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8-17 17:24:4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重点语段,把握文章主旨。
2、掌握本文的结构技巧。
二、教学方法:引导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一节,大家已经明白了文章的内容,现在我们共同分析作者虚构这样的故事有何意图。从结构艺术这一点出发,又让我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2、指导分析:
(1)题目:作用:交待了全文情节的线索。
(2)围绕线索引出了哪些人?可分为几类?
一类:萨沙母子
二类:医生、律师、演员
(3)这些人如何看待艺术品?
学生仔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的重点语段:
萨沙 懂艺术 13段 赞口不绝
15段 世俗的眼光、可惜、惋惜、配对
动作 心理 语言 决定
医生 久久瞧 东西很好,丢掉 孩子来去,太 送人
可惜,留下不行 太小姐光临
律师 瞧,前后左右 东西挺好丢掉可 妙极了,迷人啊
都摸一阵 惜,留下不像样 可爱的东西,母 送人
亲和打官司的人
常来
演员 许多男人观看 女演员常来 卖
兴奋的叫声,
类似马嘶的叫声
共同点:①庸俗,从肉体出发。②口是心非。③虚伪,丑恶,在别人面前体现自己是“正人君子”。
(4)怎样看待文中的医生、律师、演员的形象?
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体面的社会地位,是知识分子的一员,应该代表社会主流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从文中看,他们并不具备这样的素养,他们不把艺术品当艺术品,看到的只是赤裸裸的肉体,又对肉欲有着不正常的顾忌和兴趣,所以他们都装着道貌岸然,这样的庸俗、虚伪、趣味低级,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
(5)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作者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想通过这一故事,讽刺沙皇统治下上层社会人物的虚伪嘴脸,同时也讽刺了沙皇统治的虚伪与丑恶。
3、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所有萨沙的语言,看看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1指出艺术的文雅与世俗的区别。(13段)(15段)
2大多情况下,说话断断续续,当然是为了表现他的激动,但也明显缺乏条理,而且充满了重复,颠颠倒倒,语无伦次。
这充分显示了作者对人的理解:人都是平凡的,像那些社会地位高的人平凡,像萨沙社会地位低的,哪怕是对艺术品有见解的,也很平凡。但平凡的社会地位掩盖不住他内心的美好。
4、写作技巧:
(1)、精巧的艺术构思:
一件艺术品经过一番周折重新回到原点,充满戏剧性,喜剧性。这是采用首尾相交接的环形结构。
(2)、善于设伏笔:
A开头小孩说母亲是收购古铜器的,为最后烛台购回埋下伏笔。
B萨沙送礼时,一直对烛台不是一对,感到遗憾。这里伏笔使情节顺理成章,是最后的巧合又是必然的。
(3)、善于运用对话,心理,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上分析。
(4)、语言:诙谐幽默,略带讽刺,极富表现力。
5、小结:
分析《麦琪的礼物》与《艺术品》的异同:
相似:①都有令小说的主人公意料之外的结局。
②都在此时使某种期待落空,某种效果突然强化。
③都在结局亮出了深化主题的最重要的一步
④结局都既如此巧合又如此必然,结局即高潮。
不同:《艺术品》更高一筹。
(1)《麦琪的礼物》读者和人物都蒙在鼓里,一起体验期待失落的心理历程。
《艺术品》萨沙以为报答医生救命之恩(送给医生配对的艺术品)的期待落空了,而读者也早就料到他必然落空的期待,最后都落实了。这样落空与落实的错位结构,更具戏剧性。
(2)结构艺术:
《麦琪的礼物》只是结尾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艺术品》采用首尾相交接的环形结构,歪打正着,这样的结局更精致。
6、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艺术品
萨沙 医生、律师、演员
美丽 瞧或摸
优雅 东西好,丢掉可惜
活泼 找借口送人
懂艺术 庸俗、虚伪
课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