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语文优质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共2课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07: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会写“蒜、醋”等15 个字,会写“热情、自傲”等20 个词语。

  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课文详略安排,初步感受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课文详略安排,初步感受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语页导入

  (出示导语页)

  师:新的学期,我们要迈进新的学习旅程,看,这是我们的单元导语页,谁能与大家分享,你能从中获取什么信息,要带着什么问题进入本单元的学习?(生互相补充)

  下面我们就进入本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板书课题)作者是(板书老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单元整体出发,自主关注导语页中的人文主题以及语文要素走进这一单元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

  (一)检查字音

  师:我们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大家自读课文内容,解决生字词,现在老师进行检查。谁来读一读?(出示)本课还要关注这些生字,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出错?与大家分享一下写好字的小窍门。(师出示生字,生答)

  【设计意图:学生具备自主解决生字词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

  师:字词我们解决了,在你预习课文后,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怎么确定的?(时间顺序,有很多表示时间的词)春节又开始到结束,时间很长,而且还有很多习俗活动。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走进文中,请你圈划出来老北京过春节时所有的时间点,以及每个时间点出现的习俗,你可以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符号分别进行圈划,现在默读课文,开始。

  (生自主圈画,上台利用屏幕面向大家圈画梳理,教师相机指导。)

  师:好了,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互相补充,圈点批划,我们已经找到了所有的时间点,以及相关的习俗。那老舍先生是将这些时间点和习俗铺陈的笔墨一样多吗?哪些习俗活动写得比较多?(生答)从活动描写就能看出有的时间点活动多,有的活动少。你们觉得这其中哪几天详写,哪几天略写?(生答 师板书:详 略)

  【设计意图:落实教学目标,教师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圈画时间点和习俗,梳理信息,从而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课文详略安排。】

  (三)分析课文

  师:那么我们现在就走进这详写的几天,先从腊八开始。请大家翻开书默读腊八这一部分,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腊八这一天的习俗活动,如何写出了习俗特点,请你在书上标划相关语句,简单批注一下。

  1.分析“腊八”部分

  师:那么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谁到前面来进行分享交流?,你找到哪些句子写出这一天风俗特点?(生汇报,互相补充)

  生:腊八粥这是他们的习俗,在腊八初旬的时候。然后还要把这种粥祭祖、祭神用。然后还要在腊八的当天要泡这个蒜,然后作用就是用来吃饺子,到了年底以后,这个蒜就泡好了,就变得比普通的蒜更好吃了,可以让别人多吃一点饺子,这也是他们那种习俗。

  生: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就是说各种干果,有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这些都可以写出腊八这天这些食材的丰富。

  生:我通过这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就是体会出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但是人们并不会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生:我想总结刚才那些同学说的,然后这一二自然段我觉得他们就是,他抓住了刚才描写话的这些重点,然后表现出来的腊八蒜,还有腊八粥,就是腊八这一天要做的这些东西的特点。

  2.小组合作,全员汇报

  师: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用刚才的方法找一找文中是怎样描写腊月二十三、除夕这两天的习俗活动的,怎样写出习俗特点的。以组为单位,标划相关的语句。

  (学生汇报师指导)

  分析“腊月二十三”部分。

  生1:我找的是这句话,他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春节的彩排,就是比喻把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个日子,然后像过春节的彩排一样,然后说出了过小年的时候它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仅次于春节。还有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然后就是把灶王的纸像焚化,就是说出了他很有特点,是这天特有的。然后整个就是用祭灶王,然后概括来说就是这天晚上家家都要祭灶王。

  生2:我要说的是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的瓜状,我要说的是这一天街上会有很多卖糖的,就是这天要吃糖,就能粘住灶王的嘴,就是这天的习俗。

  生3:那么我认为就是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里的坏事了。然后老舍先生又写了一下在过去吃糖是怎么回事,就是为在前几天卖糖做了一个解释说明。

  生4:好的,我现在为他们说的做一下总结。分析“除夕”部分。

  分析“除夕”部分。

  师:盼望已久的除夕终于到啦,作家是怎样写出除夕的风俗特点的?

  学生汇报交流作者是怎样写出风俗特点的。

  生1:我想先说前面一句,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这一块他就是说除夕的时候先要赶做年菜,他就是把这一天看得非常的重要,把家里以前存的所有的好吃的都拿到这天做。所以我觉得这一天非常的热闹,而且在民间,还有作者心里都非常的重要。

  生2:我想说的是这一句。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我觉得就是这句话,“除非”和“必定”是一个关联词,说明了在外面做事的人除夕这一天必须要回家来吃团圆饭。

  生3:然后还有说,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通过这一句也体现出了人们对这个守岁的习俗也很重要。很小的孩子因为他特别小,婴儿非常喜欢睡觉,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所有人都要睡觉。

  生4:现在我来对他们说的做一下总结。第一句说的就是突出人们非常重视这个春节,都要把平时舍不得吃的好食材用在这里,春节这天去吃。然后要穿上新衣服。在外面做事的人这句就是要突出所有人对春节都非常的重视。然后我想结合一下我的课外知识,就是最后一句,就是古代有个传说就是很久以前有一个年怪,要在除夕晚上那天去各个人家里好像去吓唬小孩,要吓唬不睡觉的小孩。然后所以大家都要守岁,就是在晚上不睡觉,保护着自己的孩子。所以到现在就成了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都要守岁。

