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揪片子”是甘肃一带小有名气的特色食物。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答应教我做这道家乡面食。这天下午,阳光明媚,我兴致勃勃地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做“揪片子”。
妈妈告诉我,要先把面揉好。于是我开始用力地揉搓着面团。一开始,面团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听使唤,被我揉得凹凸不平。可是慢慢的,它越来越乖,变得越来越细腻,最后成了一个圆滚滚的“白胖子”。这时,我在面上抹点油,放在锅里闷一会儿,俗称“醒面”。醒完面,我把面团压扁,再拿起擀面杖向四周擀开,接着在面片上刷油,将面片切成长条,放在一边。面片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在一旁等着下锅。
“然后做什么呢?”我期待地看向妈妈。“接下来呢,你就可以把土豆和西红柿切成片了。”妈妈笑着说。对呀,这可是个重要的步骤——做面汤!顺利地切完土豆片后,我遇到了小麻烦。由于我用切土豆的经验来切西红柿,结果里面的汁水贱得满地都是。妈妈看不下去了,连忙提醒:“土豆是硬的,西红柿是软的,我们应该先把西红柿对半切开,然后就可以横刀随便切,只要把它切得像小布丁一样就可以了。”哦,原来是这样呀。掌握了诀窍,我很快就把西红柿收拾得服服贴。油锅下的小火苗滋滋地舔着锅底,不一会儿锅里就冒起了一缕缕白烟。按照妈妈的提示,我把刚刚切好的西红柿和土豆一起下入锅中,然后再加一点盐、酱油等佐料进行翻炒。等菜差不多快熟了,我再往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等待水烧开后就可以下面片了。
红色的西红柿、绿色的蒜苗、金黄的鸡蛋、雪白的面条、还有爆炒后的蒜香……面汤幽幽的香味不断往我鼻子里钻,我的脑海里满是美味的“揪片子”。正当我走神的时候,只听见一阵“咕噜咕噜”的声响。啊,面汤开了。我拿起面片就想往锅里放,妈妈急忙拦住我:“面片可不是这么下的,我示范给你看。”只见妈妈用食指关节和大拇指用力捏住面片的一小段,迅速往前一扯,扯掉的一小片恰好甩掉进锅里。“这很容易嘛。”我心想。我信心满满地用力一拉,谁知面片不但没有被我拉断,反而越拉越长。不过我并没有气馁,决定再来一次。学着妈妈那样,我揪住后用力甩出,干净利索。哇,成功了!一鼓作气,排着队的面片们不一会儿就都被我送进了锅里。
大火猛煮了十五分钟左右,面片终于熟了。吃着香喷喷的“揪片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