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15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三、适当的让幼儿接触疼痛
现在的孩子虽小,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知识、生活经验也逐渐的丰富了,对于一些事情,他们有自己的看法。但家长们总认为他们小,什么也不懂。家长在教育他们时,常常会对孩子反复叮嘱:不能这样、不可以那样、你要怎样……恨不能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教师也一样,孩子一有出格的行为便担心,于是便细心的说教。疏不知,家长、教师的喋喋不休非但不能引起孩子的重视,还会造成反感、厌恶,甚至会使他们的某些行为更甚。面对这些,我们不防将其“行为”的“危险性”告诉幼儿,让幼儿正面接触。如在午餐散步时,幼儿在南墙边玩,石子地面凹凸不平,幼儿常常蹦来蹦去,我说了几遍无济于事。我便说:“再蹦,膝盖撞出包,我可不帮你”!过不一会,浩浩哭着跑过来,真的磕了一下,膝盖都红了。这一来,孩子们自己意识到了危险,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危险的,这以后,蹦来蹦去的现象少多了。
四、培养幼儿学习保护自己
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孩子的天性,凡事他们都要摸一摸、看一看、更要学一学。但他们的体力、能力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差,又缺乏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做为教师,首先要教育幼儿,督促帮助幼儿提高这种能力。我们借助视频给幼儿讲讲安全保护的小故事,多让幼儿了解安全常识,并让幼儿学着做,在学的过程中,原谅、体谅幼儿初次的过失行为,并教给幼儿正确的做法,鼓励幼儿再次尝试,给幼儿信任感、增强幼儿的自信,逐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同时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保护。从小班开始,我们就教会幼儿学习正确的穿脱衣服的顺序和方法,使幼儿知道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学习将内衣掖进内裤里,知道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好小肚皮;教幼儿分清左右脚,正确的穿好小鞋子,让小脚更舒服;知道不小心跌倒时要手先着地,保护好身体和脸;知道吃饭时将热的饭、汤吹凉了再吃,以免烫伤;走路时慢慢走,不蹦不跳、游戏时不乱跑,以免碰伤等一系列生活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细心的指导幼儿,不断的提醒幼儿,让幼儿逐步学会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渐的培养幼儿学习自我保护。
另外要教会幼儿活学活用,那就是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如“认识五官”的活动中,顺势引导幼儿了解“不小心迷了眼睛怎么办”“小鼻子流血了怎么办”;在“认识我自己”的活动中,顺势引导幼儿了解“不小心碰伤了怎么办”“不舒服时怎么办”等等。这样一来,幼儿在日常生活或游戏活动中就会小心,孩子们还会互相提醒,偶有磕磕碰碰的现象,他们不再大呼小叫,而是知道要告诉教师贴“创可贴”;感觉到自己不舒服,还会主动告诉教师。渐渐的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就提高了。
总之,为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积极的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目的是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安全保护常识,让幼儿知道哪有危险,更知道如何面对的危险,在活动中有效的保护自己,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健康有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