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海上英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资料整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17:1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海上英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资料整理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一百多年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我国古代爱国将士同仇敌忾、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英勇精神。
全文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日本侵略,战争爆发。
这是甲午战争的起因。仅一句话指出时间为“1894年8月”,是由“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引起。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黄海海战,激烈悲壮。
这是甲午战争的经过。文中用了较多笔墨记叙了黄海海战的始末,侧重描写了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海战中的表现。
这里大体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第2、3自然段)讲日方军舰突然进犯,我方迅速出海迎战。
文中写日军依仗“军舰多、船速快、火炮强”的优势。“妄想一举歼灭我军舰队”,而我“北洋舰队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各舰官兵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当时的战斗场面十分激烈,正如作者描绘的:“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
第二层(第4自然段)讲我军“致远”舰伤弹尽,邓世昌驾舰撞敌舰。
文中写邓世昌先指挥战舰纵横海面,后为保护我军旗舰不幸遭重创,他毅然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当时的战斗进入白热化程度,作者描绘了那令人热血沸腾的场面:全舰官兵齐声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猛冲过去。……
第三层(第5、6自然段)讲“致远”舰中鱼雷沉没,全舰将士壮烈牺牲。
文中先写“致远”舰“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吓得敌军惊恐万状,后写它不幸被敌军鱼雷击中,“渐渐沉入水中”;最后描述了邓世昌落水之后的情景:他“仍不停地大喊杀敌”,他拒绝了爱犬和随从的救助,他实践了自己“与军舰共存亡”的誓言……场面十分惨烈,十分悲壮,令人震撼,令人难忘!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方失败,精神永存。
这是甲午战争的结果。作者写这一小段用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既总结了我军战败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敌强我弱,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又肯定了我军将士的表现和战绩:“与敌军进行了顽强战斗,重创多艘敌舰。”第二、三句话指出:我军将士虽败犹荣,他们“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全国人民”;邓世昌虽死犹生,“人们永远怀念和学习这位舍身报国的民族英雄”。
本文篇幅不长,但记叙历史事件简明清晰,描述英雄形象鲜明动人,字里行间充溢着浓浓的感情,短小的题目《海上英魂》表达了对昔日英烈们的追忆、哀悼和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将士顽强作战的动人事迹,体会昨日的英雄们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霎、锚、霄、频、屡、舵”;积累“霎时、频频、毫不示弱、响彻云霄、乘风破浪、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等词语。
【教学重点】
 想象激战的场面,体会邓世昌热爱祖国、誓死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教学建议】
1. 让学生自学生字,重点指导读准“霎”(shà,翘舌音)、“屡”(lǚ,不要读成lǒu)。
可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住本课的一些生字的字形,如把“苗”与“锚”、“它”与“舵”、“肖”与“霄”、“步”与“频”进行比较。
2. 本文要让学生自己多读几遍,教师不要去分析讲解。
初读,可采用默读思考的方式,想想全文记叙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写了哪些内容。
再读,弄清楚中日甲午战争的战火是谁点燃的,中国海军将士是怎样与侵略者进行战斗的,这场战争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结局,说说读完全文后自己有怎样的感受。
3. 按部分读文,交流讨论。
第一部分:这场战争是怎样爆发的?(板书:日本侵略)
第二部分:我军官兵是怎样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战斗的?
可让学生勾画描述黄海激战场面的句子和邓世昌在战斗中的行为、语言、神态的句子,并结合观看课文两幅插图,帮助学生进入黄海海战的悲壮情景和树立起邓世昌的英勇形象。同时,让学生把那些使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段落找出来,多朗读朗读。(先后板书:黄海海战、邓世昌、“致远”舰、共存亡)
第三部分:这场战争的结局是怎样的?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可抓最后一段话中有关语句使学生明白:由于双方军力的悬殊和当时政府的无能,我们战败了(板书:我方战败)。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将士的崇高精神却永远留在全国人民心中。
4. 在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想想哪些地方使你特别受感动,把它们勾画出来,多读几遍。如果是描述我军奋勇作战的段落,要边朗读边想象那动人心弦的场面;如果是描述邓世昌慷慨激昂、壮烈牺牲的段落,要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英雄无比敬佩的情感。
5. 课后练习第2题,“置之度外”和“同归于尽”是邓世昌驾驶“致远”舰之前的豪言壮语,也是他后来以身实践的壮烈之举,他说到做到、义无反顾。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勾画、批注,结合上文(第4自然段)和下文(第6自然段)中有关“言语”与“行动”,从而体会邓世昌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
6. 本课可安排2课时。
教学资料
1.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年)发生的中日战争,是由于日本向朝鲜发动侵略,并对中国海陆军实行挑衅而引起的。尽管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曾英勇作战,但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中国方面失败了。最后,清朝政府派李鸿章和日本订立了可耻的《马关条约》。
2. 人物简介
邓世昌(1855—1894)清末海军将领,字正卿,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擅长测量驾驶。历任海军东云、振威、镇北、扬威各舰管带。1887年(光绪十三年)派赴英国为北洋舰队接收“致远”号巡洋舰,回国后升副将兼“致远”舰管带。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虽舰伤弹尽,仍下令加快速度猛撞敌舰“吉野”,不幸被鱼雷击中,与全舰官兵二百五十余人壮烈牺牲。
3. 词语解释
管带:清末新军制,统辖一营的长官称为管带。海军的舰长亦用此称。
霎时:极短的时候。
锚:铁制的停船设备,一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钩爪,另一端用铁链连在船上,抛到水底或岸边,用来稳定漂在水中的船舶。
霄:云;天空。
频频:屡次,连续几次。连续不断。
屡:一次又一次。
毫不示弱:丝毫不表示自己很弱。常形容在强者面前不畏惧。
乘风破浪:乘,利用。船趁着风势,冲开浪头。常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也形容事业迅猛发展。又作“长风破浪”。
置之度外:度,考虑。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同归于尽:尽,完尽,完结。一同死亡或毁灭。
4. 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五年级下册)中的《甲午战争》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7: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