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9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沈大安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新课程的实施更使我们紧迫地感到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多角度的反思,其中之一便是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一、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

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我们倡导这种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因为:

──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正如钟启泉说的那样:“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每一个学生都是他自己的世界,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应该由教师赶着或牵着走。学生不是电影电视前面的观众,不是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所以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如果教学设计过于严密,好像一部经过编排、有着固定剧情的戏剧,学生唯有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走,以教师的问题为问题,以教师的答案为答案,还怎么谈得上“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呢?这样的教学活动失去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地位,失去了生命活动所应有的复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学生所能感受的只是知识的结论,对教学过程和内容却失去了应有的好奇心,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情况自然就会产生。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性和展开的多种可能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最大,而其中文学作品占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85%左右。当代文艺理论认为,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文学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之中。接受美学的奠基人之一伊瑟尔指出,由于文学作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使文学作品产生某种“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这种“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将由读者在阅读中去填补和实现,从而成为一种“召唤结构”。这种“召唤结构”促使读者把自己的经验融合到作品中去,并且探寻作品的意义。处于不同时代的读者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别,固然会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就是同一历史时期的读者由于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也会对作品的理解和解释存在着差异。德国哲学家、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指出:“对一个文本或一部艺术作品里的意义的汲舀是永无止境的,它实际上是无限的过程。这不仅是指新的错误源泉不断被消除,以至真正的意义从一切混杂的东西中被过滤出来,而且也指新的理解源泉不断产生,使得意想不到的意义关系展现出来。促成这种过滤过程的时间距离,本身并没有一种封闭的界限,而是在一种不断运动和扩展的过程中被把握。”摒弃了文学作品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中心思想的传统观念,我们惊喜地发现,文学作品具有无限多义性和丰富性,这才是文学永恒的生命活力。文学的多义性和丰富性为阅读课课堂教学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至于在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中,教材提供的往往只是一个主题或活动提示,课堂教学生成的空间就更加广阔了。

新课程把课堂教学看作建构过程,主张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的活动。当语文学习过程变成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时,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研读课文充分发表己见,对问题作出多样化的回答,课堂教学可能会出现多个发展方向。此时,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教学必然成为一个生成的过程。

──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教学具有生成性。

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和形势相比,教材和教学设计往往有滞后性。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人的思想、行动必须跟着变化,死守着原有的教学设计而不顾及形势的变化,无异于“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当课堂充分开放,充分接纳学生对时代发展的不同认识时,课堂教学便具有了极大的生成性。2003年春季,有个班级教《四个太阳》,教师根据教材让学生想想画画,可以画什么颜色的太阳──金黄的,火红的,还是翠绿的?一位学生提出要画一个能消毒的太阳,杀死“非典”病毒,另一位学生要画一个和平的太阳,送给伊拉克小朋友。我们看到,时代和形势的变化也是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因素。

列举了以上的理由,也许并不完整,但已足以说明语文课堂教学既有生成的必要,也有生成的可能。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课堂教学过分倚重设计,原因之一是我们对科学主义的崇拜。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活质量得以极大的提高,以至于我们形成了这样的信念:凡是科学的、能确定和量化的东西都是好的、正确的。教学设计过分强调其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作为人文、艺术的一面,于是教学设计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技术行为。科学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成为一种线性的、凝固的预案,不仅教学目标不能变动,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教学结果可以预料,甚至连每个环节花几分钟教学都预先规定,忽视的恰恰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因素和最重要的目标──学生的发展。后现代课程观把教学活动视作复杂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许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是在无序的涨落中、在一些看似随机的、偶然的突变中实现的。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简单地看作线性的、有因必有果的事件,而必须充分考虑它众多的不确定因素,更不能以为有了预设就万事大吉。

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需要重建课堂教学效率观。现代社会讲究效率,它的积极、进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效率最终要为人的需要、进步和发展服务。离开了人的需求和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片面的效率和速度,极有可能异化为摧残人性、扼杀生命的工具。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讲究效率,但这种效率应当是体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不能简单化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那种置学生的需求、困惑和情绪于不顾的效率,不是真正的效率;那种只有少数好学生达成了目标,而多数学生只是当了一回“观众”的课,更不是真正的效率。

