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一化学必修1期末全部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5:4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一化学必修1期末全部教学反思
必修(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的教学,主要是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训练学生实验基本功、了解物质分离的常见方法,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教学中,主要使学生认识到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物质和化学反应要从定性研究进入定量研究,帮助学生建立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与微观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定量研究的方法在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作用。尽量不加深不拓展不搞高难度的计算题,不要给刚上高中的学生造成化学难学的心理压力,避免使学生从一上高中就产生畏难情绪而失去了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第二章 在“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建立起物质的分类观,用分类的思想把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的定义穿插其中。理解和运用“电解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学习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新的方法和途径。对这一章的概念、知识原理的教学,要注意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避免与高考挂钩和一步到位的教学思想。如:电解质只提常见的酸、碱、盐,不提强弱;离子反应只须知道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属于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只要学会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第三章侧重金属以及它们的一些重要化合物,金属材料的应用。第四章依托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和转化的真实背景,紧紧围绕从元素与材料的关系介绍硅及其化合物、氮的循环、硫的转化这些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相应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依托海水及其资源利用的真实问题,扩展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认识。这两章着力体现元素观,转化观和分类观在研究和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这一核心方法。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要注重整体联系,淡化细节,避免繁杂和僵化,要充分展示化学学科的宽阔视野和元素化学的发展趋势。学会用元素的观点看物质世界,然后建立起物质分类的认识框架。必修(2)第一章是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及其构成的初步知识以及必修〖1〗氮、硅、硫、氯、溴、碘、钠、镁、铝等元素及其物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内容主要为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从微观结构上看物质的多样性,这些理论知识对高一学生有较大的难度,教学中切记不可一步到位,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渐渐深入。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只要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过实验探索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正负极判断、电极方程式书写,不可太深入。反应速率的概念应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得出来,让学生学会利用教材,培养自学能力。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应通过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了解探究性实验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催化剂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教学中先由“科学史话——炼铁高炉尾气之迷”入手,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然后以实验设置探究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接着通过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中某种反应物的消耗情况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并明确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最后通过数据和设置一些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而对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主要通过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与交流等形式达到教学目标。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不能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作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只要对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有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初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有机物间的知识结构,通过展示有机物分子结构模型,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对高一新生没有必要给他们讲得太深,太透彻,重在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后续选修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教辅材料的选择
教辅材料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辅助教师借助教材进行教学的,其中运用较多的是课后习题册。然而,现在很多教辅习题却只是旧教材的辅助书换了个封面就上市出售,我校几年来选用的教辅书籍主要是创新设计,这些资料中的内容有很多是历年的高考试题,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不少困惑。学生就在旧的知识体系里摸爬打滚。刚从应试教学模式走出来的我看到较多的学生在钻研资料中的高考题,就不自觉地用一定的时间来讲授,由于讲授的内容缺乏前后知识联系,授课时间短,讲不清讲不透彻,学生也不能很好的领悟,结果学生学习很吃力,考试成绩很差,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信心。因此,今后在选用教辅材料时应认真地对照新课标和本校所选用的教材进行选择,最好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自行编制。征集多种资料对习题进行细致筛选,选择难度适合,考查点适合的题目分层次布置给学生。我们可以把习题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新课结束后必做题,即体现本节课教学知识点的,学完新课后可以独立完成的,强调的是基础性。其次是对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划定的选做题,这些题应具有灵活性和迁移性,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或讨论能解出答案的,题量不可太多,目的是开拓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第三层次的,就是有综合性的个别习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有难度的,把它放在一章结束后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13: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