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例范文:统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23: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程名称】小学《统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片段】

[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

师:你们知道吗?今天,大家的好朋友——小动物们正在聚会呢!(出示小猴、小兔、小熊等头像)它们在为小象举行生日宴会。小象的好朋友们都来给它庆贺生日。它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作为礼物。(出示各种颜色的纸质鲜花)

师:假如你是小象,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要求学生说出纸花的颜色和品种)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它们都用到了同一个数学知识,有谁知道是什么知识吗?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统计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师:请同学们把书本上关于统计的知识读一遍。

[新课展开]

师:小象准备了各种水果招待它的好朋友们(出示各种水果的图片)。可是小象遇到了一个问题:这些水果各有多少个呢?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小象吗?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先动手实践,再上台演示说明)

教师板书:分一分(学生活动:把相同的水果放在一起)

教师板书:排一排(学生活动:把相同的水果一个一个的排起来)

教师板书:数一数(学生活动:数一数苹果、香蕉、梨、西瓜各有多少个)

[巩固练习]

师:森林里有一棵神奇的果树,上面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教室墙上贴好神奇树,树上有苹果、香蕉、桔子、梨等水果)

学生活动:每组派代表从神奇树上摘下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然后贴在本组的区域里,全班共同算出神奇树上水果的种类和个数。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学习到了什么知识?(在归纳小结基础上,请同学们把书本上关于“统计的知识”再读一遍。)

【教学实录片段】(课堂小结部分)

师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1:贴动物。

生2:贴水果。

生3:贴的本领。

生4:贴纸工。(真是乱七八糟,急死人了。)

因为没有人回答到老师的点子上,所以老师还必须让学生回答。

生5:大象的生日。(太离谱了,继续。)

生6:学到了许多知识。(总算有点眉目了。)

师:那么,学到了什么知识呀?

生7:学会了贴的知识。(唉,怎么又来了,罢了,教师指着黑板的板书。)

师:看这里,是什么知识呀?

生8:学会了排一排。(这才对呀!)

生9:学会了分一分。

生10:学会了数一数。(太顺了!)

师:这些都是什么知识呢?

沉默。(还是自己来吧,不要又冒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答案来。)

师:这些都是统计的知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教学反思:质疑课堂小结】

1、为什么学生不能沿着教师的意图来小结?

本节课,我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是比较清楚的,而且各个环节又是用“小动物庆祝大象生日,给大象送鲜花,大象用水果招待小动物”这样一个故事串起来的,孩子们学得很投入,活动是有创意的。但是,我在教学的几个环节中,对于“统计”的概念,不过是让学生连续读两遍而已。活动中的“贴”给学生带来了新奇,自然会让孩子印象深刻,板书“排一排”、“分一分”、“数一数”就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那么,究竟怎样组织活动,才能做到既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又能达到学习归纳“统计”知识的目的呢?

2、低年级的数学课有没有必要让孩子来小结和归纳数学知识?

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都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这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锝看出来。一节课后留在他们脑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不是死板的知识点,而是有声有色的活动。新课标提出数学的总体目标中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经历”,数学是要让学生在经历教学活动过程来体验、来感悟,是一种重过程的教学。试想,这节课如果单纯让学生背出统计的一般方法是排一排、分一分和数一数,而没有让学生经历参与几次统计的过程,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吗?课标在1~3年级“统计与概率”给出的总体目标是“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显然,作为统计的第一教时,就让学生来归纳统计的方法,这个要求可能过高。

3、课堂小结是否一定要围绕知识点进行?

我认为,新课标提出数学课的总体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如果说,课堂小结应围绕目标来进行的话,显然就不仅仅只是关注知识与技能了。这就促使了课堂小结的多样性:有围绕知识点的“本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有围绕数学思考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围绕解决问题的:“想一想,我们是如何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的?”有围绕情感态度的“今天这节课你觉得自己发挥得怎么样?”等等,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选择并创造出灵活多样的课堂小结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 00: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