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23:2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识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那么,这种水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学习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你就会得到答案了。
二、新课讲授


1.教师讲述:西域指的是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西汉初,西域小国林立,人口最多的有几十万,最少的不到200人。许多国家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2.教师补充:经过文景之治以及汉武帝的大一统,西汉国力强盛起来,汉匈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武力反击匈奴侵扰的时机已经成熟。
3.材料展示:汉武帝颁布《招贤令》:“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有胆有识、果敢忠义之人,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4.教师过渡: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
5.图片展示:观察教材图片《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6.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做一个比较。
提示:
        背景        目的        时间        结果
第一次        汉武帝反击匈奴        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
138年        了解了
西域
第二次        汉了解西域,控制了河西走廊        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        公元前
119年        沟通
西域
7.教师提问:想象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折?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提示:挫折: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俘虏;食物匮乏等。精神: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等。


1.教师提问:
(1)名字的由来:“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到达中亚、西亚,甚至更远的欧洲。
(3)“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路线:
(1)陆上丝绸之路(口诀:长河新,安息大)
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今新疆地区→④安息(中亚、西亚)→⑤大秦(欧洲)
(2)海上丝绸之路
①山东沿岸→②穿过黄海→③到达朝鲜、日本和①东南沿海港口出发→②经中南半岛南下→③绕过马来半岛→④穿过马六甲海峡→⑤孟加拉湾沿岸→⑥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3.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经济的交流通道,还是中外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目标导学三:对西域的管理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西域都护设立的时间、职能、内容。
(1)时间:公元前60年。
(2)职能:总管西域事务。
(3)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班超出使西域的时间、原因、结果。
(1)时间:东汉明帝时(公元73年)。
(2)原因: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
(3)结果: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3.思维拓展: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
提示:实行“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有利于区域融合,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带动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有利于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充分展示了中国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姿态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表明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与义务,为世界和平、繁荣与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内容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一位人物:张骞通西域,为中西交通畅通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一个事件: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座桥梁: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文明的友谊之桥。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教师点评补充,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张骞和班超的事迹,学习他们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采用了教师分析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加强对丝绸之路的记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23:22:38 | 只看该作者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zip (310 KB, 下载次数: 635)




获取解压密码请打开微信扫描下面图片关注公众号即可自动发送
如果已关注并遗忘密码,请扫码进入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11: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