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3: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际“剪一剪,数一数”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学会数角的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              
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学具准备:
吹塑纸或硬纸片所做的角的图形3个,长方形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出示小黑板
  师: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吗?
(请一个同学上台来,边指图边说,师板书:顶点、边、边)。
  师:(指图)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答,师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这三个角中哪一个角最大?哪一个角最小?
二、操作活动
  师:同学们对角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根据角的基本概念来做游戏,看谁会动脑!
1、拼角游戏: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成4人小组,作好准备。
(1)请拿出准备好的两个角;
(2)象老师这样把它们拼起来(吹塑纸做成的模型在大黑板上示范:
(3)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还是角)
(4)找出它的顶点和边。
(5)想一想,数一数:拼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3个)
(待生讨论出结果后,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操作、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个角加上一个角所拼成的图形中所得到的是3个角,而不是2个角。
2、数角游戏:
(1)请每组同学再拿出1个角,角老师这样拼在刚才拼的图形上。
(2)小组讨论,图中共有多少个角?
(1个角1个角地数,有3个;2个角拼在一起数有2个;3个角拼在一起数,有1个,一共有3+2+1=6个)
(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  
3、剪角、数角游戏:
(1)放录音,教师讲数学故事: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森林里兔妈妈带着她的三个孩子兴高采烈地玩着游戏。兔妈妈拿出三张长方形的纸,分给她的三个孩子,然后说:“今天妈妈来考考你们,看谁会动脑,如果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剪掉,还有几个角?”
灰兔弟弟抿着嘴,想了一下,跳着说:“4—1=3,还有3个角”。
  白兔姐姐拿起一张长方形纸,剪下一个角说:“应该是5个角”。
  黑兔哥哥也拿起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了折,然后剪起来,“妈妈,我认为还是有4个角。”
  三个小兔立刻争了起来,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小朋友,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后剪一剪,最后帮兔妈妈评一评,它们的答案谁正确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各自先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再讨论,师巡回了解各组折、剪的情况)
(教师请学生将三种剪法分别贴在黑板上)
  看了小朋友的结论,兔妈妈笑着对它的孩子说:“孩子们不必再争了,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三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这道题的答案就是你们这三个答案。”  
4、拓展活动:如果把长方形的角剪掉2个,那么剩下的图形中还有几个角?
(学生操作,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一边讨论一边折、剪,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一刀剪:
两刀剪:  
请几个学生把自己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贴在黑板上)
三、全课小结
师:这节活动课中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38~4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3:24: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生活中含有角的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师:“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么?”
师:“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师:“果然如此!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贴上课题“角”,学生交流后回答:略。
师:“仅仅知道这些,你们就满足了吗?”
“那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呢?“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虚心好学,老师真的是非常高兴。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学生在卡片上画角。
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分类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做好记录。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
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其用三角尺验证。贴出直角。
师:“你们认为他们分的怎么样?”
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贴上“锐角”。(钝角同上。)
师:“对于这些,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
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贴上“的分类”。

三、巩固练习。
师:“请组长将这些角分还给大家。同学们可以在角的旁边写上角的名称。”
学生写角的名称。
师:“写好的人互相说一说你刚才都画了哪些角。”
学生互说,教师指名说。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
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
师:“第五个任务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凑在一起试着拼一拼。”
学生合作拼。
师:“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来拼一拼吗?”
学生在黑板上用学具拼。
师:“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拼成的?还有其他的拼法吗?”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134页。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  使学生初步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所画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三角板、各种平面图形硬纸片、练习纸、实物投影仪、两个活动角。

学生:三角板和直尺、圆片和长方形纸片、剪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3:24: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依次出示图片贴上,请生说出名称:

                                             

想一想:你能分成哪几类?为什么?

2、评析,得到有关角的问题。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初步认识角。板书:“角”



二、           探讨新知。

(一)初步感知并形成角的表象:

1、  指一指上述三幅图中的角在哪里?(纠正:先…再…)教师:阐述如“两条直直的线形成了角”。(作好角的标记)

2、  师提供三角板,请生指一指:角在哪里? 教师:用手势告诉学生角在哪里?

3、 举例:你身边的哪些物体表面有角?你能把它指出来吗?

4、  试一试:你心目中的角是怎么样的?请你画一个你心目中的角。

5、  展示作品,评一评。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角。(提出意见:用尺画。)

6、  共同归纳画角的方法。(有两种方法)

7、 学生用直尺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同桌比一比谁画得好?

(二)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  展示学生的几个作品。讲评。

2、  取一个角问:你认为角是怎样一个图形?再问: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3、  我们给它们取个名:直直的线叫角的边,这相交的一点叫角的顶点。(师用彩色的笔标上)

1、  说一说: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  在你刚才画的角上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小组间说一说。

3、  练习: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学生手势判断(勾或拳头),教师及时作好角的标记。

4、  小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而且两条边是直的。角的方向是可以变化的。

(三)比较角的大小:

1、  把上述练习题中的两个角取出来(投影片),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2、  自由发言。得:角有大小。你是怎么判断的?(学生可能有词“分开”“拉开”等)

得到:两根硬纸条叉开的大些,角就变大了。(重合的方法、看的方法)

练习: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活动角。请两位学生上前摆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5: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