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0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听课感想体会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1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画杨桃》听课杂记
课堂回顾

一、板书课题,质疑激趣

齐读课题《画杨桃》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质颖(谁画杨桃,怎么画的?画得怎么样?)

二、学生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一共多少自然段?

(2)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画杨桃的?

(3)你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读课文,简要作答,教师适时引导,理清了课文共19自然段,其中2——18自然段讲画杨桃,学生初步了解“我”画杨桃的态度是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三、析读课文

1、课文重点写什么?

课文主要的并不是写“我”如何画杨桃,更多的部分是写教师同学对“我”画的杨桃的看法。

(1)同学们是怎么的情况?(嘲笑)

(2)老师看了“我”的杨桃怎么做的?(审视——让同学们到我的座位上看)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了教师的表情动作,引发思考:教师审视后明白了什么?如果你是教师,你想怎么做?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后思考

1、纵观整堂课教者有一定的目标意识,采取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

从课堂教学而言可看出教者课前认真地解读了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以学生为中心,顺学而导,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标点、词语)关注读的训练,有意识地进行了概括能力的培养,教者基本功扎实,教学中善于适时引导。

2、课文教学目标解析

《画杨桃》一课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一组课文是围绕思想方法的专题来组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初步懂得要敢于相信自己,讲究实际;明白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不完全相同;不要轻易的否定别人。(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不是一节课就行的,但作为教师要有这样的教学意识)。

3、教师要认真读教材,分析教材、设计教法。

从表面而言,课文讲的是图画课上,“我”如实地画出了自己所看到的杨桃,却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借此巧妙地对同学们进行了教育,让同学明白了“不要轻易的否定别人”的道理。

如果我们通过教学仅仅只让学生达到上述认识,那么教学只能说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因这我们若对文章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

①作为主人公的“我”,在画杨桃之前其实已经发现杨桃不是平时所看到的那样,可为什么还要那样画呢?(——缘于父亲的严格要求经常叮嘱);

②文中教师的表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先是严肃,后来却又和颜悦色?(——缘于学生知错能改);

③同学们到“我”的座位上看了杨桃后说话变得“吞吞吐吐”这是为什么?(——标点的妙用,标点后面还有什么意思?)

④文末提到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那么“相似”,那相似之处是什么?

……

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学生不太明白的,也是用作训练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感悟的“切入点”,教者应予以关注。





    学生学习文本就必须切实了解文本大意,这就需要学生认真地反复地读,但只是“读通”、“读顺”,了解文章大意还远远的不够,教者还得认真引导思考,也就是说要求教者设计好精当的牵一发而动全文的问题。教学设计宜整体把握细处入手,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充分地与本文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思有所悟,学有所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18:17 | 只看该作者
《画杨桃》听课记录
  
从课堂目标的达成看,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分析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为了落实这些教学目标,老师设计了几教学环节都做得很踏实,所以基本能达成教学目标。但“明白一个道理”这个目标应放到下一课时完成,因为学生要在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才能感悟作者要说明的道理,现在老师在学习完第一自然段就导出这个道理,学生只是生硬地接受,没有一个感悟的过程。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应放在课文学习中理解,不是每一个词语都需要老师讲解,部分词语学生可能通过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就解决了,判断哪个词语需要教师讲解的准则应该是: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词语或教参上点明非常重要而且老师认为有必要提醒学生的词语。

值得提起重视的是,老师的教学观念比较保守。

主要表现在:1、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新,像是为了这个环节而进行这个环节。如:初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这些问题是以任务式呈现出来的,学生与文本之间没有感情上的交流,只有在任务驱动下才学习课文,学生缺乏“带着问题探究课文”的能力。2、词语解释脱离了文本,我不建议把所有的词语单独提出来解释。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情。3、老师自己揭示中心,没有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究课文后有所感悟。《杨桃》这篇课文是在第一段先把“爸爸”教育“我”的课引出,然后再陈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的过程。这里一个是原因,一个是结果,前者是方法,后者是实践。刘老师让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画出“爸爸”说的话,然后问学生从中知道一个什么道理。学生不能悟出这个道理,就算是懂也只能用书本上的语文直接回答,而没有自己的感悟在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18:47 | 只看该作者
《画杨桃》评课稿

