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最后一课》教学设计预案板书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21:2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分析】


        这是一篇传统的经典篇目,有出色的写作技巧与深刻的主题表现。作者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叶杰出小说家。作品以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割地赔中。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作品,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但这篇小说却别出心裁,既没有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小说的要素,学习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 理解一些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人物描写方法和环境描写方法及作用。



    2、通过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性学习,互助性学习,反思性学习。



【教学媒体】

     图片、音频文件、课件、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学阶段最后的一节课吗?为什么你记得这么清楚?――最后。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让我们与小说中的人们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给学生讲课文背景,并联系抗日战争中的故事,从背景故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初步理解

1、检查预习



捂(wǔ) 戒(jiè) 凳(dèng) 郝(hǎo) 叟(sǒu) 膝(xī) 诧(chà) 惩(chéng)赚(zhuàn) 钥(yào) 匙(shi) 藤(téng) 祈(qí) 祷(dǎo) 哽(gěng) 挟(xié)懊(ào) 皱(zhòu)
征发:旧时指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者财物。
祈祷:求神降福免祸的活动。
思量:心里想。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喧闹:喧哗热闹。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惨白:(面容)苍白。

2、介绍小说常识 :

1) 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  

2) 分类: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小说。  

3)小说要素:

    人物(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

    环境( 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 理清文章思路。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小说以小弗朗茨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6)序幕。  写小弗朗茨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7—10)开端。通过小弗朗茨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11—23)发展。写哈默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24—29)高潮和结局。写哈默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4、学生阅读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找出文中描写小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并且分析其作用。

1)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a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怕提问。
   b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什么?  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 幼稚。
   c “又出了什么事啦?     ”设置悬念,
   d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朗茨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最后一课上,小弗朗茨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指哈默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教师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朗茨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朗茨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三、品味课文

1、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3)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朗茨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2、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哈默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朗茨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朗茨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3、第18节里的省略号表示了什么意思?

  哈默尔先生想到普鲁士侵略者还可能说出更多的侮辱法国人的话,心情十分沉重,很不愿意再想卞去,所以省略了。

4、为什么小弗朗茨今天听讲会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小弗朗茨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知道了学好祖国语言的重要,自觉要求学好语文,听得特别细心,所以会全都懂得,感到挺容易。先生是"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一下子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去,小弗朗茨又何尝不是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都学好呢!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文,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今天我们有不少既热爱祖国又认真学好语文的好同学,但不是也有个别嘴里喊着爱国,心里也想爱国,却并没有认真学好语文的同学吗?学了这篇小说,懂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一定要以爱国主义思想为动力,积极自觉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还要分秒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 

5、怎样理解哈默尔说的“总要把学习推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教师小结:明天总是有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拖到明日的结果是连自己祖国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而且由于普鲁士军队的入侵,将失去了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的权利与自由。这当然是最大不幸,这里表现了哈默尔先生十分沉痛的心情。

6、“忽然”一词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说明大家感觉这一节课过得非常快,不知不觉中又到了散学的时间了。

7、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具有什么表现力量。

通过上最后一课,小弗朗茨对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看到了先生热爱祖国的拳拳之心,看到了先生对法兰西民族的痛苦思索,看到了先生对自己的深刻自责,以及法兰西语言永存、自由属于法兰西人民的坚定信念,因此,他敬仰先生的人格,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

8、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指导朗读: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 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四、感悟内容

1、怎样理解“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这是哈默尔先生针对侵略者禁教法语而说出的话,包含着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的深沉感情。

2、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哈默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朗茨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朗茨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五、总结课文

    这篇短篇小说是都德最著名的一篇,本文通过对最后一课的生动描写,反映了以哈默尔先生和小弗朗茨为代表的法国人在被普鲁士侵略后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续写文章:写成下课后小弗朗茨的心理活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21:29:19 | 只看该作者
板书



                     最后一课
            情节                          人  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课前 :(序幕) 幼稚、怕提问

     (开端) 疑惑、诧异              爱祖国   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恨敌人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描写:            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9: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