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古筝社团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01:5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通过两周古筝社团的上课,我发现了老学员的基础薄弱,手型不好,基本指法存在问题。新学员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针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对我的教学内容做出了反思对教学目标做出了新的改变。

每周三次社团上课,前二十分钟针对基础,基本指法:勾托抹托,大撮,小撮和花指。加强练习节奏,音准。后半节课学习新的练习。过程中新老学员相互学习,独自练习加上合奏练习。除了三次课程之外,其余两天为练琴时间,中午有几名老学员负责,各自练琴,复习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乐器的学习不能全靠课堂上的讲解和练习,多半是靠下来自己的继续练习,所以练琴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练琴期间,我会在旁辅导,针对于个别水平薄弱的学生单独教学,以便更快赶上进度,从而在大课上统一进度。在学习,练习,复习基本指法的基础上穿插一些乐曲片段,通过让学生边唱边弹奏感知节奏和音准,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古筝,这一古雅的民族乐器,因其音色优美、容易上手,又独具民族特色而深受学生及老师的青睐。进而日益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陶冶艺术情操、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通过合理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同时,潜意识的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并使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自觉的、愉快的学习古筝。

  1.根据心理特点,强化兴趣、情感。要将启发、引导和发展学生学筝兴趣,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上予以研究。在我的教学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个别学生开始学古筝时很高兴,但后来渐渐下降,甚至于坐在筝前愁眉苦脸。原因是虽然喜欢古筝艺术,但花费的时间不够,自己没定心。诚然,兴趣不能替代意志力的培养,更不能替代才能,但是有了兴趣,就可以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这样的学生,我在上第一节课时,先请程度深的学生表演几手曲子,例如《采茶歌》并做乐曲介绍,这时我发现他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听着,羡慕得不得了。这时我就告诉他:音乐就像语言一样有其自己的文字,你必须会读会看,才能学懂。这样第一节课的乐理知识的教学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但是下课时,学生拉着我问:“老师,什么时候教我弹琴?”可见,学生对弹琴产生了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学琴,学生即高兴主动的积极学习,效果就比较好。

  2.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和学生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欣赏自己,从而更好的要求和教育学生。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深深地认识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教师应该主动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赏识和鼓励才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鼓励并不是不要批评,而是应将批评融于鼓励之中,批评过程中要充满着热情的期待,要让学生真切感觉到老师是他的知心朋友。

  3.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学生在学古筝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手腕无法放松、按音不准或不完成作业等情况。这时候老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将他们一开始由于对古筝感到新鲜、好奇而产生的外在兴趣转变为稳定的内在兴趣。一味地训斥和责骂只会是学生丧失自信心,同时,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很有可能导致厌学。当然,仅仅靠语言引导是不够的。在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运用形象的比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教认音时可将倍低音区12356比喻为穿两只鞋子,即在音符下家两点;低音区12356比喻为穿一只鞋子,即在音符下加一点;中音区12356比喻为不穿鞋不戴帽;高音区12356比喻为戴一顶帽子,即在音符上加一点;倍高音区1比喻为戴两顶帽子,即在1上家两点。这样,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上课也显得深动有趣,而且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总之,只要不断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才能探索出一套更为贴近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学筝的持久兴趣。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采用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减少学生学筝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从学习古筝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01:50:14 | 只看该作者
社团教学反思

王晓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 20: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