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5:3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本课意在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着“显著的不同”和“本质的不同”,抓住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特征,逐步加深学生对“溶解”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逐渐变化的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由于教学中使用到的材料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活动有序、有效进行,实现“溶解”概念的构建。

片断一: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平时,在喝汤之前,我们都会往汤里放点……(盐),盐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溶了,溶化了)

2、提问: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盐溶(溶化)了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一看。

【从生活小事(喝汤)入手,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逐渐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以一种探究的心理重新审视这个生活中常见但又被忽视的科学现象,也为后面的观察活动作了铺垫。】

片断二: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溶解”概念

1、提出观察要求:先观察——边搅拌边观察——停止搅拌观察,对比盐和沙子前后的变化。

2、学生把盐和沙子放进水中,实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

4、小结:食盐在水里慢慢消失了,看不见了,食盐溶解了;沙子与原来一样大小,没有变化,沙子没有溶解。(板题: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活动前提出具体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掌握观察方法。先静静观察再搅拌,最后停止搅拌观察,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深刻感受盐和沙子在水中变化的全过程,为学生理解溶解的特征积累了丰富直观的表象,这也为后面进行的观察活动提供方法指引,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行为和习惯。】

片断三:观察粉笔粉末在水中的溶解状况,通过过滤实验进一步理解“溶解”的实质

1、出示粉末,让学生猜测:粉笔粉末在水中会溶解吗?

2、学生实验,观察粉笔粉末在水中的变化。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判断依据。

3、汇报讨论,引发学生思考“粉笔粉末到底溶解了还是不溶解,或者是溶解了一部分?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别?”

4、教师介绍过滤方法,并演示操作过程,提出过滤实验注意事项。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和分析。

6、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滤纸上看到什么?”、“过滤后的液体是怎样的?”和“三杯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7、小结:没有溶解的沙子和粉笔粉末被滤纸分离出来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不能被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由于学生对微粒和粉末状颗粒未能清晰区分,通过粉笔粉末这一有结构性的材料的出现,令学生产生了新的认知冲突,然后组织学生研讨,描述实验现象,展现思维过程,进而适时地引出两种科学的区分溶解与否的方法——沉淀和过滤。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活动和观察讨论,逐步丰富和加深对溶解的理解。】

片断四: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类推想象食盐、糖等物质溶解的过程

1、出示高锰酸钾,问:它在水里会溶解吗?想证实一下吗?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3、汇报观察结果。

4、问题:根据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现象,你能说说食盐是怎样溶解,最后使到整一杯水都变咸的?

5、学生描述。(引导学生借助手势和画示意图进行描述)

小结:像食盐、高锰酸钾、砂糖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中,这种现象就叫溶解。

【通过让学生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可视”的溶解过程,使他们顺应地想象和推断食盐等可溶物质的溶解过程和溶解后在水中的分布情况,从而再进一步理解溶解的本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5:39:1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一、抓住科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概念是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一类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学生掌握一个科学概念,实质上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实质上就是对“微粒”和“均匀分布”两个关键词的理解。围绕这两个关键词,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充分的交流,对溶解的认知从原来的“像盐、糖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慢慢溶化的现象”,逐步建构成 “物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且不能被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学生对“溶解”这一科学概念的建构经历了从表象到抓住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

二、精心选择和处理活动材料,创设建构科学概念的情境

活动材料既是教学准备的主要对象,又是构成有效活动的重要因素。有结构性的活动材料,对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有重要的作用。

1、挑选处理材料,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第一个活动,我给学生提供了盐粉和清洗得很干净的沙子。盐粉溶解速度快,干净的沙子避免了掺有杂质而干扰学生的观察。由于对比效果明显,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溶解与不溶解的区别,教师也了解了学生对溶解的原来认识,为下一步的活动开展作好铺垫。

第二个活动,我用粉笔粉末替换了教材中的面粉。教材把面粉作为有结构的材料,但面粉中有部分的物质是能溶解在水中的,因此经充分搅拌后,过滤后的液体仍呈现混浊。开始上这节课时,我也是使用面粉这种材料,但学生观察滤液后认为“部分面粉溶解在水中,部分面粉不能溶解”,而这种判断也确实是正确的。这样的结果,是会影响学生对溶解的理解的。粉笔粉末的主要成份是硫酸钙,难溶于水,沉淀速度较快,不能通过滤纸,过滤后的液体十分清澈。因此用粉笔粉末代替面粉,能更好地让学生明白,水中难以用肉眼分辨的粉状物质也是不能溶解在水里的。

控制好高锰酸钾的量。200亳升的水加入半粒米大的高锰酸钾即可,并且把高锰酸钾碾碎,这样会令观察的效果更佳。高锰酸钾量过多,会令溶液的颜色过浓而影响了观察,过滤时少部分未溶解的高锰酸钾会留于滤纸;量太少,高锰酸钾在水中慢慢溶解扩散这一过程的现象不够明显。

