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课《观潮》导学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01:0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潮》导学案
万崖明德小学  陈海东
导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3、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导学重点:理解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导学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预习案:
1、熟读《观潮》这篇课文。
2、组长带领翻译全文,不明白的记下来。
导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二、检查预习
1.指名同学读《观潮》课文,其他同学纠正错误。
2.指名同学用自己的话翻译《观潮》,对有些疑难问题师生一起解决。
三、呈现目标
四、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教师导学质疑:
(1)全文的着眼点在“     ”上,立足点在“     ”上,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2)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潮之状?远抓住什么?近抓住什么?
(3)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
(4)潮来了,给你什么感受?从哪些方面感受到?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3.交流读文成果
五、深入读文,合作探究
1、问题出示:
(1)钱塘江潮是在什么时间?作者写钱塘江潮用了哪些手法?(举例说明)
(2)课文最后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深入读文
3、合作探究
4、成果汇报
六、有感情朗诵课文,互相检查背诵
七、课堂小结
八、达标检测:
1、第一段的首句在有什么作用?
2、给第二段分三层,并概括层义。
3、有一首也写到了钱塘江大潮

课外阅读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②,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③,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④程课⑤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⑥。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注释】①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②素构:早就构思好的。③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④牵合:牵强符合。⑤程课:固定的格式。⑥过亦不甚省:每天到母亲处探望也顾不得问候一声。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使贺赋诗           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节奏。    援 笔 辄 就 如 素 构
3、细读上文,在下面的括号中补充其省略的成份。 ( )使贺赋诗,( )援笔辄就如素构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5、对上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李贺七岁作诗,构思神速,出笔成诗,令韩愈和皇甫湜这样的著名诗人都不得不叹服。
B、李贺只在喝醉酒时或者有重要事情的日子,才会留在家中,不到外面去写诗。
C、李贺为了写诗从来顾不上问候母亲一声,惹得母亲十分生气。
D、李贺后来成著名的大诗人,被人称为“诗鬼”,除了他天资聪明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刻苦勤奋。
6、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8 05: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