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快速成长的10个要诀》读书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0:1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快速成长的10个要诀》读书心得
我在工作之余观看学习了徐世贵老师的《教师快速成长的10个要诀》。徐世贵老师介绍了成长的10个要诀:一,快速成长与定位——有动力;二,快速成长与定向——有目标;三,快速成长与效率——有方法;四,快速成长与观念——有思想;五,快速成长与深度——有研究;六,快速成长与提升——有反思 ;七,快速成长与风格——有个性;八,快速成长与情调——有爱好;九,快速成长与耐挫——有意志;十,快速成长与心态——有幸福。
每个要诀都让我感触良多,其中第6个要诀——反思,让刚走上讲台的我深有同感。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也是遵循着这种规律。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要想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只有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尽竿头更进一步”。这里的思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进行教学反思以及教学反思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个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完善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石,更是促进教师再学习再发展的动力。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进行学习,在自我反思中接受再教育,才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当一名称职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够真正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可以写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表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比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课本《数一数》这个章节时,刚入学的学生对的抽象的数字理解比较困难,会产生枯燥感。于是,我尽量寻找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数数演示。比如,请学生站起来数数自己的组员,数数教室里的灯,电扇之类,孩子都非常乐意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也很少有走神的孩子 ,比起让他们数书本上死板的插画,更能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
可以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而言,课前设计总会有所欠缺,课堂上也常会出现各种没有预料到的境况。把这些情况记录下来,并反思该如何改进和应对,对教师的快速成长是相当有利的。在一次语文作业课时,一个学生忽然站起来问我:老师,大海是什么?我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以怎样的语言来对他描述。对于一年级的教师而言,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是家常便饭,怎样来应对孩子提出的各种看似简单的问题,也成为了我反思的一个点。
可以写学生的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还可以写教案改进。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改进过的教案,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在教授一年级的拼音时,常常需要运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小诗,顺口溜等等,哪些类型的更容易被孩子记住,并对拼音的学习真正起到了作用,哪些在课堂上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上完课之后,我认为都有必要回顾和整理,重新修改教案,若重上这堂课,我会怎么做改变,长此以往,必会总结出一些拼音教学中的实践经验。 
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就从一名会反思的教师做起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7: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