      作者:李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画杨桃》这篇教学设计中,
            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阅读,合作学习,体会出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那我分四步来说说这节课。
            第一步, 直奔课题,了解大意
            揭示课题,没有过多花俏引题,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争取大量时间留给孩子们多读多思多讲。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我估计学生讲述课文大意会很详细,讲不好。我引导他们,“读完课文,如此详细地讲清课文不简单。简要地说也是种本领,你能说好它吗?”当然也可以用填空方法如“在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
                              ,同学们                     ,老师                     
            。”来帮助他们讲清大意。
             第二步,学课文,析对话
            学习课文时,紧抓以杨桃为主线,分析三种人物。“我”画杨桃的态度,同学们看我的图片和看杨桃的态度以及老师整堂课的态度,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
            第一环节,理解一二两段
            这段教学比较简单。抓住“我”画杨桃的态度“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引出我在父亲的教育下,才如此做的。
            第二环节,分析对话
            正象父亲说,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当作者交上作品,好多学生除了笑还说了什么?
            如:“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这些话是没交代谁说的。让学生先搞清谁说的?其实,我们也能猜到四年级的学生能够知道这是文中学生说的。因为四年级已有理解上下文意思的能力了。为了很好抓住本文写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设计让学生在对话后面注明角色。再自由读读,想象当时人物动作、神态等,用笔也在文中写写。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在充分的时间里,体会到的也不同。比如第一句,有的会写“有个学生怪声怪气地说”,有的学生会写“有个学生扬起眉毛,惊奇地问”等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朗读这些对话来他们也有声有色的。以上这些安排,我的设计意图一方面是让学生领会课文意思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训练学生的多元想象,同时为学习写人物的对话打一个基础。接下来的人物对话,放手让他们自己写写,读读,授之以渔,突破重点,挖掘文本资源,抓住课文中对话特点。只有充分让学生写一写提示语,充分自由地练读,再多种形式朗读师生对话内容,如个别读、示范读、小组读、师生对读等,才能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掌握文中对话特点。
            第三步,分析老师
               
            那“我”从被误会到被理解,同学们从误会我到理解我,这个过程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谁的教育?老师怎么做?划出有关句子。在这教学中,我让他们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的形式,感受老师的态度变化,初步体会老师的话,“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第四步,拓展延伸,深化意义
            同学们理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同时是为切实突破教学难点。联系生活,举例说明:今天半路上看到老汉耍猴,忍不住就去看了。结果忘了时间,上学迟到,作为你,你会如何跟老师说的例子。让学生实事求是地说。让学生联系生活,在述说时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本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实事求是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19:01 | 只看该作者
《画杨桃》评课稿

        上周听了娄艳老师的公开课,现对课进行简单的点评,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画杨桃》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要让孩子们学会老老实实、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学会实实在在做人做事是本课的关键。娄老师抓住这个关键点把教学过程分为了几个板块:边读边思考问题;细读感悟;想象说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看事情看问题“实事求是”。后边还有两个我们记住,

    古语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感悟文本最好的方式。在本节课教学中,老师从细微处着手,先让孩子们大声读进行整体感悟,在此基础上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让孩子们用各种方法读(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有感情的读),通过反复读,读中思考读中品味。例如在教学中,老师抓住前后两次对话,多次让学生去读悟,从学生的朗读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读懂了;在将父亲说的话时候,让孩子带着感情读,我们也看到孩子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这节课是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老师起了主导作用。本节课我最欣赏的就在于让孩子读得多。本节课的板书可以看出是娄艳老师精心设计的比较好。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我谈一下个人的意见:

