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观摩课《圆的认识》听课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23:1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感觉,男老师适合教充满理性的数学课,女老师适合教情感细腻的语文课。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师级的语文老师基本是男老师——张祖庆、张化万、王崧舟…,大师级的数学老师基本是女老师——吴正宪、丁杭缨、袁晓萍…。我的师傅——丁杭缨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我喜欢她充满理性的、数学味的、智慧的课堂。今天又听了她的《圆的认识》一课,再次感受她的“简单的东西往往是它最本质的。”大家都认为概念课比较难上,因为看不到它的广度,挖不到它的深度,而丁老师却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并且作立体式推进,把《圆的认识》上到了极致,彰显了她的课堂风格与品牌。在她《圆的认识》这一课堂里,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丁老师如何没有把学生进行“知识化”,而是怎样把学生“智慧化”这样的一个过程。

一、立体式解剖教材,做到整体把握。

引用斯苗儿老师的话,丁特对教材的理解,“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那个山、水不是那个水;最后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我喜欢这句话,因为我感悟到了丁老师解剖教材时的一个渐变的过程,犹如“凤凰涅磐”,丁老师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思考着教材的内容,把教材最本质的精髓凸显到大家的面前。

犹如《圆的认识》,书上呈现的就是圆的各部分名称、半径直径的定义、画圆。我们一般也只能看到这一层面,学生掌握就好。而丁老师,她站在了学生的角度来看教材,学前会了什么?学后在孩子们的脑中能留下什么?书上的东西自有它的局限性,如果光从表面上来理解的教材,那么我们教给孩子们的也将是粗浅的知识。于是要思考一节课下来我们到底要给学生什么?

这使我不仅想起《生命之书》里讲的,我们要把握事物的实相,如果你看一棵树,你只知道这就是树,而不能看到它哪里叶密些、哪里叶疏些,树干哪里粗、哪里细…这样,你就不能知道这棵树的实相。就如圆,在教材中,你只看到这就是圆,圆心,直径等,那么你也不能看到圆的“实相”。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个圆,看到它的本质,才真正把握了圆的“实相”。丁老师让学生思考画圆怎么画?如何用圆规画圆及使用圆规的注意事项。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鲜活的教材就这样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23:20:42 | 只看该作者
二、“粗”“细”相呼应,彰显课堂魅力。

在听《圆的认识》一课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丁老师的课堂既有大将的风范,又有小家碧玉的细腻,很好的抓住了学生学习的起点与盲区,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经验,“粗”“细”相呼应,彰显了独特的课堂魅力。

六年级的学生买到圆规,事先一定会去画的。因此课一开始,丁老师就说:“你会用圆规画圆吗?”并指名学生用语言表达。然后出示教材中没有的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学生知道怎样科学的画圆,掌握正确画圆的方法。这样一“粗”一“细”,智慧化地处理了画圆的过程,让人不得不信服!

给学生一个没有圆心的圆的学具,放手让学生去找圆心、半径与直径,学生在自己自由的空间里思考,展示了多种方法。在让学生理解“圆处于方,方出于矩”这种方法时,丁老师随手拿起一把剪刀和一张正方形纸,进行了演示,然后又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圆出于方,切割成正八边形、正十六变形…这样,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到了数学课不是只学数学知识,学生习得到的也将不是乏味的知识,而是感受到了知识的背景,知识的厚度。

三、螺旋式设问,点燃思维火花。

丁老师说,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丁老师的课中,经常会听到她的这样的问题,“不是我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你凭什么说它..?”在这样步步的设问中推进课堂的容量,拓宽知识的广度,挖掘知识的厚度,凸显知识的本质所在。

在学生知道了半径、直径后,丁老师设计了一道练习,指出每个圆的半径和直径。在反馈的时候,并没有让学生简单的找一找,用丁老师的话说,这里的找不是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用刚才构建的半径、直径的概念模型来解释、运用。所以在学生汇报时,丁老师问,“你凭什么说它是半径?半径经过圆心和圆上两点。“你凭什么说它是直径?”直径经过圆上、圆心、圆上三点(三点在一直线上)。“你凭什么圆中直径最长?”得出在圆内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最长。这样的设问,也教会了学生思考的方法,我们的数学学习并不是我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应用科学的道理来解释。另外在这个练习中,丁老师给三小题各自的“使命”,没有简简单单的找一找就行,第一个圆侧重半径,第二个圆侧重直径,第三个圆侧重圆中找最长的线段,使学生练得有滋有味,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四、耐心倾听、等待,打开学生话匣子

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潜能的时空,在丁老师的课堂里,她认真倾听学生的话语,让自己成为学生忠实的听众,就如丁老师所说,“舞台是真实的课堂,课堂中只有我和孩子、数学,这里没有你们大家的存在。”就这样,丁老师耐心地倾听着孩子的心声,耐心地等待着精彩,用心灵感动心灵,让学生“心有所动”, 使学生想说、爱说、多说,大胆表达,开启了学生的话匣子,愉悦的课堂中散发出浓浓的充满人情韵味的温馨。

师:如果没有圆规,你能画圆吗?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准备怎么画?

