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语优秀进行案例:一路“观察”一路“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1: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路“观察”一路“歌”  


“有效性课堂”研究在我校拉开了序幕。一周来,我十分充实。有幸聆听了丁老师、许老师的识字教学和刘老师的数学计算课,参与了两次“头脑风暴”和听课领导、老师进行思想的交流。最深刻地感受就是:困惑,还是困惑,一路相伴。从课前身为观察员却不知观察什么,带着什么问题听课;到听课时除了记录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回答,还记什么;再到交流时不知说什么,与往常评课有什么不同;最后竟然还要观察数学课……轰轰烈烈的第一轮教研活动结束了,我终于沉下心来开始思考:解决了几个问号?还是又产生新的困惑?今天,又在网上浏览了有关“有效性课堂”的相关信息,对照自己的观察记录,感受颇多。

首先,由于对“有效性课堂”相关信息了解不够,所以导致第一次听课的盲目性。经过第一次“头脑风暴”我们逐步理清了观察方向“关注教师的教,立足学生的学”其核心“以学定教”。因此,第二次听课,即使是数学课,也知道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1:29:00 | 只看该作者
其次,渐渐明白这次活动的意义。虽然看见研讨计划上醒目的写着:“营造团队学习氛围,促进教研组建设,学习型组织”,但是直到今天在汪老师的博客上看到他的想法才真正有所领悟。汪老师说:“从学习行为角度分析,学习者没有体验和内心需求,一切给予的信息只能造就教师被动的跟随,很难产生继续深层次探讨的欲望。没有深层次探讨的欲望和需求,也就会造成研讨活动的形式化,以及教师应付性行为的产生。其效果往往会从而使得教师产生错觉:教学研讨活动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是为了写几篇文章,不能体会到研讨活动是促进自己教学提高的有效手段,不能认识到研讨活动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习者在一个有益于自己学习的环境中学习,并且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学习者更有成效(Rita Dunn,1983)。架设有益于学习者便于发展自己学习和创造的空间,就是等于给予学习者学习的方法。教师研讨活动就是成人的学习过程,那么应该给予更大的发展和创造空间,何况详细具体的理念容易造成教师的“思维定势”,势必使研讨活动走进引领者预设研究成果的“圈套”。这样说来,我的困惑不正视自己参与学习的良好开端吗?这不正与我们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的目标相吻合吗?哈哈,我不应该苦恼呀,因为,我在成长!

其三,“头脑风暴”的新理解。其实,今天动笔前,我一直不知写什么,然后是不知从哪写起。忽然想到:议课时冯主任再三强调“头脑风暴”,得了,我也就想到什么写什么吧,当作我的教研成长档案袋吧!

其四,对教师教学设计有效性反思。

(徐)教学设计一:由复习形声结合识字规律儿歌导入

出示永思考可以加上那些偏旁组成新字?生答师贴泳咏;

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在什么地方用呢?请大家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黑板上老师画的简笔画)

生选择正确的字填词 歌(咏) 游(泳),再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师总结学法:看偏旁识字

引导学生分别用作动作的方法表演识记(咏)(泳),随后,教师用自编儿歌总结。(由水才能游泳。张开大口把歌咏)

反思:徐老师得这个教学片断在课堂上应该说是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很有激情,学生很感兴趣,但事实热闹过后,我有了不同的想法:我认为这部分教学设计有几个问题都是无效设计。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1896-1934年)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即儿童发展可能性的思想,归结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结论。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途径,由于维果茨基引进了区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而揭示出一个清楚的观念。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区,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解决智力任务。维果茨基把第二种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就能够解决这些任务。儿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事,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

教学中,学生一开始很轻松的就回答出加上口字是泳,加上三点水是泳。说明这组同音形近字的形旁不同已经掌握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由观察形旁不同到体会所表示的字义的不同。

为了让学生明白“有水才能游泳”,老师先让大家欣赏简笔画有三名学生发言说出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再请一名学生上台贴卡,在陈述自己的理由,还要求学生做动作理解,折腾了好半天,最后老师终于把儿歌“有水才能游泳”板书。我想说的事,二年级学生是不是非要看图才知道水?既然有水才能游泳,那么教室里热闹的游泳动作表演,是在游泳吗?教师花这么长时间,设计这么多问题,开展这么多活动,让学生体验的其实是学生早就知道的知识,值得吗?这样的设计有效吗?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是把最近发展区不断转化为现有发展区。而不是,花很多时间解决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再看,丁老师这节课,课堂气氛很安静,当时的感觉不是很引人入胜,但是,现在我却感觉丁老师教学环节更有效。丁老师直接出示这三个字,让学生思考:你能区别这几个都因相同的字吗?学生直接就答出“有水才能游泳”,(很明显从部首推测到字义)。这大概就是丁老师的课还有时间指导写字的原因吧!唯一遗憾的事,如果丁老师把学生领悟的识字方法加以板书,学生映像会更深。

由此,我想到判断一节课的有效性,并不是仅仅看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更重要看学生的发展。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只有弄清楚哪些教育内容是属于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然后再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否则这不仅导致教学水平和效益的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阻滞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责任感的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 23: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