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历史教师教学论文:师生共同学习 创建和谐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1:3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总给我一种无奈感。作为非主课科目,学生对历史学习普遍存在着一种轻视:平时历史课堂学生只着眼于热闹、有趣,还有点积极性;一到复习考试时,“历史学习就是靠背”“我考试前背一下就行了”这样的观点在学生中占了主流。相对于语数外等学习学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求知欲和使命感(不管是否自愿)而言,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始终缺乏一种“我要学”的劲头。简而言之,就是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历史,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这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学习状态。课改前后,已有许多教师在“主体性教育”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都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模式,也使我受到了不少启发。但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又感到了自身的不足。

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看到了“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学习”使我深受启发。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材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师生共同学习,首先是教师的学。学习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教师精神成长的需要。在这个知识、信息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躺在过去的历史上睡大觉”显然是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师也要学习,而且要终身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正从事着精神成果的传递工作,教师自身精神贫乏,那是不可思议的。历史教材几百页,记述中外历史二三百万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复杂的社会现象,浩繁的历史典籍,加之当今不断涌现的新发现、新成果,都需要历史教师去阅览,并根据教材的取向去搜集、鉴别、整理。历史教师只有通过积累大量的史料,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才能自由地把握住历史教学。

师生共同学习,更重要的是“共同学习”。怎样才能做到“师生共同学习”呢?这是一个没有固定模式的论题,我只有根据自己浅显的理解做了一些尝试。

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依据“双纲”,认真钻研课本, 把课本中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章、每一节的具体要求和通过学习应该达到何种程度都告诉学生,让学生自主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程度,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既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便于学生检查自己学习效果。既然这节课是师生共同学习,学习目标就应该大家都知道,不能光让我一个人伤脑筋,该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达标”,大家一起想办法。

2、师生共同阅读课本。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但在以往授课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阅读课本这一程序,总是教师去芜存菁、化繁为简,把重点划给学生,但现在这一步我也省了。既然共同学习,就得大家一起找重点:根据学习目标,师生共同找出需掌握的内容,并把内容分类,哪些是识记、哪些是理解、哪些是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师生共同设计练习题。在共同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及以后,可以穿插着进行问题设计,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示范题,再由学生自行设计。因此在课堂上,我经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大家认为这里可以出一个什么题目呢?”这样把阅读和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使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目的。

例如,在讲“九一八”事变时,根据书上的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内容,我设计的问题是:(1)材料反映蒋介石对日本侵略持何态度?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2)结合材料说明东北三省迅速沦亡的原因(30你对蒋介石的上述言论有什么看法?等。学生经过思考,提出还可以补充:密电是蒋给谁的?发生了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何地?结果如何?等等。有效地弥补了教师备课中的不足。

4、师生共同讨论难点、疑问。讲完一个章节内容,学生可能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让学生把疑问提出来,交给全班讨论,教师只在一旁作点拨、引导、启迪工作。对于学生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问题,我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予以答复 或提示,必要时则给予个别辅导。 实践证明,学生自己搞清楚的问题,其印象是很深的,记忆也牢,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

5、师生共同总结课文。在讲完一课后总结课文,以前都是教师的“活”,现在我也“下放权力”,大家一起总结。当然,主要是学生总结,本课讲了哪些内容,重点是什么,应该怎样理解,然后教师再补充、点拨,并引导出下一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个方法还可以在讲完一单元或一本书之后进行,效果更佳。由于内容跨度大,总结一次就是学生对一单元、甚至一本书内容的概括和提升,能极大地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历史知识结构,理清历史脉络,从而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另外,在总结时还可以充分发挥课文中“引言”的作用,引言所列的基本史实是以相互关联状态展现出来的。如中国历史上册地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通过引言可以概括出本单元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逐一分析它们的作用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引言的中心内容,即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并进一步指出各历史事件是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风尚的角度来说明中心内容,这就让那些这就让那些看似孤立的历史事件在学生心中联结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6、师生共同收集历史资料。历史课程资源是丰富而博杂的,仅仅靠一本书是不够的,课外阅读和收集史料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般都是教师备课时要做到的。但现在我也偷一下懒,凭什么让我一个人找?人多力量大嘛。在课前和课后,我都会有目的地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找,有鉴于学生时间有限,那就利用上课时间,利用学生上微机课可以上网这一点,要求他们找某一历史事件的相关史料,谁找的丰富,我上课就用他的史料,着对学生是一个促动。逐渐地,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可以培养学生选择、运用历史资料和根据史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附带的效果是,学生写历史小论文的能力也提高了。

除了网络,课外书籍也是不错的选择,我在上课时故意讲一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讲了一半就不讲了,学生要听,很简单,我列出书名,自己去看吧,有条件的自己看,没条件的也不勉强,可以让其他同学在课堂上讲呀。时间一长,语言表达努力也得到了锻炼。

7、师生共同背书。不管平时学得如何,最终还是得靠成绩来说话,该记的还是得记,这就有了记忆问题。该怎么记忆才能有效果,这是令教师头疼的问题,现在也不能全靠我,大家想办法。事实证明,“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三个臭皮匠凑成个诸葛亮”,许多学生都有自己的记忆方法,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一些方法是老师也想不到的。当然效果有多少,还得长远来看,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有好处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师生共同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它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教学,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它使我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教学相长”,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得到了长进。“师生共同学习”还有助于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当教师、学生都以学习者的身份出现时,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当老师说“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时;学生的活力就开放了,当老师问“这个问题该怎么设计题目”时,学生的眼界就提升了。这样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健康的个性和人格,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人才,正式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当然,师生共同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所做的一些尝试很显然是比较浅薄的,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师生共同学习的形式,探索本身也是学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1 22: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