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710|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500字600字400字春节、蒙古族、少数民族、端午节的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4:1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六年级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500字600字400字春节、蒙古族、少数民族、端午节的资料
多姿多彩的苗族服饰    邬媛媛
踏上苗族人居住的土地,那里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你仿佛走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苗族人的生活里,到处都是色彩,充满了美的生机,今天我——牛通社的小记者,就要来采访苗族姑娘。
“你好!苗族姐姐,请问你们苗族有多少种服装?”我疑惑不解地问。
“你好,我们苗族服装不下200种,是世界上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呢!” 苗族姐姐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我不禁发出慨叹:“啊,真是服饰最多的民族啊!件件都是清新素雅、做工精致、古朴端庄。那你们的服装是怎么做的呢?”
“苗族服装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主要体现在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我们民族艺术特色。”
“说到‘服’,让我不得不想到‘饰’。那你们苗族的银饰有什么特点呢?”
“这让我好好给你讲讲:苗族妇女的银饰民族风情浓郁,分为粗细两类:精件为实心的项圈、项链、手镯等,用银料多,加工简单;细件为银花、银冠、银锁、银角等,用银料少,制作精细,工艺讲究。银衣则是把几百个饰有龙、鸟、花卉等浮雕的银片、银泡,钉在衣服的袖套、后摆、披肩上;银角有大小两种,小银角高1尺左右,大银角高3尺有余,其正面饰有“二龙抢宝”、“双凤朝阳”等吉祥图案。青年妇女平时均戴银质手镯、戒指、耳环和插花;儿童喜戴银帽;姑娘的盛装从头到颈,到胸前及后背,都戴满了各种银佩饰,银光闪闪,银佩叮当,情趣十足。”
“哇,多美的银饰,让我忍不住也想戴一戴!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你们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谢谢夸奖!”苗族姐姐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这就是苗族,一个独特的民族,听了我的采访后,你熟悉它了吗?多姿多彩的苗族服装是我们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勤劳的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灿烂的服饰文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2 顶2 踩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4:15:44 | 只看该作者
2傣家的泼水节                     杨思捷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也许在大家的眼中,泼水节只是一个节日而已,但是对于傣家人来说,泼水节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泼水节在傣历六、七月份就开始了。当时的场面可说是壮观无比。这天清晨,大家就早早地起床,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澈的水,到佛寺“浴佛”,所谓“浴佛”就是将佛像浸浴在热水中,放上各种香料,对神佛进行祭拜。人们浴完佛后,开始互相泼水了,互相祝福大家吉祥、幸福、健康。傣族人也与维吾尔人一样,一起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

  说起泼水节,其实已经有好几百年的悠久历史了,起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来就成了佛教的一种形式,最后才流传到了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现在,泼水节已经成为了一种家喻户晓的民风民俗了。

  在泼水节来临之际,大家都会举行很多活动,如放河船、放孔明灯、跳象脚鼓舞等,活动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

  傣家人的泼水节,真是热闹,真是欢腾。悠久的文化历程,傣族的泼水节让我们见证了历史的一刻。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文化内涵,这一刻,这一幕,将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4:15:50 | 只看该作者
3好吃的驴打滚     陈奕鹏

Hello,大家好,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北京第一小吃——“驴打滚”。这是不是让大家觉得挺新鲜的?想必大家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如果有人知道,也不准出声,统统给我stop,不然,哼哼,后果大家应该知道,我可是会发飙的哦!好了,闲话不多讲,现在切入正题。

你知道吗?我们除了“驴打滚”这个大名以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豆面糕”。可为什么又叫“驴打滚”呢?你们这些不知道的人,心里肯定是打了个大大的问号了吧?好了,不卖关子了,就由我为大家解说吧!这似乎是当地人给我们的一种形象的比喻,当我们被做好时就得在黄豆面中滚一下,这就像是郊外的一头驴子在打滚,扬起的灰尘似的,故而得名。

关于我们的来历,还有个传说的。据说有一次,慈禧太后吃烦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于是啊,御膳大厨左思右想,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新菜刚一做好,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没办法,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慈禧太后一吃这新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东西叫什么呀?”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这叫‘驴打滚’。”从此,就有了“驴打滚”这道小吃。看来,我们还得多谢谢那位小驴儿的太监,要不是他,要不是他的那一次失手,就不会有我们这个惹人好奇的名字了。

再尝尝我的味道,那才叫做美味啊,不吃不知道,一吃停不下,吃在嘴里有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味道香甜,口感润滑,真是闻一下,多活一年;吃一口,多活十年啊!

