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阅读题答案课课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17:3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阅读题答案课课练
一、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屏障(píng) 少顷(shào) B.犬吠(fèi) 惊觉(jué)
C.中间(jiàn) 齁声(hān) D.曳屋(yè) 几欲先走(jī)
二、选出下面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 )
A.京中/有/善口技者。
B.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口技人/坐/屏障中。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三、解释下面加粗的字词
1.会宾客大宴
2.宾客意少舒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不能名其一处也
6.京中有善口技者
7.两股战战
8.当是时
四、选出各题中加粗词的意思和例句的意思完全一样的一项
1.例句:不能名其一处也( )
A.名人名言 B.莫名其妙
C.尊姓大名 D.有仙则名
2.例句:众妙毕备( )
A.大学毕业 B.毕竟
C.礼毕 D.丑态毕露
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 A ,口中呜声, B ,大儿初醒声, C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在文中A、B、C三处应填入的句子分别是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①夫叱大儿声 ②儿含乳啼声 ③妇手拍儿声
2.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字词。
3.在原文中划出侧面烘托口技艺人表演技艺高超的句子并翻译为现代文。
4.选出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这一段先从正面描写声音由远及近、从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单声到混声的变化,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B.写听众的反应,主要是描绘他们的神态和动作,突出了口技表演之“善”。
C.文段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写多种声音的交响,语气急促,突出了第一个高潮到来的气势。
D.文段选自清代人张潮所写的《口技》,《口技》是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中的一篇。
(二)绝唱
到了十二点半钟,看那台上,从后台帘子里面,出来一个男人: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但觉得那人气味倒还沉静。出得台来,并无一语,就往半桌后面左手一张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将三弦子取来,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人也不甚留神去听。后来弹了一枝大调,也不知道叫什么牌子。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这曲弹罢,就歇了手,旁边有人送上茶来。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到十分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 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他们的调儿呢?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说着的时候,黑妞早唱完,后面去了。这时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卖瓜子、落花生、山里红、核桃仁的,高声喊叫着卖,满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儿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停了一会儿,闹声稍定,只听那台下正座上,有一个少年人,不到三十岁光景,是湖南口音,说道:“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空中设想,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1.文章主要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高超的说唱艺术。
A.琴师 B.黑妞 C.白妞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短文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演;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然后详写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书过程,最后一段又写听众的评论。可见文章主要采用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A.对比 B.烘托 C.联想 D.比喻)
3.文中也有写听众反应以表现白妞说书艺术的精妙的句子,用横线在文中划出这样的句子。
4.演唱艺术主要体现在声音的魅力上,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白妞的声音美形象化。
A.对比 B.拟人 C.比喻 D.夸张
5.尝试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比较一下《口技》和《绝唱》两篇文章的异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17:31:26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一、D

二、B

三、1.适逢、恰好遇到 2.伸展、松弛 3.同“座” 4.夹杂 5.其中的 6.擅长 7.大腿 8.这

四、1.B 2.D

五、(一)1.A③ B② C① 2.①极 消失 ②喂奶 乳头 ③表并列的连词 却,表转折 作为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 3.侧面烘托的句子是:“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译文: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细听,微微露出笑容,暗暗赞叹,认为妙极了。 4.D (二)1.C 2.琴师 黑妞 听众的议论 白妞 B(选文用琴师和黑妞的表演烘托白妞的技艺;用观众的反应和评论来侧写白妞的高超的演唱艺术。) 3.写听众反应或感受的句子是: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4.C 5.相同之处:都是讲表演技艺的,都把高超的绝技和听众的反应结合起来写。不同之处:①《口技》侧重在直观的叙述,叙述者不一定参与其中。《绝唱》侧重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讲的是作者自身的经历。②《口技》通过听众的表现及表情变化,侧面反衬“口技”的技艺高超;而《绝唱》不仅如此,还通过前后认识与感受的对比来赞美说书的技艺。③《口技》重在记叙,而《绝唱》重在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5 07: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