此外,我还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四根筷子,每一杯混合物只使用一根筷子,避免交叉使用,影响观察效果。食盐、沙子、粉笔粉末和高锰酸钾分别用推拉封口的小塑料袋装好,份量基本相同,并贴上标签,方便学生实验使用,也方便以后重复使用这些塑料袋。

2、分步呈现材料,凸显活动的层次性。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材料的出现往往控制着活动的节奏。活动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对前一种材料的使用,当学生感到或者意识到认知种困难时,引发为一种需要,下一个材料的出现便能体现其价值,由材料带动下一轮的探究活动才能体现其中更大的价值,同时也通过活动的层次性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这一课中引入课堂的材料很多,沙子,食盐和粉笔粉末是三个重要的材料。其中,沙子和食盐是区分是否溶解的支撑性材料,而粉笔粉末则是一个深化性材料。教学时,我先出示沙子和食盐两种材料,通过让学生对这两种材料在水中的变化状况进行观察,从而初步地建立起关于溶解的概念,即像食盐那样在水中变小了,变少了,最后慢慢不见了,是溶解,像沙子那样在水中沉淀下来,颗粒大小基本没有变化,是不溶解。紧接着我推出了粉笔粉末,粉笔粉末的出现让学生解释溶解现象受到局限,认知发生矛盾冲突,从而自然地引出用“沉淀”或“过滤”的实验方法来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

学生已经明确了食盐在水中能溶解,而粉笔粉末与沙子都不能在水中溶解。那么溶解了的食盐在一杯水中是怎么分布的呢?学生有的说,下半部分分布多,就像沙子一样落到底部,有的学生说中部比较多,还有的说上部比较多。究竟怎么样,我们需要验证。但因为食盐溶解到水里后不能通过观察直接看到它的分布状况,因此需要有一种新的可以溶解在水中,且可以看清其充分溶解后分布状况的物质。这时,我适时地推出高锰酸钾这种材料,它的出现成为了学生进一步研究的需要。

3、合理改进材料,方便学生的操作。

在保证操作安全和实验可靠性的前提下,对材料实施改进,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过滤实验中使用到的铁架台、铁圈等,不仅笨重,而且学生在实验时很难做到“三靠两低”的规范要求,操作难度大。实验指导因为规范的东西太多,致使实验的指令性很强。当学生按标准操作完成过滤实验时,时间花费了不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过滤方法”并非教材指向,教材没有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过滤方法,教师用书中甚至提到“往漏斗中倒入液体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定要求用玻璃棒引导,只需让学生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漏斗外即可。”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实际,我对过滤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把紧贴滤纸的漏斗放在锥形瓶里(或集气瓶),慢慢把滤液倒入漏斗进行过滤。通过这样的改进,使操作变得十分简便,学生不需要去记住繁多的操作要求,而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观察与思考上,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三、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本课有三个活动,而且活动中使用到的器材比较多。因此,必须科学组织,紧密协调,各个活动才能有序和高效地进行,同时也让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发展。

1、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教学。

导入时,我利用生活中喝汤这一常见例子,了解学生对溶解现象的已有认识;接着通过让学生观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的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溶解现象的理解;再接着指导学生运用过滤的方法,检测物质在水中是否形成微粒、是否均匀分布,从而判断该物质是否溶解;最后利用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和结果的观察,让学生学会推断和证实其他可溶物质的溶解过程。

通过这样有序的、渐进的科学概念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对溶解现象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2、指导观察,提高活动实效。

活动前,我先作示范和方法指导。例如,在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时,我特别强调:先观察——边搅拌边观察(先慢后快)——停止搅拌再观察。这里的停顿和分层实验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观察到“溶解”作为一种过程的变化。缺少了这个细节的指导,很多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搅拌,不会静心地、细致地观察,就不能体会到食盐在水中慢慢地、慢慢地变少了,最后看不见了的变化过程,这将导致观察过程的缺失。由于作了详细的指导,在后面的两个观察活动中,学生能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观察粉笔粉末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

在进行观察活动时,我指导学生注意对比溶解物质(如盐)和不溶解物质(如沙)在水中的颗粒大小及数量的变化;留意滤纸上的物质;对比过滤后的液体与过滤前的液体不同点,从而使他们有目的地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

学生进行过滤实验时,我提出几点注意事项:混合物倒入漏斗前先充分搅拌;液体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倒一次就够了;不能用筷子戳滤纸。这几点操作提示保证过滤实验的顺利进行,避免因全部过滤而浪费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发现。值得一提的是,在过滤活动结束后的汇报中,一定要让学生讨论分析肉眼难以看见的颗粒(粉笔粉末)和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盐)的区别,如果把两者等同或混淆了,就无法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溶解”的概念。

观察高锰酸钾溶解的活动中,我强调一定要慢慢地搅拌,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及作出的解释,尤其是头脑中产生的想象。因为高锰酸钾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实际就是就高锰酸钾微粒在水中均匀分散的过程,这对学生理解食盐在水中化成微粒分散在水中各部分起重要的启迪作用。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细致的观察,学生对“溶解”概念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表象到本质,他们的科学思维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10: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