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1 08:05:34
|
只看该作者
(简评)
“年、月、日”是一节较为抽象的数学课,这几个时间单位都是比较大的,理解一年或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想象力。通常教师们都是按照“观察年历——研究大、小月——研究闰年、平年”的顺序来组织教学。由于本课中涉及的关于时间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介绍的名称也较多,所以, 许多 老师都很容易上成一节单调、乏味的介绍性课,学生缺少主动探索的机会,课例一就是如此。这样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缺憾就是忽视了学生的起点能力。尽管课的最开始,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了精美的动画情境,很有童趣,但整个设计俨然把学生当成了一张“白纸”,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熟视无睹,学生没有发表对年、月、日已有知识了解的机会,注重了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
而实际上,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感性的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相比而言,课例二较难能可贵的就是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能从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从学生的经验入手,自始至终不脱离现实。从学生的现实经验中提炼年、月、日的知识点,体验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首先用一张漂亮日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说出日历上的日期,开门见山,使学生初步感受年、月、日,发现生活中的年、月、日,切实感受到年、月、日置于实际生活之中。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已经了解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给了学生展示生活经验的舞台,让他们畅所欲言,教师则相应地写下部分板书。然后又结合独立自学和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探讨制定的两个“研究习题”。进一步感受年、月、日的关系,认识31天、30天的月份各是哪几个月。当学生因为2月份的天数有争议时,再来具体解决问题。许多知识,无需师生通过一问一答这种单调的模式来解决,只要通过学生的观察,结合知识经验,就可以达到要求了。最后,教师特别设立了学生质疑的环节,显得非常人性化,考虑到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让学生有提出问题的机会,并让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整节课中,教师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环节,使学生体会到年、月、日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现实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在不断的感受与体验中丰富了已有经验,正确地认识了年、月、日的相关概念。
(反思)
熟话说:“心中有书,目中无人。”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就是这样,只注重备教材,不注重备学生。尽管教材背得滚瓜烂熟,教案写得详尽通透,讲课讲得头头是道,但结果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实,对教师而言,对教育对象——学生的研究才是更重要的。不顾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仅仅根据主观臆断来组织教学,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
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事物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旧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是不同的。而“旧知识”和生活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促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并使这些生活经验升华为严密的数学语言,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