百闻不如一见,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心动了?那就赶快到北京尝尝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4:15:57 | 只看该作者
4美丽优雅的满族服饰       张鑫儿

“大家快来快来!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大家知道吗?我国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而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满族的服饰!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大家了解了吗?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快看快看!这是满族妇女穿的鞋子,她们的鞋子上绣着漂亮花朵和饰品,鞋底中央有10公分高的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种鞋走起路来,昂首挺胸显得十分高贵。女子喜欢穿长的旗装,这可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旗装逐渐停止生产,而女旗装则不断演化,逐渐变成了紧身又合体的曲线型旗装和流线型旗装。”

“那大家自由活动,到处看看吧,要听我介绍的就跟我一起去逛!满族服饰呀,色彩大多是淡雅的白色、蓝紫色为主,红、粉、淡黄、黑等色也是其服饰的常用色。白色在满族服饰中是一个重要的颜色,因为,满族传统上有尚白的习俗,以白色为洁、为贵,白色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在满族服饰中常在红色、蓝色等其他颜色的旗装上镶白色的花边。满族妇女心灵手巧,十分擅长刺绣,她们在衣领、鞋面、钱包、枕头等物品上绣满了花卉、芳草、鹤、鹿、龙、凤等吉祥图案。虽然满族的服饰有很强的民族传统特色,但也随其历史的发展在不断的演变着,在服装款式上,服饰彩与服饰图案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演变。”

“大家可以慢慢地观看,有不明白的可以问我,我会为大家解答的!”

“请问,旗袍是怎么来的呢?”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游客问。

“好!我为大家解说一下。到了明朝之后,从南边迁到辽东地区的满族人,他们的服装是布匹做的。至努尔哈赤率部起兵后,他们的服饰杂乱无章,出现“上下同服”的现象,直到皇太极时代,冠服始有定制,入关之后,从皇帝到兵丁之衣冠,寒暑更换,皆有定制,不可逾越。满族妇女的旗袍,多有发展,有些还用了绸缎制作。经过不断改进,一般样式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开展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故他们所穿的袍服便称为“旗袍”了,大家明白了吗?”

“哦!原来是这样啊!原来旗袍也有这样的历史啊!这次旅游真是太有意义了!”那个年轻漂亮的女游客说。

“恩!好了好了!各位游客们!快集合起来!”我大声地喊着。

“满族服饰美丽优雅、具有特色,是十分值得我们赞赏的!好了!今天的旅行结束了!大家先回酒店休息吧!明天我再带领大家参观其他富有名族特色的东西!好了大家赶快回去吧!明天见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4:16:03 | 只看该作者
5龙门特产--油面筋采访手记      孔令唯

  你们吃过油面筋吗?你们知道肉油的酥香吗?你们了解龙门特产吗?不知道吧。那好,我作为《杭州日报》的小记者,特别报道一下龙门特产吧!瞧,那儿有位叔叔,上去问问。

  我走了上去,微笑着说:“叔叔,你好!”

  叔叔向我点了点头,应声道:“你好!”

  我一本正经地说:“我是一个小记者,想来了解一下富阳龙门独特的东西,叔叔,你知道吗?”

  “这你可问对人了,我们富阳最独特的东西就是油面筋,你吃过吗?”叔叔说。

  我连连点头说:“吃过,吃过,每次过年回外婆家,我都吃,一次吃四五个呢!那味道......”

  叔叔摸了摸我的头,说:“恩,我也很喜欢吃,油面筋,外形土圆,油炸后金黄灿灿的,忍不住让人垂涎三尺。对了,关于这个油面筋还有一个小传说,你想不想听?”

  我一下子充满兴趣,满怀兴奋的心情,说:“想听想听,叔叔,你快讲呀!”