    1、时间分配不到位,最后有两个板块匆匆结束了,这与前边讲的内容有关,特别是开始让孩子带着问题读书,回答问题的时间长了,应该压缩。

    2、课堂中有对孩子的表扬(好、不错、非常好),对孩子的表扬不够夸张,不够大方,整节课没有一次掌声,中年级的孩子还是应该多鼓励,如果多鼓励我想孩子们应该很乐于回答问题,能活跃班上的学习气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19:22 | 只看该作者
《画杨桃》评课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却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学生懂得了看问题或作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
   本课的特点是运用了对比手法,从一件事的叙述中引出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的对比中,理解文章的内涵。如:“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从中体会“我”的一丝不苟。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深入读懂课文,“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同学们采取的嘲笑的态度,从“我”的角度去观察实物。这两种把那个截然不同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让学生找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19:34 | 只看该作者
《画杨桃》评课

继红小学  苏冬梅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也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学年语文教学模式是“自主发现——多法理解——回文应用”。孙琳老师执教的《画杨桃》一课是按照这个教学模式设计的。

在读文正音的教学环节,孙老师创设了让学生开火车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读词语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哪些字音读不准。如:教诲的诲、一幅画的幅、半晌的晌、熟悉的悉,然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朗读师生对话的教学环节,孙老师模拟了当时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逐渐体会到学生心中情感的转变,感悟到学生朗读时语气的停顿、迟疑,表现出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

本节课孙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例如,“教诲”一词,孙老师首先让学生找到“教诲”一词所在的句子,在句子中发现“他们”指的是谁?进而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教诲”一词指的是长辈对晚辈的教导。在教学“半晌”一词时,也可以借助偏旁猜猜字义。在教学“叮嘱”一词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想想生活中谁叮嘱过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解“叮嘱”的意思。“和颜悦色”一词学生在本节课体会的不是很好,课文中有的词语在第一课时学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生活中的观察,逐渐理解“和颜悦色”的意思。

孙老师本节语文课教学环节清晰,教态亲切自然,对教材的理解深入,如果能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效果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20:08 | 只看该作者
:《画杨桃》评课稿细细品读单老师的课堂,精彩之处层出不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从细微处着手,让学生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点指导,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标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之处、精妙之处,反复读,仔细品,认真想,把感悟活动引向深入,从而使学生明白事理“实事求是”。如引导学生理解“实事求是”的作画态度时,老师紧紧地抓住“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这一句子展开,如“自己读读这句话,可以结合其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谈谈自己的感想。”、“你是如何理解“我”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的呢?可以联系上文1-2段结合句子去发现。”、“在我开始要画画的时候,我的耳畔总会想起父亲严肃地(语重心长地)说:——”;再如探究“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过程时,老师紧紧扣住句中的标点符号,通过情境模拟、换位思考等,让学生体会同学的心理变化,从而理解“实事求是”的内涵。
  从单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细节的精心把握,通过层层设计,诱其深入感悟。细节不仅仅只决定精彩,细节更决定成功!
  匠心设计课堂: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如果把一只胳膊从躯体上砍下来,那就不是胳膊了。”就阅读教学而言,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活的、有机的整体。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感知课文写什么、是怎样写的。只有进行整体感悟,学生才能感受到课文的整体美,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观照单老师的这堂课,感觉整体设计精致有余,大气不足。课堂上老师走得很急,留给学生的思维、学习空间过于狭窄,对于文本中如何实现言和理的统一有待深入思考。
  对于这类说理性较强的文章,由于学生的阅历、能力的限制,教师不能过早地把深奥的道理做强行灌输,而要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全面地感悟文本,使他们在对文本所塑造的形象中去获得其中蕴涵的道理,从而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画杨桃》一课故事性很强,而且学生的态度变化尤为明显,在整体构架上,是否可以围绕“笑”展开,通过指导讲故事,以达到悟理的目的。
  总之,非常感谢单老师为我们献上这样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用心去聆听课堂上生命的节奏和快感,努力寻找缩短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的金钥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2: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