在一些生成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教学的过程展开得很充分,出现了“节外生枝”的现象,以致课堂教学预定的任务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实现。怎么看待这种现象?首先,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达成的往往是预期的认知目标,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已经有所超越,所以这样的课应该得到肯定;其次,课堂教学目标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如果这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未达成的认知目标完全可以在后续的课中继续达成,而不必死扣在这一节课内;最后,教学目标本身也不是预设了就不能变更,应该随着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而及时调整。当然,一个具有厚实底蕴和丰富经验的教师,会在生成的课堂中运用实践智慧,较好地调整教学目标和过程,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说到底,课堂教学的生成最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二、建立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语文课堂教学怎样生成?在哪些地方建立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关键是把学生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一)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是说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语文教学的现实是,多数课没有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因为老师怕学生的问题“打横炮”“浪费时间”。笔者听一个班级教《松鼠和松果》,课堂里进展似乎十分顺利,教师认为学生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因此也就不安排提问的时间。但下课后问学生,学生却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松果是不是我们吃的松子?”“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怎么会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呢?”在儿童眼中,今天长着的松树会一直长下去,如同他们认为只有老人会死去,而小孩是不会变老的一样。这些问题不弄清楚,学生怎么可能对课文有较深刻的感受呢?看来,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课文,而必须让学生从他们的经验世界来发现和提出问题。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有的老师开始重视学生的质疑,并把学生的质疑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张南老师在《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学生一共提出了大大小小19个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筛选出自己比较重要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研读的重点。学生发表意见说:
生1:我想先解决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2:我也想先解决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问题。
生3:我想先解决为什么海水是五颜六色的。
生4:我想先解决西沙群岛为什么是鸟的天下。
在听取多数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了学习建议,师生共同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当然,学生的需求有教育价值大小之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决不能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如果质疑归质疑,教学归教学,质疑和教学是“两股道上开的车”,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失之交臂。
(二)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对于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有着明显的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由于结论不是现成的,学生会有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年级《操场上》一课,有“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6个词语。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把它们分成两类。通过全班交流,教师发现学生有三种分法:
打 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踢足球 跑步
打 球 拍皮球
拔 河 踢足球
跳高
跑步
打 球 跳 高
拔 河 跑 步
拍皮球 踢足球

学生的理由是:第一种分法,左边是用球的活动,右边是不用球的活动;第二种分法,左边是两个字的,右边是三个字的;第三种分法,左边是用手的活动,右边是用脚的活动。教师肯定了三种分法都有道理,然后着重引导学生研究第三种分法,从中感悟表示用手动作的字用“提手旁”,表示用脚动作的字用“足字旁”。这种教法与教师直接揭示规律相比,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却生成了一些重要的“副产品”,如学生知道了有的体育运动主要是用手的,有的体育运动主要是用脚的;有的词语是两个字的,有的词语是三个字的──这些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并非没有认识价值。更重要的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小感受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路,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只有一个,这恰恰是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中十分缺乏的思想方法。
(三)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生成”
当代文艺理论区分“文本”和“作品”:作家创造出来的只是“文本”,而经读者阅读参与创造而完成的才是“作品”。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谎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胡适、俞平伯持“自传说”,毛泽东则把它看作“一部阶级斗争史”。过去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总是执意去寻找作者的“原意”,现在我们开始认识到对文本可以多元解读,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是放飞心情的自由过程。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的看法更是惊世骇俗:“一切阅读都是误读”。他的说法不无偏激,但至少提醒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多元解读,包括在成年人看来是“误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理念的一大进步。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多元解读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们来看杭州市西湖小学郑雪琴老师《江雪》的教学片断: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生2:难道他不怕冷吗?

师:真是一个好问题!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生1:因为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要来钓鱼。

生2:可能老翁在想鸟都飞走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

师:那就是说老人在独自享受这一份清静。

生3: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了。

师:也有这样的可能。

生4:我想他非常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

师: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钓鱼爱好者!