  叔叔:“传说在北宋年间,孙氏族人为了纪念先祖孙钟,建造了‘孙氏祠堂。’祠堂建好后,要进行祭祠仪式,祭桌上必得摆上数以百计的菜肴,当然菜肴越多就证明这个家庭越兴旺发达,因此,族长发动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增加新品菜肴。有一户家庭的女主妇用做馒头的面粉里包了鲜肉,用油炸后,叫丈夫品尝,丈夫尝后觉得味道还可以,就是外皮不够可口,于是再做,她用面粉加水拌好后,沥去上浮的细粉,留下部分再裹上鲜肉,炸好后,再叫丈夫品尝。丈夫尝后,说:‘这味道色泽都很好,可我觉得这馅儿缺点香。'女主人想了想,又动手在肉里加了点韭菜,这就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一道佳肴。但是,别人的菜肴都有名称,这个菜却没个名。男主人自己不识字,也想不出好名称来,便拿了几个带给族长,叫族长品尝后取个名。族长尝后大赞美味,说是孙权家庭独有的佳品,就叫‘孙权家面筋'吧。祭祠时,这道菜成了供菜。祭后,族人大办宴席,在席上大家吃了这面筋后,都啧啧称赞。后来,每年祭祖,面筋都作为上等的供品,渐渐成了近地闻名的佳品。现在,这一美味又成了旅游者争相品尝的特产,去过龙门的人,几乎都要品尝这独特的美味。”

  我笑着说:“哇,原来这小小的油面筋还有着这么好听的故事,虽说我来之前也查了资料可是并没有查到这些,真是太谢谢你了,叔叔,我对油面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谢谢您!下次有机会我再来采访您。”

  龙门特产油面筋,真是好独特呀!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了关于油面筋更多的知识,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4:16:08 | 只看该作者
6新颖的民居   王逸玺

在繁荣昌盛的中华大地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热闹节日、不一样的穿着打扮、不一样的美味食物、不一样的新颖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土家族的民居——吊脚楼。

吊脚楼是土家族人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多数吊脚楼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就是在平地上,用高大的木头撑起,用木板将房子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一般人家中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附近有小溪,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十分朴素。有点类似于诗中所写的“小桥流水人家。”

大家可别小瞧了吊角楼,它可是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呢!除了土家族的民居建筑注重地理位置,依山傍水而建;而且土家族民居的建筑艺术,毫无疑惑是中国建筑中的一块文化瑰宝。建筑师和环境艺术设计家们都在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传统居民建筑与现代民居住宅科学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朋友们,百闻不如一见,你还是自己去欣赏一下土家族吊脚楼,亲身去体验一下那浓厚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4:16:14 | 只看该作者
7美丽的维吾尔族服装        徐佳琪

  你们知道吗,维吾尔族的服装特别漂亮呢,就跟他们的人一样美丽迷人。

   维吾尔人热情奔放、性格豪迈,所以服饰特点当然就显而易见了!花样较多,看上去非常优美;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

  维吾尔人是个爱花的民族。人们戴的是绣花帽,着的是绣花衣,穿的是绣花鞋,扎的是绣花巾,背的是绣花袋,服装特点无不与鲜花息息相关。但有些服饰采用了动物纹,不过数量很少。也有借鉴他民族的纹样,如“寿”字纹等。

  维吾尔族虽然男女老少都爱美,但是男装和女装总是有不一样的特点。

  维吾尔族的女子喜欢戴耳环、手镯、项链等装饰物,甚至有些女孩子从五、六岁开始,就开始扎耳洞,佩带耳环。少女都梳十多条发辫,以长发为美的代表。婚后一般改为两条,辫梢散开,头上带月亮形梳子作装饰,也有将双辫盘起来的人。妇女爱穿宽袖轻盈的连衣裙,衣料一般选用著名的“艾得里斯绸”。很喜欢有对比色的服装,这样看起来,红的就变得更亮,绿的变得更翠。服装都有着有着色泽明丽,浓郁华丽的特点。

  维吾尔族的男袍称“袷袢”。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巾扎腰。男性特别讲究黑白效果,这样才觉得粗犷、奔放、豪爽。青年男装在复季为白色布面料缝制成合领式衣,其领口、前胸、袖口都有装饰着花边,这样的衣装不仅淡雅、凉爽,穿起来也很方便,快捷。再配上青色长裤,穿皮靴,更体现出青春、活力与健美。

  维吾尔族的服饰是有自己最独特的特点,那就是突出了维吾尔族的豪爽的性格和美丽的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3: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