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听课记录及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09:0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乘法的初步认识
执教者:黄雪琴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        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        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6根小棒和18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        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
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
二、        探究新知
(1)        利用课件演示例1“植树图”。
教师: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学生:一共植了32棵。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是一棵一棵数的。
学生2: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8棵,一共有4排(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也就是4个8,所以列成算式是8+8+8+8=32(棵)。
学生3:我是竖着看的,每列有4棵,一共有8列(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也就是8个4,4+4+4+4+4+4+4+4=32(棵)。
(教师板书算式)
(2)        改写算式、理解意义。
教师:4个8相加,如果用乘法计算,可以用8 x 4表示,也可以用4 x 8 表示。
教师介绍读法。8 x 4读作:8乘4;4 x 8 读作:4乘8。
教师:想一想,8乘4等于多少?
学生:8乘4等于32。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8+8+8+8和8乘4都表示4个8,所以都应等于32。
教师:你真聪明!4 x 8等于多少?
学生:4乘8等于32。
教师:看到这两个乘法算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1:用乘法真简便!
学生2:用加法算要用“+”,用乘法算要用“x”。
教师:“x”叫乘号,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教师:同桌相互说一说8x4=32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
学生:用4x8表示。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1:4+4+4+4+4+4+4+4=32表示8个4相加,所以可以写成4x8。
学生2:8个4相加,除了用加法和4x8表示,还可以用8x4表示。
2、教学例2
教师提出要求:每次摆3盆花,照这样摆6次。学生动手操作小圆片,让一名学生到展台上摆。
教师:你一共摆了几个小圆片?
学生1:3+3+3+3+3+3=18(个),我一共摆了18个。
学生2:3x6=18(个)。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3:每次摆3个,摆了6次,也就是6个3,所以可以写成3x6=18。
3、引导发现
教师: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学生1:我发现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学生2:必须是相同加数的加法才能用乘法计算。……
四、        巩固应用
1、        完成教科书上课堂活动的内容第1题:让学生看算式,并读一读,掌握读法。第2题:同桌合作,一人摆小棒,一人说算式,然后交换角色活动。第3题:同桌协作,一人摆小圆片,一人说算式。
2、        学生将校园图(课件出示)中的几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        100个2相加是多少?怎样写比较简便?
五、        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学生:(回答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09:04:04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1、        学生通过思考、观察、交流,逐步体验相同加数连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学生能顺利地把加法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使情感目标落到实处。
2、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摆小圆片、列算式,在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认识乘法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3、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领悟乘法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也达到了前后照应的效果。
4、        让学生自己小结,既回顾了所学知识,以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9: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