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1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湘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区别,以学生的真实体会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之后用一些图片让学生掌握常见天气符号、卫星云图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最后教材提供了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检测,引导学生关注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天气和气候的相关知识,但并不系统,并不准确。本节内容要让学生分辨清楚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学生可能会在它们的特点上遇到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2、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读懂简单的天气图。
3、 能通过卫星云图粗略的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4、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是学生关注各种地理现象,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 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难点:
综合分析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9:07: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19 09:07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提问:寒假快到了,今年寒假老师打算去海南旅行,可视为带衣服发了愁,同学们可以帮老师出出主意吗?你知道海南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吗?

快速进入课堂, 根据问题回答。

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合作探究

板书一、天气
1、提问: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昨天和今天一样吗?“东边日出西边雨”怎么理解?
2、归纳总结天气的特点。
3、讲解:天气是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段时段内的具体状况。具有多变性。
4、讨论:
①、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②、晴天、雨天、雪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又有那些不变?什么事必须在晴天做?③、大风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和害处?
④、大雾、冰雹、霜冻、雷电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5、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知道了天气的变化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观察天气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1、思考并回答提问。
2、明确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3、小组合作,讨论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4、比赛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让地理贴近生活。
   
结合实际举例,加强学生印象,帮助理解,激发兴趣。

过渡: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了解。列举途径。
板书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1、多媒体展示一段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内容。
2、识别天气符号。
3、在天气预报开始时是卫星云图,如何根据卫星云图来判断天气状况呢?
4、讲解:在卫星云图中,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浓,表示降水的可能性越大。
5、练习:教材活动P58

观看视频,了解卫星云图上的三种颜色所表示的事物,能根据卫星云图粗略的判断各地的天气情况。学做天气预报员。

知道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预报。为学生更好的收听天气天气预报做好准备。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提到“气候”,比如:夏季气候炎热,冬季气候寒冷等。那么,什么是气候呢,它又有什么特点?
板书三、气候
1、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自然景观,学生说出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归纳总结气候的特点。

3、练习:教材P59活动题3.

4、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大气环境监测”。


观察不同自然景观的图片,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
概括出气候的概念和特点。
练习掌握气候稳定的特点。

质疑承转,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了解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的天气符号
三、气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9:07:4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中适时调节课堂气氛,学生保持了高涨的学习热情。
2、               在备课时,重新将教材知识进行了梳理,上课时思路清晰,表述清楚,学生能尽快掌握所学知识,并在练习中灵活运用。
3、               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的学习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同时也让一些爱说话、爱捣乱的学生钻了空子。以后教学要加强小组管理,让小组长发挥作用,组织并管理本组的学习和纪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 23: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