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话细节优秀案例:浅议小学生的嫉妒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嫉妒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理现象,是影响团结、干扰工作、力量内耗、损人不利己的消极心理的再现。一般来讲,有了嫉妒心理,看到别人在成绩、地位、才能等方面超过自己时,便产生一种苦恼、怨恨甚至敌视的心理,总不想让别人进步或成功,而自己又不肯付出艰辛和努力,祈求通过别人的失误,甚至是伤害别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嫉妒是自私心理的表现,它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用贬低别人,甚至用更恶劣的手段排除心中的不满,结果使朋友反目成仇,从而引起争强斗胜现象,把一种隐蔽的心理公开化,由于这种争斗由浅入深,难以化解,既伤害自己,又危害了他人。
  笔者认为小学生嫉妒与争斗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大方面的原因:
  一、 由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而定
  嫉妒是在利己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加强的今天,利己主义还有它的市场,某些人的私欲仍然存在。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下,一些小学生的心灵难免会蒙上自私的阴影,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自私的阴影会产生嫉妒心理与争斗闹剧。如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原班长)在选班委中落选,便与新任班长发生了矛盾和争斗,其家长不是协助老师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反而到学校无理取闹,不仅促进了该生嫉妒心理的产生,还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助长了嫉妒心的蔓延。
  二、 不良的竞争意识导至不良的后果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是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小学生竞争心理表现得比较外露,为了得到老师的一次表扬,为了荣获一朵“小红花”,为了夺一面“流动红旗”,为了某项比赛夺冠,往往刻苦努力,一定要争出个高低。这种充满友谊的竞争目的在于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竞争中,学生之间虽存在差异,但只要虚心好学,都会取得良好的效益。反之,如果以分数等不适宜的方法来刺激竞争,失去了竞争的意义,不健康竞争心理因素就会滋长,妒忌心理也就随之产生。有的同学胜则骄、败则馁;有的同学逞能蛮干,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狂妄自大;也有的同学为了挤跨别人,炫耀自己而故弄玄虚、损人利己。他们明争暗斗,互相撤台,甚至公开争斗。如五年级两名女生(尖子生、同桌)本来很团结,但由于不健康的竞争心理支配,使他们在学习上不能在一起研究问题,互相保密,矛盾重重。课上一女生有了难题,不主动地请教同桌,而是把问题写在纸上,经几人传递才到达被请教者的手中,另一名女生则是有问题不与同桌研究,而是课上扭头问较近的同学,下课后赶紧去和较远的同学研究。这样既影响了学习、破坏了团结,也违反了课堂纪律。可见,不健康的竞争心理导致嫉妒心理产生后,相互学习不复存在,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就疏远甚至敌对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三、教师缺乏公正,也是嫉妒与争斗的兹生地
  常言道:“沃土壮苗,家厚育人”。教师的心胸宽阔,学识渊博,受益的是学生。如果只看到学生的单方面,而忽视了其他特长。如对待“后进生”,感情对立,常有讽刺挖苦之意,视之朽木不可雕;对待尖子生,则是一俊遮百丑,迁就护短,心理相容。这样就使学生相形见绌,产生了心理失衡,从而诱发了他们的嫉妒与争斗。
  对于小学生嫉妒与争斗的疏导,要根据其心理特点和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做教师的要采用合理的手段,尽量公正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位思考。要引导学生不要只看别人超过自己的地方,同时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的有利因素。在发扬长处的基础上,勤奋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使学生认识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扬长避短亦领先”。
  (二)强化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环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待发展,竞争激发奋进。竞争是促进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竞争可实现共同进步、再闯佳绩的目的。同时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如开展“作文大赛”、“排球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品质。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们的心理得到了平衡。这样,良好的心理又促进了良好的环境建设,有助于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嫉妒与争斗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三)开扩胸襟,扩大视野。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它是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表现。嫉妒者认为别人的才能和进步是对自己的威胁,是自己一种耻辱,不愿虚心向别人学习,更不能诚恳地帮助别人。这是种不健康的心理,只有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才能逐渐消除。因此要让学生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后人超前人的道理,不要为一些小事你长我短,耿耿于怀。要不断地教育学生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学习革命前辈的奉献精神;学习人民教师呕心沥血、自我牺牲的“蜡烛”精神。向英雄人物、革命前辈学习,使他们见先进虚心学习,见后进尽心帮助,为别人的进步和成绩而高兴,做一个心胸开阔、公而忘私、奋发向上的人。使小学生有一个和平、公正的心理,达到消除嫉妒心理、杜绝争斗现象发生之目的。
  (四)坚持公正不偏、严格要求的原则。教师要热爱学生,而且要热爱所有的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它需要教师用炽热的爱去点燃每个小学生的心灵之火: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等。同时严格要求,积极引导,发现错误苗头,即使予以解决。这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和评价每个学生,鼓励表扬恰如其分;才能防止因褒贬失当,使学生心理失衡,由此而引起的心理障碍就能逐渐排除,由嫉妒引发的争斗也就烟消云散了。
  事实证明,小学生的嫉妒与争斗多产生于“尖子生”中,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很大,应该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执教者只有严格按教育原则执教,灵活而科学地处理你身边的锁事,才可以避免或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使我们周围的文明之花,更加光辉灿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9: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