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认识圆》教案与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0:1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认识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直线图形和面积计算,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也为后面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一节几何知识的起始课。
学情分析
小学生的思维多倾向于具体形象的特点,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只具有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空间观念也正在形成之中,对几何形体的特征感到抽象,虽然在一年级时他们已初步感知过圆,但还没有建立圆的概念,也没有掌握圆的特征。学生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怎样才能把这些抽象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呢?我以教材为依据,针对教材特点,联系我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自学能力较强、学生具有讨论认真、善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在同一个圆里,找出任意的半径和直径并且会自主完成已知半径求直径或已知直径求半径的题目。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能用圆规画出已知半径大小的圆或已知直径大小的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用圆规画圆的原理。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圆。
1、引入课题
2、揭示课题
二、自主合作,初步认识圆
1、做圆
2、画圆
3、认识圆各部分名称
4、探究圆的特征。
三、联系实际,初步应用圆
四、谈古论今,感受圆文化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0:12:0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觉得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探究学习,有着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基本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我的体会有如下几点:
1、对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
尽管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精心选择的课程资源,但课程不仅仅是指教材,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是课程资源,学生的学习差异、师生的交流启发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如何有机整合课程资源呢?我在细心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后,大胆对教材作了二次加工,使“教材”成为“学材”:在沟通圆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上,除了教材所呈现的硬币、钟面、车轮之外,我从自然、历史、人文三个维度,结合学生认识圆的不同阶段,补充了大量有关圆的图文资源,使整堂课上学生都置身于鲜活的文化背景,使学生都浸润在数学知识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2、对教学结构的灵活调整。
引入——首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圆(钟面、轮胎、纽扣……),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接着出示一系列的生活画面,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这样生动丰富的数学情境,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展开——“没有规矩,仍成方圆”。从数学的角度,本课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会画圆,了解圆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我没有像一般老师那样,单纯地把有关圆的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而是另辟蹊径,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并以此为背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圆的世界,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画圆,了解了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不知不觉地了解到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知不觉地经历了一次次“再创造”的过程。跳出了数学教数学,充分估计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因此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拓展——尽显“圆的魅力”。在一般的关于圆的认识课堂教学中的练习阶段,教师总会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习题,以巩固圆的概念,让学生在应用中形成有关圆的知识和技能。我并没有机械地进行所谓习题练习,而是更进一步彰显圆的文化内涵:二千多年前墨子记载“圆,一中同长也”;《周髀算经》所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图等。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许多的缺点,也是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的:
1、评价语言要准确。要对学生发言给予正确的评价,不能含糊。比如“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学生如果说成“弧线”要给予指正。
2、要让学生充分的回答,让他们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不能过多的参与,只能做知识的指导者。
3、学习完圆的特征后应和画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特征。
4、要进一步渗透圆的大小、圆的位置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06: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