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7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18《慈母情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课例、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18《慈母情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课例、教学反思
【教材简析】
  《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梁晓声在少年时代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用龟裂的手指掏出了一大把毛票,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去买《青年近卫军》。作者深为不安,他用这一块五毛钱给母亲买回了一瓶水果罐头,结果遭到一顿数落。尔后母亲又凑齐了一元五角,作者拥有了平生第一本小说。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重点使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在学生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试着独立阅读,评析人物,说说这是怎样一位母亲,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
  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的。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父亲,从他上身迸发出来的伟大的父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还有这样一位贫穷的母亲:用龟裂的手指细数着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那么坦然从容地把钱塞到了视书如命、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的儿子的手中。这是怎样感人的一幕啊?请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走近母亲,走进当代作家梁晓声的文章──《慈母情深》。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测:
    指名朗读课文并评价。
  3、用自己的话简述课文大意。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句
  1、默读课文:
    边读边划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的。
    (给学生充分朗读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巡回指导。)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因此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
    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和段落,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体会。
    引导学生从下面语句进行汇报相机指导朗读。
    母亲对我的深情:
   ⑴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及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
   ⑵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
   ⑶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穷的母亲
   ⑷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母亲的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平凡与伟大,感受母爱。)
    “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⑴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⑵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⑶ “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⑷ 我想我没有权利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2、书写母爱:
    母爱是伟大而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你写一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母爱的故事。
    (让学生理解、感悟母爱的基础上书写母爱,使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获得启迪。)

五、布置作业
  1、阅读颂扬母爱的文章或诗歌进行阅读。
  2、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18、慈母情深
       母亲:瘦弱 辛劳 贫穷 通情达理
       儿子:感激 崇敬 热爱

 


【练习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shī hūn luò pò
(     )  dān wù
(  )  zhènɡ qián
(   ) ɡuàn tóu
(  )
  zhènɡ ěr yù lónɡ
(     ) zào shēnɡ
(    )   pí bèi
(  )  còu zú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脊背(jí jǐ)     弯曲(qū qǔ)   龟裂(ɡuī jūn)
    攥着(zuàn zhuàn) 数落(shǔ shù)  瘦小(sòu shòu)
  3、搜集颂扬母爱的名言、诗歌和文章读一读。

【资料链接】
  《青年近卫军》:
  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是法捷耶夫的代表作品,是苏联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不仅在苏联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大大丰富了世界文苑。是一部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伟大史诗。《青年近卫军》原书在一九四五年出版。初版问世,立即受到欢迎,次年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小说描写了敌占区共青团组织“青年近卫军”与法西斯英勇斗争的事迹,人物性格鲜明,富有感染力。至今,奥列格式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从未消失。它通过克拉斯诺顿城的共青团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同德国法西斯斗争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青年近卫军”成员的光辉业绩,歌颂了苏联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小说成地塑造了一批苏联青年的英雄形象。他们是在苏联共产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崭新的一代。富于幻想、渴望斗争、酷爱自由、胸襟开阔、精明强干、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是这一代的共性。但是他们又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是小说的重要艺术特色。作者充分运用了对比和心理描写的手法,增强了英雄形象的艺术
感染力。
  梁晓声:
  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山东荣城人。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至1994年初已发表六百余万字。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现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任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教学建议】
  1、本文是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初读课文时,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能流利地朗读全文。在学生初读课文能简要说出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阅读提示的要求“画出母亲外貌和语言描写的语句,体会课文使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让学生自读感悟,提高阅读水平。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体会,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2、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伟大与无私,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情,还要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3、在理解课文内容,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验情怀,悟出写法。同时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的阅读,可让学生谈谈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关爱的小事,用自己的笔书写母爱,表达热爱母亲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现读写结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3: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者梁晓声的资料,阅读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课一定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展示资料,交流预习

  1、简介作者:

    学生先介绍各自收集的作者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

    梁晓声: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山东荣城人。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至1994年初已发表六百余万字。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现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任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3、交流预习感受:

   ⑴ 课文主要讲什么?

   ⑵ 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4、质疑:

    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⑴ 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① “我穿过一排派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②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冒然要钱而内疚。)

    ③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④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从中可以看出母亲为儿子爱读书而兴奋不已。)

    ⑤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这段话运用排比句将母亲为了整个家的生活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⑥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⑵ 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① 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② 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③ 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

   ⑴ 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⑵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拓展:

    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纸船──寄母亲》是冰心早期时期写的一首诗,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

  3、延伸:

    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3:23 | 只看该作者
一、揭示课题,就题质疑

  1、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妈妈对你的爱?(指名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讲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就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回答。)然后归纳,主要为:

   ⑴ 为什么说慈母情深?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

   ⑵ 面对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样的?

