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1:3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三年级:张杰  陈晶  吴伟  陈惠兰







我们三年组通过集体教研,共同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是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因些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1、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2、自主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关系。(1)研究: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到底有什么关系呢?(2)其它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3)正方形面积公式。3、实践应用(1)计算图形的面积。(2)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3)拓展延伸。4、课堂小结。







一、立足于课本,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首先,出示主题图:这是我们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见到的情境,仔细观察这两位同学在做什么?



演示:由主主题图中放大抽出办墙报的情境。



介绍:为创建文明班级,学校举行班级文化墙报比赛。



我们这样设计是以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图为导入,以贴近学生生活中的办板报为情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接着,出示图片:张老师这里有三位同学的作品,让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



教师把这幅画的背面展示给学生,画的背面画有面积是一平方分米的小方格。你们知道这幅画纸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它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8平方分米、12平方分米?小结:1平方分米是面积单位,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其中的一个面积单位,图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越多它的面积越大,所含面积单位越少它的面积越小。



这样,开课既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又让学生初步建立了面积单位和面积之间的关系: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图形的面积。我们教师应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是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堂教学必须为实现这个理念服务。







二、充分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结合演示,启发学生思考:这两张长方形的画纸宽一样,它的面积为什么不一样呢?这两张长方形的画纸长一样,它的面积为什么不一样呢?这两张长方形的长和宽都不一样,它的面积是怎么变化的呢?然后提问:同学们看,这三幅画纸的面积,有的大,有的小,凭你们的经验,请你大胆地猜测一下,像这三幅画纸这样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方形的什么有关系?这样让学生自主探究:1、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到底有什么关系呢?2、其它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3、是不是所有长方形的长乘宽都能得出它的面积?由此使学生理解:长×宽实际上表示的是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我们要知道较小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摆一摆的方法,可要知道较大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用长乘宽的方法来计算。知道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可以计算出它的面积。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知识的类推与迁移,提高教学有效性。



对于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教师让学生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



长6米、宽3米;



长5米、宽4米;



长5米、宽5米;(实际上是边长5米的正方形)。



正文形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那这里的长和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什么?它的面积怎样计算?提问:要求正方形的面积,该计算呢?引导学生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在知识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概括。只有经过概括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地辨别出新旧知识间本质上的差异或相似程度。也只有经过概括的知识结构,才具有稳定的、清晰的概念。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是“接受一一建构”式的,是一个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接受已有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由于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此时教师的启发引导就尤为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我认为: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结合多种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0: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