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生生活学习的节奏,脱离往日熟悉的课堂,缺少老师的现场监督和同伴的朝夕相处,线上学习成了师生奋斗的主战场,同学们更是首次经历居家不外出、在线模拟考等全新生活和学习方式。
不一样的春节感受,不一样的学习心境,不一样的课堂环境,带给学生、家长和教师不一样的精神体验。作为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的我,更是深有体会:既有为全班学生安全事情操不完的心,也有隔着电子屏幕督促他们认真学习的各种焦虑,还会适时的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为他们的学习增添动力,准确把握学生当时的学习心境,适时调整学习策略、增添课堂魅力。
现将我们班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整理如下:
案例介绍
学生肖某 :“我在家学习,听网课,经常犯困,容易走神,老师无法板书,一不留神,就听不懂了。我的自制力很差,晚上抱着手机就想一直玩,管不住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请您帮帮我。”
学生王某:“老师,我听课时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没有上课氛围总是觉得学的不踏实,觉得自己背一篇课文也需要很久,总是记不住。我害怕自己学不好,现在很焦虑。老师,我该怎么办?”
学生蔡某:“老师,我拿着手机的时候,总是特别想玩游戏,有时候,会使用分屏模式,一边听网课,一边打游戏,但是事后总是很后悔。我该怎么调整自己呢?”
案例分析:
以上同学平时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优秀,智力正常,自制力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很好。但是疫情期间的沟通,发现他们的问题集中在:注意力容易涣散,自制力变差;缺乏老师的现场监管,学生学习状态不佳。
通过与其他老师沟通,我们发现这些现象是疫情期间大部分学生所面临的一种普遍困扰。分析原因如下:
1.长期居家不外出,缺乏与同伴的交流和玩耍。没有恰当的运动形式或放松方式,使学生内在积压很多能量不能外显,所以容易易怒和焦虑,同时也会影响注意力。
2.长时间网络学习,感官疲劳,超负荷学习。疫情期间,很多学生超负荷学习,家长推动孩子实现弯道超车,所以很多孩子压力巨大,学习任务重。久而久之,虽然成绩提升了,但学生内在精神和心灵滋养匮乏,对事物缺乏兴趣。
3.缺乏监管和有效评价,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小学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决定他们的学习还需要家长和老师有效督促。4月份复工后,很多家长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的监管,很多学生由爷爷奶奶照顾,长辈对电子产品不熟练,孩子借机沉迷游戏,学习流于形式。
4.不合理信念。优秀学生对自己要求严格,稍有分心,就会焦虑是否学会,是否能考好等想法。所以这类学生的焦虑比较严重。
5.厌学情绪滋生。长期网络学习,各学科老师进行知识讲解,听课加作业,负担繁重,单一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6.不良的亲子沟通。疫情期间,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认真学习,呈现监督、唠叨、指责甚至打骂的方式,使学生倍感压力,亲子关系紧张。六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初期,非常敏感,自尊心强,所以由于赌气或者其他原因,很多亲子问题转移到学习问题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