   ⑶ 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等等。


二、自读课文,初步释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2、检查生字的认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说出大意即可。)

  3、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4、初步释疑:

    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初步解决质疑中的“为什么说慈母情深?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面对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样的?”等。)


三、研读课文,深层释疑

  1、谈话过渡:

    刚才同学们从描写母亲的表现的语句中看出了母亲的情深,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读一读所画的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说说从中看出母亲怎样的情感。

  4、速读课文,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的深情。

  5、读后交流:

    主要是描写劳动的环境以及母亲劳动动作等语句。


四、角色朗读,体会情深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2、指名小组汇报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五、总结升华,拓展学习

  1、总结:

    为什么说慈母情深?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升华:

    读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母亲或者自己的母亲说点什么?

  3、拓展阅读:

    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纸船──寄母亲》,交流: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4、拓展表达: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感谢信;或与自己的母亲说说心里话;或给自己的母亲送份礼物,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3:31 | 只看该作者
【设计理念】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


【学习重点】

  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VCD:《烛光里的妈妈》。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后,我们深受感动。一位父亲经过38小时挖掘终于救出了遇险的儿子。这件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父爱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爱是伟大、无私的。那么,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慈母情深》,将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一番母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⑴ 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生字要多读几遍。

   ⑵ 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相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汇报自学情况:

   ⑴ 出示生字“陷、碌、攥”,学生认读。

   ⑵ 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感悟慈母对孩子深沉的爱:

   ⑴ 根据“提示”要求,自学课文: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___的母亲,有理由即可。

   ⑵ 小组交流。

   ⑶ 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只作适当点拨。如:

     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从“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可以体会出来。

     这是一位贫苦的母亲。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从“有事快说,别耽误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了背……”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善良、关爱孩子的母亲。从母亲的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位母亲家境这么贫寒,挣钱又这么艰辛,却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母爱。

     再如,这是一位勤劳的母亲,这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这是一位无私的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小结:通过对文中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句段的读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2、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更何况是文中的“我”。请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引导学生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反复读读,边读边想,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选取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读,读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以及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

  2、指名有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母爱的故事。

  2、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3、写几句话或编一首诗,抒发你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六、精要总结,歌曲结束

  1、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是慈祥的,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学生跟着轻轻哼唱。


七、作业超市,注重积累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

  3、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如《母亲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妈妈的心,是瓷器》等等(可以上网查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3:3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2、介绍作者:

    梁晓声(1949~)《慈母情深》的作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

  3、采用分组、分角色、分段等多种方式朗读全文。


二、默读课文,勾画表现母亲深情的词句

  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

  2、体会母亲挣钱的辛苦。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崇敬之情。


三、小组交流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到全班来说说

  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

    连“破收音机”都“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2、体会母亲挣钱的艰辛:

    工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争分夺秒,“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以上这些,与妈妈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了强烈对比。“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四、老师非常想把《慈母情深》拍成一部小小的电视剧

  1、让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现在请你当导演兼摄像师,你准备选取哪些镜头?为什么?先读书思考,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然后我们交流。

  2、学生读书准备后交流。

  3、谁先说说电视剧的开头?

  4、生边答师边指导朗读,引导体会对母亲及母亲对我浓厚的情感。


五、是啊!挣钱不易,毅然给钱,两相对比,足见慈母情深!分组朗读全文

  注意集中表现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

  在角落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

  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

  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集中表现了慈母深情,同时反映了“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强烈的热爱母亲的情感。强调“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六、总结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这位平凡的母亲,辛劳的母亲,贫寒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的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七、拓展

  课后题:“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抽生谈谈日常生活中母亲关爱自己的小事,表达热爱母亲的感情。


八、作业

  1、感情朗读。

  2、背诵《游子吟》: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3:4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龟裂、竟然”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设计理念】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根据本文的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想象写话,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播放歌曲,听出来了吗,这是什么歌?怎么听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


二、检查预习

  出示词语:失魂落魄、疲惫、龟裂、攥。

  理解“失魂落魄”。


三、学习课文1~4自然段,感受家穷

  读读课文1~4自然段,说说“我”为什么事而失魂落魄?

  重点学习句子: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四、学习5~29自然段,感受母爱

  1、自由读5~29自然段,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体会“慈母情深”:

   ⑴ 慈悲母瘦小苍老的形象。

   ⑵ 慈母肩负的生活压力。

   ⑶ 慈母艰辛忙碌的工作。

   ⑷ 慈母伟大无私的付出。

  2、学习“竟然”感受母爱:

    “竟然”是什么意思。透过“竟然”你感受到什么?

