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21:0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文本分析

  (一)教材纵向简析

  本单元语文要素强调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现代诗二首》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前两篇精读课文着重培养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品味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现代诗二首》则引导学生关注诗中描写的景物,抓住表现景物特点的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蕴含的情趣,感受自然之美。

  (二)课文内容简析

  《秋晚的江上》以清新简洁的语言,勾画了一幅辽阔壮美而又令人心神向往的“倦鸟归巢图”,营造出了一种意趣丛生、 耐人寻味的诗意境界。《花牛歌》全诗四节,运用回环反复的结构,生动形象地把花牛的行动活泼地展现出来,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画面。两首诗歌的语言简短精练,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前两篇精读课文习得的方法——借助插图,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来体会诗歌蕴含的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助学系统研析

  这篇略读课文的助学系统主要是“导语”和“插图”。

  课前导语提示学生“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其中,“反复朗读”“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提示学生怎么学,想象“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提示学生“学什么”。

  《秋晚的江上》的插图画了一轮西下的红日,以及江上的倒影,三只归巢的鸟和头白的芦苇在阳光照射下的红颜,诗里的景物在图片中一一呈现。

  静态的插图无法呈现诗歌动态的美,但借助插图,有助于学生结合诗歌的关键词,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动态的画面美。

  《花牛歌》的插图画了一头坐在草地里的花牛,它闭目小憩,四周围绕着美丽的剪秋罗,其中的一穗被花牛压扁了,表现了花牛的可爱、顽皮。这幅插图把第一小节文字描绘的画面,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让学生照样子继续想象:花牛在草地上还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几幅画面合在一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花牛的悠闲自在。

  二、学情分析

  了解了教材之后,我们接着分析学情,找准起点。基于前两课的学习,学生能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还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读后想象到的画面。

  学习这两首诗时,比较困难的是有的景物学生没有见过,比如“剪秋罗”,需要借助插图大致了解;还有的景物学生是熟悉的,但景物的动态比较抽象,比如“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需要借助对比图片理解芦苇在夕阳下的变化。有的词语意思发生了变化,比如“偷渡”,原本指的是偷越国境,通过想象画面,才能发现在诗中指的是花牛做着梦,夕阳悄悄西沉都不知道的画面,表现了花牛的悠闲自在。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知道要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而这两首诗歌的关键词是描绘的景物以及景物的状态,这些词语凝练抽象,如何把凝练抽象的文字转换成丰满的画面,是学生这节课的能力增长点。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巢、苇、罗、眠、霸、占”六个生字,并联系生活实际、课文插图和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2.借助课文插图,找出诗歌描绘的景物,运用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说说想象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和花牛在草地上的悠闲。

  四、教学难点

  根据以上目标,我们立足本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承担的任务,让学生自主练习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进行学习的任务,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借助课文插图,找出诗歌描绘的景物,运用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说说想象的画面。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认读“巢、苇”两个生字,并联系生活实际、课文插图和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2.借助《秋晚的江上》插图,找出诗歌描绘的景物,运用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说说想象到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秋晚的江上》,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秋晚的江上》插图,找出诗歌描绘的景物,运用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说说想象到的画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展示朗读,分享诗句中不太理解的生词,师生共同答疑。

  预设:“芦苇”“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学生可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芦苇”是一种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颜色总体呈白色。“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诗,可借助多媒体对比图片理解芦苇在夕阳下的变化。

  (四)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1.借助插图,联系诗句,想象画面。

  从课文里找到合适的词语,给插图上的景物配注释。还有哪些景物是插图里没有的呢?在文中圈出来。

  预设:圈画出来的景物有鸟儿、斜阳、芦苇、江面。

  2.前后联系,抓关键词,感受画面的动态美。

  联系上下文内容,抓关键词找出这些景物在做什么?结果怎样?

  教学《秋晚的江上》时,可让学生勾出鸟儿“驮着斜阳回去”的“驮”字,它是鸟儿的动作也是鸟儿疲惫的状态,结合插图由这个字联系生活实际来展开想象,可让学生先交流自己疲惫时的状态,以及人驮着东西的样子,再进一步想象疲倦的鸟儿在空中飞翔时会是怎样的,鸟儿又是怎样驮着斜阳的。“把斜阳掉在江上”的“掉”字是鸟儿驮斜阳的结果,怎样“掉”?掉在江面上会产生什么画面?“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的“妆”字是斜阳掉在江面的结果,怎样“妆”?妆点了什么画面?这样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文字就动起来了。

  3.朗读诗歌,体会意趣,让画面更饱满。

  《秋晚的江上》中“尽管是倦了”可读得低沉柔软些,表现归鸟的疲倦之意;“双翅一翻”语速可读得稍快些,体现归鸟动作的利落;“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可读得语调稍高、语速稍快一些,表现出诗人见到夕阳映红芦苇的惊奇、喜悦。

  可采用抽生展示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方式,去体悟诗歌意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21:08:2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认读“罗、眠、霸、占”四个生字,并联系生活实际、课文插图和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2.借助《花牛歌》插图,找出诗歌描绘的景物,运用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说说想象到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花牛歌》,感受花牛在草地里的悠闲。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花牛歌》插图,找出诗歌描绘的景物,运用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说说想象到的画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展示朗读,分享诗句中不太理解的生词,师生共同答疑。

  预设:“剪秋罗”,需要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偷渡”,原本指的是偷越国境,通过想象画面,才能发现在诗中指的是花牛做着梦,夕阳悄悄西沉都不知道的画面,表现了花牛的悠闲自在。

  (四)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1.借助插图,联系诗句,想象画面。

  从课文里找到合适的词语,给插图上的景物配注释。还有哪些景物是插图里没有的呢?在文中圈出来。

  预设:圈画出来的景物有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青峰。

  2.前后联系,抓关键词,感受画面的动态美。

  联系上下文内容,抓关键词找出这些景物在做什么?结果怎样?

  教学《花牛歌》时,可让学生分别勾出表示花牛活动的词“坐、眠、走、做梦”,“坐、走”是花牛动态的画面,“眠、做梦”是花牛静态的画面。花牛“坐”是怎么坐呢?压扁剪秋罗。花牛“眠”是怎么眠呢?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花牛“走”是怎么走呢?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做梦”是做了什么梦呢?太阳偷渡了青峰。这样将花牛的活动前后联系起来想象,一只悠闲自在的花牛形象就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之中了。

  3.朗读诗歌,体会意趣,让画面更饱满。

  教学《花牛歌》,采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读出动静交替的美感。读第1节时,可关注花牛的一“坐”一“压”两个动作。读第3节时,可关注花牛一“走”一“甩”两个动作,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动感,感受花牛的顽皮、可爱。读第2、4节时,可关注“眠”“做梦”,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静谧感,感受花牛的悠闲、自在。

  可采用抽生展示读、全班齐读的方式,去感受画面带来的意趣。

  六、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21:10:05 | 只看该作者
胡玲玲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14: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