不知又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

6、小结:总之后果不堪设想。可见当时的情况有多危险!大家是不是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是)对啊,伯诺德夫人一家当时的心也被提到了嗓子眼。哪些句子表达了这种心情?

7、抽读3—7节,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8、交流

9、指导朗读(压低声音或加快语速,来渲染这种紧张的气氛)。

10、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你觉得他们怎么样?(板书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

11、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预设一:最佩服杰奎琳,因为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年龄最小的杰奎琳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预设二:最佩服伯诺德夫人,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所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伯诺德夫人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预设三:杰克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杰奎琳的办法也是受到了杰克的启发。)

   12、小结过渡:

其实这三个人都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他们的言行举止只要露出一丁点儿破绽,就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在凶残的敌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肃然起敬。可是当正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三、续编故事:

  1、学生讨论交流:

出现几种情况:1)德军并没在意。

2)被中尉发现,但杰奎琳又一次巧妙应付。

3)德军发现异常,冲上楼,但情报已被机灵的杰奎琳安全转移。

4)情报被发现。

  2、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每天都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正是因为法国人民的机智勇敢、团结一致、热爱祖国,所以德国强盗最终被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四、作业:

1、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

2、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31 03: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