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与质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09: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其中的新理念就是小学数学教学应从人的高度出发,把数学课堂看作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自由呼吸的乐园,让数学学习也能“诗情画意”。因此,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静水投石,打破数学课堂沉闷的空气

一般说来,总有部分学生对学数学不感兴趣,这里不是危言耸听,他们认为数学抽象、难懂、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起来乏味。同时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存在应有的激情和活力,教材理性多于情感。据统计,小学生在课堂中无任何互动的时间占整个课堂教学时间的9.2%。那么,怎样才能使这部分学生(教育心理学称之为“灰色儿童” )从对数学的厌烦情绪中解脱出来,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呢?

一是教师要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学习行列中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研究数学教学时,教师除了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使用各式各样的教具课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我认为更应积极开展各种数学主题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认识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在精神满足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如在学生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图形,来说明最简单的分数“ ”的意义。一个星期后,全班52位同学共设计出342种图案,有的图案是热带鱼、蝴蝶等动物,有的图案是汽车、飞机的交通工具,有的图案是家具、花瓶等生活用品,真可谓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又如我利用班队会时间,组织的“我们生活在数学世界里”的主题活动中,学生们从自身一直说道“神六”宇宙飞船,发言十分热烈。有的说:“我看几乎所有好看的花布图案都是对称图形,没有数学知识怎能认识它们呢?”有的说:“商店外面的铁门,开关方便,并且开后占地方很小,原来铁门中间的格子都是平行四边形,制这种门利用的就是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征。”由于教师努力创设了愉悦的教学情景,这样的数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数学充满了欲望。

二是教师要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一个教师如果认为学数学就是学书本上的一批法则、定律、公式,然后用来解题,那么他的教法肯定改进很少。究其原因往往由于教师过度地采用常规解题的操作方法,使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接受问题的刺激,作出机械反应,不再去理解、探究和反省,不识数学的庐山真面目。最近《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举的一个案例很耐人寻味:“当被问及时钟在什么时候时针和分针是重合的,中国的学生大多数会拿笔进行计算,而美国的学生则更多地去拨指针”。

我认为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假设自己是一个学生,用学生的眼光去读,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去想。要摸清学生的思路是什么,要重视课前调查,在摸清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用学生的眼光去读教学内容,用学生的心理、思维方式去想教学内容,预测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中会遇到哪些困惑,会形成什么样的观点,进而确定哪些知识要透彻讲解,哪些知识要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放飞思索。尤其教师要发现学生学习数学中的亮点,哪怕只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也要让它闪亮一下。笔者在教学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时,通常会教这样一种题型:利用乘法分配律对 ×100= ×(99+1)= ×99+ ×1= 进行简算。可以说自己长期都是这样教的,忽然有一次一位学生跟我说:“老师,这题其实不用如此繁琐的‘简便’, ×100就等于 ,直接用分子乘100做分子,分母不变”。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好的考虑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要把学生教得越来越有“问题意识”,要敢于挑战教师和所学文本,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把学生培养成为驯服的工具。

二、学贵有疑,叩开学生数学思维的心扉

学贵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数学是思维的工具,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的关键处,不断设计问题情景。有一位教师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讲完新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一位学生问:“课本上为什么要把除数变成整数呢?我认为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位置,也能算出结果呀。”并且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37.68÷31.4可以化成3768÷3140来计算。教师听了很高兴,表扬这位学生敢于提出疑问,不迷信书本。然后教师又征求其他同学的看法。这时,有的同学立刻提出:“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把他的题改为37.68÷0.314,除数的小数位数多于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了,被除数化成整数,除数还是小数。”教师就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37.68÷0.314,比比究竟哪种方法好。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计算,很快发现,把除数化成整数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意义。虽然开始提问的同学最后否定了自己的观点但通过自己的质疑、互相启发与辩论、最后成功释疑,既是学生对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又保护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质疑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把金钥匙,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释放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干的好方法。因此要求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地学生地疑问,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舞动智慧,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现实数学教学中,由于现行评价体制、行政制度、班级人数及学生权力等原因,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结构地位并不高,其扮演的课堂角色多为遵从者(服从教师的指令)或忍受者(忍受教师批评及许多浪费时间的现象),平时学生学习数学,仍存在老师教,他们学;老师讲,他们听;老师举例子,他们照着做。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由于数学中许多东西不是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所以老师没有教过的学生就不懂,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学习数学犹如“参观博物馆”。何谓“参观博物馆”,就是沿着“由此前进”的标志走下去,直到“出口”结束。参观者熟悉的内容不看不行,因为讲解者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参观者感兴趣的内容,想多看看也不行,因为讲解员带着队伍又到前面去了。因此,就造成抵制现象,尤其高年段的学生课堂上多半地表现为沉默、显露不满或不参与等消极形式。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认知教学外,要让学生树立信心,关注受教育者个性智慧的开发,建立“智慧的课堂”。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多方面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教学质量才能进一步得到优化,课堂才会更加充满智慧,学生的素质才会不断提高,如:①、给一个长方体食品盒 ,设计商标纸需要多大面积?②、6盒同样规格的录像带有几种包装所用纸更少?③、怎样测量计算教室粉刷面积④、怎样测量鸡蛋的体积等等。类似以上的实际问题的探索,有利于学生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意识和数学的实际价值。我们每天都要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数学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学生更学会了“学海无崖‘数’作舟”,数学课堂便成了学生智慧家园,数学将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最美好的东西。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是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思维、质疑,发展个性特长,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悦身心,激发潜能。允许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取得不同的收获,获得不同的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 10: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