生5:可能是他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

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1: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

生2:我感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的心情。

在这个片断中我们看到,由于教师的鼓励,学生对这个问题形成了多种答案,尽管有些认识有高下之分,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柳宗元生平简介,体现了教师在价值取向上的导向作用。孩子们是在解读文本,也是在感悟人生。他们在多元解读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在“知人论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熏陶。

过去,我们是利用学生理解文本的趋同性,来完成对文本“统一思想”的提炼。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让学生从“固定意义”中解放出来,以多元视角解读文本。杭州市临平一小蒋军晶老师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分别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结局,来促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伟大的父爱”作深入理解。

第一种结局: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小时,最终拯救了自己的儿子和其他14个孩子。(课文原文)

第二种结局: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小时,最终找到的只是儿子血肉模糊的尸体。

第三种结局: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小时,最终不但没有救出自己的儿子,反而引起爆炸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第一个结局是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圆满的结局,这样的结局使学生的感受、意见“高度”统一,学生毫无例外地谈到对这位父亲的敬佩:坚强、坚持、坚守信念。当结局改变以后,学生的想法有些动摇了,但最终学生还是努力为原先已经建构的认识寻找理由:不论结局如何,这位父亲坚守信念、置自己生命于度外拯救儿子的过程足以证明他的伟大。当第三个结局残酷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观点分化了:有的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因为这位父亲不顾个人安危,执著要和自己的孩子永远在一起;而有的学生开始认为这位父亲不够理智,作出的只是无谓的牺牲。在争论中,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提升和重构,实现了对文本和人生深层意义上的思考。

(四)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对话”与我们过去教学中常用的“谈话法”有质的区别:“谈话法”实际上是教师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只是用“谈话”的方式把学生往既定的答案上引,而“对话”则是对话者之间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按照建构主义哲学的观点,“对话”应当是一种“消解”──既消解教师在课堂里的中心地位,也消解好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霸权”,话题也是随着对话者的关注点而转移的。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有新的思想和语言生成。

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孩子虽然幼小,却常常有让老师心灵震颤的时候。一年级教学《两个鸟蛋》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拿了两个鸟蛋玩得那么开心,你想对他说什么?”老师设计的意图只是要求学生像课文写的那样,提醒他鸟妈妈一定在焦急不安了。没想到有位小朋友说:“他要是把蛋打破了,两只小鸟就死了。这是两个小生命。”教师没有料到一年级的小学生也能从生命的高度看待玩鸟蛋事,心头一热,马上说:“我们都爱惜自己的生命。我们也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小鸟。”我们看到,正是这种平等的对话使“教学相长”。

(五)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语文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开放如何适度,常常会引起争议。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读到“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一句,有学生提出银河是什么,立刻有几个学生举手要求告诉他。有的说银河是星星组成的,有的说银河很宽很宽,还有一位学生说我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于是老师就让他讲了这个故事。这位学生讲了一分多钟,讲得很生动,其他学生也听得很专心。课后评议,对这一环节的处理颇有争议:有的老师认为是“节外生枝”,浪费时间;有的老师则认为讲了听了对学生也有提高。

过去我们往往把这样的随机拓展看成是不“紧扣教材”而加以否定,而现在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应当得到肯定。因为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中,“旁枝逸出”是完全正常的。试想我们自己在有明确目的的读书、查找资料时,有时需要的东西一时没有找到,却旁观涉猎,得到了一些“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积少成多,触类旁通,歪打正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何况,现在我们认识到了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陆游在《示子通》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有副对联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某种意义上说,目不斜视,心无旁骛,是学不好语文的。如果学语文过分强调“以本为本”,只是读教科书,学生就不可能得到语文素养多方面的发展。语文教学具有功利性,但不要太急功近利,让学生放飞一回心情,有什么不好?适度的随机拓展,正是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当然,拓展不能离题太远,这是需要注意的。

(六)在创造中“生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如果能向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无疑是很好的“生长点”。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事实表明,我们往往对学生的创造潜能估计过低。而我们的种种不放心和不放手,最终将导致学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远不能高飞,那将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各种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相当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少课文给学生留下了创造的空间。以人教版为例,《画风》课后的练习是:

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的结尾可以让学生续写: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的习作是: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这次习作,就给你一个“变”的机会,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

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让孩子创造,这些地方就成了课堂的“闪光点”,而学生也能在创造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课堂上的生成具有多向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灵的自由,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既要大胆猜测,放飞想象,又要尊重事实,讲究科学;既要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律。这样才能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21: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