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12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及作文指导
[习作例文]
我在山林中学到了语文
又是春季草长莺飞的日子。偷偷约了伙伴,骑着单车,来到一片流翠泻玉的山林中。
我们的闯入打破了山林的寂静,无数的鸟鸣响彻耳畔,带来无法言传的愉悦。我的心贴近了自然!
曾经无数次闷座在令人窒息的教室里,望着窗外吐着黑烟的烟囱,用枯燥的笔触描写婉转的鸟鸣。可我哪里知道,这里的天籁之音是绝不能描摹真切的,哪怕是从名家的文章里体验到的。曾经无数次抒写潺潺的流水,用装着感伤的心怀、抒写凋零零的红花,哪知山林中柔软的泥土里总有这样一个声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曾经无数次为自由而歌,为幸福而颂,却从未如此细心地聆听自然。鸟雀归巢时,母亲喂雏鸟流露出的温馨;蚂蚁共同奋斗,搬运食物,表现出的顽强与团结;树木草藤创造的盘根错节……一切的一切又岂能是简简单单的从课本中领会得到的?即使是生花的妙笔,也未尝能诠释自然的奥秘。
如果没有那一次出游,那一次“胆大包天”的举动,我不会如此兴奋、如此快慰地用行云般的文笔写出让我激动的按捺不住的文字,不会凭借这夸我自己,我骄傲而又忠实地说:“在莽莽山林中,我与大自然贴切的相处中,我发现了许多,领悟了许多,我用最纯净的心领悟了这句名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谁敢否认:语文源于生活。
[点评]这篇作文成功之处,首先在于选材新颖。本文独辟蹊径,在“山林中”学到语文,在选材上先胜一筹。其次,构思巧妙。文章用抒情的笔调叙写了自己到大自然中的体验和感悟,淡化了对“学到了语文”具体情节的展开,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议论水到渠成,结尾干脆简练,不落俗套。再次,语言优美,老到。短句、长句相间,整句、散句互美,排比、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更增添了语言的表现力。
3.写作要求:
①选准切入点。一般来说,切入点要小一点、新一点,要用别人之所未用的角度和材料,以求文章在“实”和“新”上有过人之处。
②充分利用手头资料。写记叙文,要侧重于生动描写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现象;写议论文,要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③注重语言表达的个性化。可根据所选语言现象的特点和自己文章的主题来设计作文的风格,要善于化用鲜活的生活语言。(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六期第50页)
附佳作两篇:
我从刊物中学到了语文
预三 张晓琼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是个小说迷,自然从阅读中受益匪浅。现在我读得最多的是关于青春校园生活类的作品,这些作品最能触动人的心灵。
例如《读者》,它是我最爱看的杂志之一,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津津有味得看起来。有人将《读者》比做良师益友,比做伴侣,而我觉得它更像一双洞察世界的眼睛,他教会了我怎样用心去读这本无字的生活大书,从这些文章中,好词好句更是数不胜数。
童年的我,心思只放在如何痛快的玩耍,却没在意身边的美好的语文。《读者》教会了我真诚与博爱。现在的我已经摆脱了以前的幼稚。通过这本刊物,我开始学会细致观察眼前的世界,因为写作需要观察。
《意林》也是我的最爱之一,它以“一则故事改变一生”的说法来以小见大。书中的内容都是含有深刻哲理的,他教人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也改造世界,它记载了人类的文明与灿烂,也记载了教训等等,从中学到了在语文课上学不到的东西。
写作是要靠通过体验生活从而来创作灵感的,如果你对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了解,那你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因此,你要通过刊物等一些工具来了解。
其实写作并不难,只要你多看一些好书,看一些好词好句,通过修改,改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在有用时就用上去,相信,你的语文一定会好的。可见,有时间时多翻一些刊物,能学到不少关于语文的好东西,也能写出好作品来。
我从电视中学到了语文
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预(3)班 欧扬
小时候,我特别爱看电视,瞧我的眼镜胖了一圈又一圈,就是不见得减肥,都300度了。可有些电视节目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比如说东方儿童,大风车,蓝猫3000问,幸运52等等。实话告诉你吧:我第一次学习(接触)语文,就是从电视节目里学到的!
记得我刚刚学会走路时,爸爸妈妈商量着买了一台电视机,从此,我便成了“电视迷”。有一天,我刚打开电视,就看到了“月亮姐姐”正在教小朋友拼音呢,“a”月亮姐姐说着张大了嘴巴,我看着那动作再也熟悉不过了,这不就医生给你看喉咙时的动作吗,我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巴;接下来我学习了“O”这个音,这声音怎么那么像大公鸡的啼鸣声呀!才学了两个汉语拼音,我就对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切地想学第三个汉语拼音了;第三个学的是“e”,这不由得让人想到白鹅“游泳”时喉咙里发出的“鹅鹅鹅”声;最后,我又学习了“i,u,”这两个音,掌握了发音规则,虽然发音不标准,但基本上已经学会了。我就这样学会了“a”“o”“e”,当我步入学校大门后,再在书本上见到它们时就不在陌生了。
我会永远记住第一次在电视里学汉语拼音时那种强烈感觉:语文世界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勃勃生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