    寻找文中的意外之事。

    写话说话感受母爱:

   ⑴ 我拿着母亲给我的钱,鼻子一酸,心想:

     于是,我攥着钱跑了出去,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⑵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深情地对我说:……。

  3、交流。


五、结课激情,升华情感

  介绍我的成就,抒发情感:

  是啊,母亲把孩子生下来只有一个目标──要尽自己的能力爱护孩子,让他有出息,过上自己觉得最幸福的生活。这一切的恩情我们怎能忘却呢?我知道此时此刻,你们正想着自己的母亲,孩子们就让歌声带去我们对母亲最真挚的祝福,和最衷心的感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3:54 | 只看该作者
【设计理念】

  语文是感性的,一切语言文字的自然组合所构建的文本,皆为心语,皆为诗语,都是通往作者心灵深处的一级级阶梯。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一次次地亲吻文本、触摸文本、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和记忆的心跳。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就是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就是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句,激发情感

  1、课件出示:(英)玛格利特·魏德玛诗《妈妈的牵挂》片断,在《祖国,慈祥的母亲》温婉如丝藤般的小提琴声中,老师深情诵读:

    她是我们的守望人,
    冬天在窗边,
    夏天在门旁,
    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
    她从不会忘记,
    在我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
    因此,我确信,
    无论我们在哪里,
    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

  2、学生齐读诗句:

    师深情述说:她就是母亲,她就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母亲的爱,纯纯若水,绵绵如溪,沉沉似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普通的母亲,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怀。

  3、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慈母情深。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细读课文,锁定形象

  1、请大家再仔仔细细地读一遍全文,然后合上书本。读了课文,深深地刻在你脑海里的,是哪一幅画面,用笔划出相关句子来,反复读读。

    预设有以下几种可能:

   ⑴ 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⑵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⑶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

  2、反复品读重点句子,深入咀嚼文字,领会个中情感,感受母亲之苦:

    第一层次:凭语言的直觉感知,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读出句子的“像”来。

    第二层次:借助文本的补充,丰富学生的感知,读出句子的“味”来。

   ⑴ 同学们,如果你们对母亲当时的处境有更详尽的了解,我相信你们对母亲会有更深一层的体悟,你敏感的心灵会深深地为她感动的。

     出示补充文本:

     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梁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总在七点半左右。
──节选自梁晓声《母亲》

   ⑵ 学生自由读后谈感受,充分融入自己的体验,再读重点句子。

    第三层次:通过重点词语的想象开掘,立足真实体验,读出句子的“情”来。

   ⑴ 同学们,请再读读这些句子,用心体会,哪些词语像一根根钢针一般刺着你的心?哪些地方犹如一把小锉子,撕扯着你的心?哪些地方让你的心沉甸甸的?哪些地方让你的眼眶湿漉漉的?

   ⑵ 锁定重点:

     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令你心碎。读出这种感觉来。

     疲惫的眼神告诉你什么?龟裂的手指使你明白了什么?皱皱的毛票说明了什么?褐色的口罩又在诉说什么?

   ⑶ 带着你的情,融入你的心,让我们再深情地齐读这些句子。


四、回读课文,拓展意象

  1、面对如此憔悴、疲惫,甚至可怜的母亲,我却来向她要钱,要她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要她累死累活一天也挣不来的一元多钱。不为别的,只因为(引读课文第一节),只因为(引读课文第三节),虽然……虽然……(引读课文第二节)但我还是来向母亲,向苦苦挣扎,拼命养活五个孩子的母亲要这么多钱了。

  2、我犹豫了,我有点说不出口了,因为当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母亲工作之艰辛后,我才明白了这一元多钱不是普通的一元多钱,它是──(学生接话:母亲辛苦劳作一天多的所得;母亲的一滴滴血汗换来的;母亲绝对舍不得乱花的珍宝;母亲用来养育孩子的一笔财富……)


五、品读语言,感悟深情

  1、品读母子对话,体会母亲之爱。

  2、品读母亲的话:“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读出母亲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个性化感悟母亲的纯粹朴实之情,忘我无私之情,博大深沉之情,满怀期待之情和无比骄傲之情。

  3、写话训练(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乐曲):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4、交流写话内容,对话互动。


六、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也就在那一天以后,我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零花钱,也就在那一年,我有了几十本长篇小说。这,都是我自己挣钱买的。这是一个母亲给予一个儿子的力量。

    母亲的那句话,时时在我心头萦绕,时时在我耳畔回旋,时时给我力量,催我奋进,终于我成了大作家。(出示梁晓声简介)

  2、反复读母亲的话:“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这是我今生今世听到的最美的声音,这是母亲给我的一股无穷的力量,这是滋润我生命的清澈的甘泉,这是普天下母亲共同的心声。

  3、齐读但丁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设计点评】

  诗意语文主张与文本的对话既要“不离文字”又要“不落文字”。不离文字就是对话进程不脱离文字、不架空文字、不改造文字。观本案,其不离文字的工夫就下在“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上,就下在“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上,就下在“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上。“不离文字”是诗意语文的对话之门。但倘若一味执着和拘泥于“不离文字”,对话就永远是一扇无法开启的门。要真正开启对话之门,就要做到“不落文字”。不落文字就是去文字之蔽,全然进入文字背后的“像”、文字背后的“情”、文字背后的“味”、文字背后的“韵”、文字背后的“神”。再观本案,其不落文字的工夫就下在“凭语言的直觉感知,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读出句子的‘像’来”,就下在“借助文本的补充,丰富学生的感知,读出句子的‘味’来”,就下在“通过重点词语的想象开掘,立足真实体验,读出句子的‘情’来”。诗意语文要求我们的两只眼睛,一只注视文字的躯体,另一只透视文字的灵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22: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