生:借助实物画。

师:有没有更具数学味的画法。

生:量角器。

师:这比刚才的更具数学味了。

生:直尺画。

生:正方形,对称的画。

生:也用正方形,棱角切掉,再切掉,慢慢就接近圆。

……

这种精彩不是信手拈来的,是因为老师的耐心倾听、等待,打开了学生的画匣子,激发了灵性,才演绎了精彩。

丁老师的课堂里既有小桥流水的柔美,又大河奔腾的粗犷,灵动的课堂里充满了智慧,而我读到丁老师的课堂还只是冰山一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23:20:58 | 只看该作者
二、“粗”“细”相呼应,彰显课堂魅力。

在听《圆的认识》一课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丁老师的课堂既有大将的风范,又有小家碧玉的细腻,很好的抓住了学生学习的起点与盲区,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经验,“粗”“细”相呼应,彰显了独特的课堂魅力。

六年级的学生买到圆规,事先一定会去画的。因此课一开始,丁老师就说:“你会用圆规画圆吗?”并指名学生用语言表达。然后出示教材中没有的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学生知道怎样科学的画圆,掌握正确画圆的方法。这样一“粗”一“细”,智慧化地处理了画圆的过程,让人不得不信服!

给学生一个没有圆心的圆的学具,放手让学生去找圆心、半径与直径,学生在自己自由的空间里思考,展示了多种方法。在让学生理解“圆处于方,方出于矩”这种方法时,丁老师随手拿起一把剪刀和一张正方形纸,进行了演示,然后又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圆出于方,切割成正八边形、正十六变形…这样,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到了数学课不是只学数学知识,学生习得到的也将不是乏味的知识,而是感受到了知识的背景,知识的厚度。

三、螺旋式设问,点燃思维火花。

丁老师说,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丁老师的课中,经常会听到她的这样的问题,“不是我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你凭什么说它..?”在这样步步的设问中推进课堂的容量,拓宽知识的广度,挖掘知识的厚度,凸显知识的本质所在。

在学生知道了半径、直径后,丁老师设计了一道练习,指出每个圆的半径和直径。在反馈的时候,并没有让学生简单的找一找,用丁老师的话说,这里的找不是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用刚才构建的半径、直径的概念模型来解释、运用。所以在学生汇报时,丁老师问,“你凭什么说它是半径?半径经过圆心和圆上两点。“你凭什么说它是直径?”直径经过圆上、圆心、圆上三点(三点在一直线上)。“你凭什么圆中直径最长?”得出在圆内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最长。这样的设问,也教会了学生思考的方法,我们的数学学习并不是我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应用科学的道理来解释。另外在这个练习中,丁老师给三小题各自的“使命”,没有简简单单的找一找就行,第一个圆侧重半径,第二个圆侧重直径,第三个圆侧重圆中找最长的线段,使学生练得有滋有味,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四、耐心倾听、等待,打开学生话匣子

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潜能的时空,在丁老师的课堂里,她认真倾听学生的话语,让自己成为学生忠实的听众,就如丁老师所说,“舞台是真实的课堂,课堂中只有我和孩子、数学,这里没有你们大家的存在。”就这样,丁老师耐心地倾听着孩子的心声,耐心地等待着精彩,用心灵感动心灵,让学生“心有所动”, 使学生想说、爱说、多说,大胆表达,开启了学生的话匣子,愉悦的课堂中散发出浓浓的充满人情韵味的温馨。

师:如果没有圆规,你能画圆吗?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准备怎么画?

生:借助实物画。

师:有没有更具数学味的画法。

生:量角器。

师:这比刚才的更具数学味了。

生:直尺画。

生:正方形,对称的画。

生:也用正方形,棱角切掉,再切掉,慢慢就接近圆。

……

这种精彩不是信手拈来的,是因为老师的耐心倾听、等待,打开了学生的画匣子,激发了灵性,才演绎了精彩。

丁老师的课堂里既有小桥流水的柔美,又大河奔腾的粗犷,灵动的课堂里充满了智慧,而我读到丁老师的课堂还只是冰山一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19: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