  【设计意图:落实教学目标,教师扶放结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借助小组合作汇报提高学生表达力。】

  3.比较“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说说作者是如何分别写出这三天的习俗特点的

  生汇报师指导(饮食习俗,祭祖吃糖,寓意深刻,除夕抓住各种活动写热闹,都是通过抓住重点习俗活动,写出了习俗特点。)

  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作者如何抓住重点,写出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感受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学习老舍先生行文的精妙。课后大家可以搜集关于天津过春节的习俗活动,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落实教学目标,从语文要素入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习俗特点的。】

  三、作业设计:

  搜集天津过春节的习俗活动。

  【设计意图:紧扣人文主题“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让学生先了解自己家乡过春节的习俗活动,初步感受传统风俗的魅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07:34:2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的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能够联系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地方,说说自己是如何过春节的。

  2.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3.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布置了作业,搜集天津过春节时都有哪些习俗活动,现在请一位同学上台把你找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向大家作一介绍。(生汇报)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北京的春节》。谁带着大家回忆一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关于北京春节的哪些时间点?

  学生回顾: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文章详细介绍的是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日人们的活动,其他内容较为简略。

  【设计意图: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二、抓住重点,体会写法

  (一)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的部分,接下来我们来继续来走进初一和元宵节。现在请大家打开书,默读课文,想一想作文是怎样描写初一和元宵节这两天的习俗活动,如何写出习俗特点的,可以在你的文中进行圈画、简单批注。(生自由圈画)

  师:看到同学们基本上在书上都有自己的圈画了,现在我们小组合作,把你们的圈画互相补充完善,一会儿我们以组为单位,到前面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交流反馈。

  分析“初一”部分

  预设:

  1.抓住“截然不同”,汇报初一这一天的主要特点。

  2.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

  生1:我们组觉得第一句比较好,所以我来为大家读一下,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炮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首先它是用初一的光景与除夕的截然不同,先是写除夕街上都挤满了人,而初一全城都是在休息的,这句话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生2:我要说的是这句,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摊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我要说的是男人们都在午前就去到亲戚家和朋友家拜年了,然后女人们都会在家中接待客人,然后他们还可以去寺院去游览,小摊们都可以在街上卖茶、食品或者玩具,就可以吸引他们。

  3.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辅助小结:作者是通过列举初一午后不同人的活动,将这一天的风俗交代清楚,写出了风俗特点。

  分析“元宵节”部分

  1.生汇报作者重点描绘的习俗。(作者重点描写了元宵节赏灯的习俗。)

  2.学生借助文中的关键词,从灯的数量多、种类多、文化内涵丰富交流体会,小组间进行补充。“处处”“悬灯结彩”“几百盏”“有的……有的……”“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作者通过以上关键词写出了灯的的特点。

  3.将“一律、清一色、通通”替换为“都”,出示句子:

  通过比较,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丰富的语言表现元宵节赏灯这一风俗特点的。

  生:我觉得它第一句运用了不同的词语,显得这句话没有那么单调,而都用“都”,我觉得就有点逊色了。

  生:我觉得还是红色的词语比较好,因为下面那个太单一了,而上面一律、清一色、通通体现出它用的词语非常的丰富。

  生:我感觉红色字的好,因为用“都”的话,还是感觉体现不出来有挂出几百盏灯,感觉没有那么热闹。但是用了一律、清一色、通通这些不光感觉灯特别多,而且颜色也特别多,样式也特别多,感觉更热闹一些。

  【设计意图:在上节课的学习基础上,教师放手,学生先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合作,落实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借助分析“初一”和“元宵节”,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三、体会详略,感受“京味儿”

  1.老舍在《北京的春节》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些日子的习俗,借助对这几天习俗的描写,我们能否了解老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可以)那为什么还要安排略写的时间和习俗?小组讨论老舍这样写的目的。(这些日子的习俗不是特别有代表性,是对重点习俗的补充)师相机板书(详略得当)

  2.师过渡:老舍先生在行文时除了合理安排详略,他的语言还带有特点,你发现了吗?(生答)现在快速走进你的文本当中找,哪里出现这样京味儿的词。

  出示: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老舍先生写《北京的春节》,用到了这样富于特色的语言,为什么?(写的是北京的春节,用“京味儿”语言是文章更有地域特色,从用语上更突出了北京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我们写作文时可以根据我们习作要表达的意思或者地域特点,可以选用地域特色的语言。

  【设计意图:落实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课文整体把握详略安排,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四、说说自己是如何过春节的

  师: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节》中描写了许多习俗活动,过年时这些活动最吸引谁?(孩子们)是的,找一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看看他们是如何过春节的。(生答,互相补充)是呀,孩子们过春节就是吃喝逛,就是玩儿,那同学们在过春节时都干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地方,说说自己是如何过春节的,结合实际生活感受春节的习俗活动,同时提高表达力。】

  五、对比阅读

  1.出示阅读链接,引导学生将“阅读链接”和《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从内容和详略入手,说一说不同之处。

  2.出示《本命年的回想》,学生就三篇阅读进行对比。教师相机总结。

  【设计意图:从整体上落实教学目标,检测学生对于文章肖略安排以及抓住重点写出特点的写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带领学生借助文本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六、作业设计

  读一读其他作家笔下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了解不同地区节日的风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落实教学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3: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