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一学优秀作文《在家里,我感到温暖》附老师讲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09:5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方的冬天,印象中都是较温暖的,可是今年,气温却一下降到了零下3到7度。零下7度对早已习惯于天寒地冻的北方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对于我们这些天天沐浴在阳光中的南方人,可是个巨大的考验。



星期五放学后,我照例等着值日生干完活锁门。大家都穿得跟棉花球似的,可是冷气还是“忽忽”地从脖子缝往里钻。洒水的同学缩着脖子,哆哆嗦嗦地摇着水壶,手冻得发紫。



我把两手插入口袋,脖子竖了起来,希望能挡一些寒气,不过无济于事,只给我一点儿心理上的安慰罢了。我皱着眉头,一个劲地咒骂着该死的天气,想起了家,也许妈妈早已准备一切了。我恨不得立刻就飞回家。



好不容易锁了门,我的双腿像安了螺旋浆似的往家赶,不管冷风吹在脸上刀割似的痛。



我眯着眼睛,三步并做两步奔回了家。“叮咚,您好,请开门—”我按响了门铃,急切地等着门开。



“嘎吱──”门开了,妈妈笑咪咪地把我的书包接了过去,我转身关了门。家里开着暖气,一股暖流迎面扑来,椅子前放着一双刚用取暖器暖过的“窝窝鞋”,取暖器柔和的黄光,映照着“窝窝鞋”,“窝窝鞋”上的大猩猩似乎也在欢迎我回家。妈妈在厨房里烧菜,不时传来“哧啦哧啦”的炒菜声。客厅墙上的壁毯上的女神,依旧托着生命的宝瓶。一切都是那么平常,可在这严冬的夜晚,让我感到无比的温馨。



我走进自己的房间,妈妈紧跟着也跑了进来,帮我把空调打开了。她走到门口,转过身来,不放心地叮咛了一句:“这个天气容易感冒,要多喝点热水。”完后,她又皱皱眉头:“算了,还是我帮你倒吧!”不多一会儿,她笑盈盈地捧着杯热气腾腾的白开水过来了,放在我桌上:“喝吧!”“等一下。”“不行,现在就喝!”妈妈佯做生气,瞪着我。



我捧着热气腾腾的水杯想,有人说家是什么?家是人给自己造的一个牢笼。我不同意,我认为家是你遇到困难危险时的避风港。他能在你绝望的时候,给你信心和力量,能在你失意的时候,送来温暖与温馨。也许个人的感觉不同吧,但是我在家的感觉是温暖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09:59:36 | 只看该作者


点评:给温暖再添一把柴



温暖是什么?有人说,是一个人站在雨中,头顶伸过来的一把伞;有人说,是在陌生的城市街头问路时,相遇一张真诚的笑脸;本文的小作者说,是在寒冷的天气回到家时,一双取暖器暖过的“窝窝鞋”、厨房里“哧啦哧啦”的炒菜声和一杯热气腾腾的白开水。小作者这种留心生活细节、感受生活真情的好习惯,是写出好作文的基础。凡是真情之作,只要经过细心的雕琢,一定可以成为一块美玉。还没有成为美玉的,问题一定出在雕琢上。此文已有“温暖”的体验,但还没有让“温暖”感人。这恐怕也是很多同学头疼的事,有了写作冲动,可写出来就不是这么回事,感觉自己的感情没能充分表达出来。怎么办呢?



其实小作者已经留意到对比,用“外边的寒冷”与“家里的温暖”对比,来表达自己感受到的“家的温暖”。如果这种对比更分明些,使上边划线的三个细节不仅表现了妈妈对我的关怀,还能表现出妈妈与“我”的心灵相通,在一个很平常的日子里,妈妈也知道“我”回家后最需要的是什么。具体地说,对作文前半部分中“寒冷”的描述,有针对性地突出“脚冷”、“肚子空了”、“嘴唇干燥”三个方面的感受,对回家后相对应的三个细节,注重事物本身的形象描绘,让这形象来传递出妈妈细腻的温情,妈妈就可以不出现了,这样反而让“温暖”更意味深长。另外,作文的第一段显得多余,不如在后边的描述中用事实充分表现。结尾一段的思考立意有些散乱,尽量从前文的内容上延伸思考下去:家的温暖是什么?是亲情,是爱,是“我”内心体验到的愉悦。这样,主题才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文写完之后,问一问自己,在作文中最想表达的一点是什么?抓住这一点,抓住不放,来修改自己的作文,争取让作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能充分表现这一点。要说雕琢,就在这修改之中。比如这一篇作文,小作者从题目开始就想表现“家的温暖”这一感受,那么就让这温暖进一步扩张吧,给温暖再添一把柴,让温暖的火光照亮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7: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