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随笔 阅读的先行者 ——读《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28 02:0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培养真正的阅读者》这本书大概是去年的四月份左右买的,因为立了一个有整本书阅读的市级课题,急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来做支撑。这次利用寒假,又读了一遍《培养真正的阅读者》。

本书一共有五章,作者分别围绕“课标解读”“策略建构”“指导方案”“评价工具”和“教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整本书阅读的理论陈述。

一、解读课标,明确方向

通过阅读这一节内容,我初次了解到三年级学生因为汉字回生和默读能力发展不均衡两方面,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处于“低潮期”。很多执教三年级的老师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都显得“青黄不接”,而且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书中也提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越早学会默读的学生,其阅读速度提升越快,通过阅读获取的信息量越大,取得良好学业成绩的可能性也越大。

二、策略建构,真实帮助

整本书阅读大致梳理出五种基本策略:内容重构、捕捉闪回、对照阅读、跨界阅读、经典重读。书中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讲解了五种基本策略的定义和实施方法。

我对“捕捉闪回策略”印象深刻。

1.重复出现的语言(称谓)。言为心声,语言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重复出现的语言具有强化人物性格特征、凸显人物思想、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作用,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重复出现的动作。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骆驼祥子》里,作者四次描写祥子的“笑”,一出场,“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祥子用笑容展现了健康的形象。祥子终于买成了第一辆车,却被大兵抢去,逃出来的时候,他拉出来三头骆驼,这三头骆驼成为他新的希望,于是“他忍不住笑了出来”。曹先生让祥子拉包月,祥子似乎又看到了买车的希望,“似乎连怎样笑都忘了”。虎妞拿出私房钱给他买车,“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重复出现的动作,像一幅又一幅白描的画像,勾勒出祥子不同人生阶段的心理状态,表达了他淳朴、简单的人生理想。捕捉到祥子重复的笑,或者能够发现祥子面对不同情境的哭,都能够帮助学生在动态变化中分析人物,看到作者写作手法的高妙。

3.重复出现的场景。比如整理《红岩》中反复出现的吟诵诗歌的场景,能够看到革命者坚定的意志,看到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看到他们澎湃的革命激情。

4. “捕捉闪回”需要学生对重复出现的场景、人物、语言保持敏感,使之成为自觉的意,建议教师经常提醒学生边阅读边标记。

三、指导有方,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指导”最让我受启发。选书、预热、通读、研读、展示,每个环节各司其职。踏实走好每一步,就能让学生主动想读一本书,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多次走进同一个文本,推进阅读的深度,做一点实在的“产品”。

四、精心设计,稳定成长

    在分析了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案后,作者在第四章展开对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探讨,分别是读书会、工作坊和研究课。这一章,作者同样结合案例来讲解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第一节谈论的是读书会。我十分认同作者的一个观点:读书会是人际交往中心。书上说,“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见贤思齐、取长补短,被触动、被激发,在表达与聆听中超越表层交流,实现深层合作,学习共同体的促进作用得以发挥。”我认为,这恰好点明了个体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往往获益匪浅,体现出合作学习在突破个体局限后可能产生的正向效果。换言之,班级共读,就是搭建一个以书来交往的平台,让阅读渐渐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直至融入学生的生命,成为终身习惯。   

五、有效评价,积极回冲

在本书的最后,重点分析了中考、高考以及国际测评项目中的名著阅读,从测试内容指向、测试形式特点,探索整本书阅读测试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师不仅要做真正的阅读者,更要做阅读的先行者。自己读书的同时,让学生掌握读一本书的方法,让阅读在学生心中留下更多的阳光。我期望通过自己的专业阅读,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依然热爱读书,以阅读者的姿态生活在当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3-28 02:03:48 | 只看该作者
华山路小学       郑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10: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