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11 09:57:12
|
只看该作者
八年级语文期中语文质量分析
张英飞
本次语文期中考试,我们年级八个实验班中最高班级平均分为84.4分,最低平均分为81.7分,差距不大,只有2.7分,但非实验班的平均分只有73.3分,与实验班的平均分差距有点大,将近十分。
本次考试,我们备课组的每个老师对每个试题的得分进行了统计,从小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基础部分的注音、标点、默写、仿句掌握得较好,但是近义词辨析题、关联词联句题、修改语病题得分率较低。失分原因各不相同,此次近义词中的“大肆”一词学生很陌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更不明白它是贬义词,失分在所难免;关联词的低得分可能与本次阅卷的评分标准有关系,错一个就不得分,导致许多学生此题为零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对句子之间语意关系的分析能力较弱,平时汉语有关复句的语法知识很零碎,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此次的病句修改题并不难,但有的学生由于平时自己制造病句,当然无法准确判断出语病,更不要说修改了,有的学生语病判断是正确的,但在修改时没有把握好不改变原句语意的原则,有的在修改完后没有检查一遍,以致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这次基础题中,我们老师认为最不应该失分的是文学常识题,每个班级将近半数学生丢一分,有的张冠李戴,有的写错字别字,有的看错题目。采取怎样的对策呢?近义词辨析重在教给辨析方法,关联词联句题我想我们在进入初三的时候给学生开设几节课,有了系统的语法知识,才能提高能力。文学常识题考前的复习要通过书面检测并订正才能减少失分。
这次文学作品阅读题的得分总体比以往要高一些,一个班级中三分之二的学生得分在十分以上,原因在于有些题型的回答模式学生已经熟悉,答题具体规范,但11题的得分还是不尽人意,本题的难度并不大,原因在于部分学生阅读不够仔细,导致阅读范围狭小,踩点不完整。如何改变学生这种粗略的阅读状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仔细阅读课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要规范,要给学生一定量的书面语言表达的训练。
说明文阅读题题得分情况较好。但是最后一题的得分率太低,原因在于平时的教学中很少涉及说明文,教师往往在考前抱佛脚,让学生做一两篇,尽管这是一道常见的题型,尽管老师在考前也练到了这种题型,但现在的很多学生没有足量的训练,没有适时的重复练习,就很难在考场上练习老师复习时教给他的方法,因此,期末考试复习时要给学生提供足量的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选文长短要恰当,题型要规范,最好是课堂上做,讲评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文言文阅读题得分率比以往低。第19题实词选择题平均每个班级将近有20人不得分,第20题的虚词选择题更差,每班将近有30人不得分,更不用说另外两个主观题了。原因在于考场上由于前面的阅读题花的时间太多,下面又要写作文,因此学生阅读文言文很匆忙,没有读懂就匆匆下笔,以致错误百出。古诗的低得分原因相同。如何改变现状?在平时的单元检测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二是每周利用辅导课时间加强文言文的阅读训练,老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文言文的虚词加以归纳整理,以便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三是充分利用早自修时间多读文言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此次考场作文为话题作文“规则”,是02年的北京高考作文,尽管试卷中提供了一个案例,但很多学生面对话题,理解不到位,思路打不开,所选择的材料无非是交通规则、或公共规则中的随地吐痰之类的事,选不出来自生活中具体的有关“规则”的事例,只好在一篇文章中选择两三个事例泛泛叙述,没有围绕一件事情将其写得具体而生动;有的学生想写成议论文,但对议论文的写作模式不是很清楚,于是写成了两不像的文章。对于作文教学,由于目前语文教材也没有单独有关写作的系列指导板块,只能靠我们老师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作文一定要单独讲评,不过关的一定要在讲评之后督促学生修改或重写。此外,平时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这样写起作文来才有底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