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镜面对称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07:1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里的一节课,是在观察物体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后学习的,也是在初步学习了轴对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相对抽象的对称现象——镜面对称,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对称现象打基础。本节教材,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镜面对称现象,理解其中包含的重要的数学思维。
学情分析
对于镜面对称学生在生活中都很常见,如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照镜子时,在镜子里可以成像,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理解起来也比较方便。学生通过观察课文的主题图,加上教师的引导,应该可以很直观的理解镜面对称的两边图的关系,进而理解镜面对称含义。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对称知识,学习、理解起来刚开始会有一定的难度,关键要教师让学生找到观察和思维的突破点。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并享受在操作中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7 07:19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说一说




二、照镜子












三、我来做镜子




四、练习——神奇魔镜


出示湖中的倒影图,说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水中的倒影。联系生活说说你在哪些时候见到过这样的现象?

让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大镜子前照照镜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仔细观察:用自己的右手摸摸自己的右耳;左手拿书,右手拿笔,说说镜子里的自己是怎样拿的。

教师总结:镜子中的像和实际中的人是相反的,但前后是一致的,这种现象就是镜面对称。



同桌两人一人充当镜子,一人照镜子。照镜子的人做什么动作,对方就模仿相应的做出镜子里的动作。



让学生用镜子完成练习





生:看到树木,楼房,在水中的倒影;

生:从村旁河边的小桥上走过时,看到自己的影子,

生:洗衣服时也看到过自己的影子……




生:看到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

生:我做什么动作里面的我也做什么动作

生:离得越远人越小……

镜子里的自己右手拿书,左手拿笔。



学生的动作可能会一致,即两个同一个动作。没有相反。教师要适时的引导。



用镜子把图形的另一半照出来。





引导学生观察水中的倒影,并让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并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起来,使他们初步构建“影子”影象。为镜面的对称特点和知识奠基。




让学生通过观察照镜子的现象,认识什么是镜面对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目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镜子中的何实际是相反的。





把轴对称图形和镜面对称结合起来让学生加深理解。并感受图形的美和奥妙。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镜面对称

           左——右       相反

右——左

          大 小 前 后      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07:19:1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抽象的知识越形象学生学得越有劲
本课的知识相对来说是比较的抽象,单说什么是镜面对称学生可能很难理解,更不用说它的特点是什么了。所以教师前,为了避免学生学习起来迷糊,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适合本课的教具,同时让学生准备了相应的教具。教学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因为把抽象的知识通过一些形象的活动分解出来了,如照镜子,让学生自己照照,又让两人模仿照镜子的活动……学生很乐意参与。无形中,学生也明白了照镜子存在的学问,教师此时再引导思考就水到聚成了。因此,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形象的活动表现出来,对教师的教学帮助是很大的。但在具体操作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操作中达不到课前预想的效果该如何改进?学生虽然动手操作了但依然不理解其中的道理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讨论——验证——总结的方式进行解决,收到一定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2: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