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到了高年级阶段,班里常常出现一两个难缠的学生,他们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经常违纪,爱制造事端,好讲歪理。再难缠的学生也是学生,再难缠的问题也得处理,管理的目的不是打击和征服,而是教育和转化。
>> 故事讲述
班里的小浓浓思维怪异,从来不戴红领巾,作业从来都是乱乱的,但能保持很高的正确率;上课从来不记笔记,还经常在不影响听讲的同时一心二用画他津津乐道的简笔画,如果这时你提问他,他保证知道你问什么;跑步总是落到最后;经常偷懒,总想逃值日,组长和组员要在放学时紧紧地盯着他,不然他就悄悄地溜之大吉了。
一天下午的管理班时间,小浓浓的组长又跟我反映,昨天下午他们去友谊班做值日,小浓浓又逃了。这学期他几乎就没做值日。他们小组的其他几位同学此时也纷纷开始控诉小浓浓。小浓浓却满不在乎地说:“我为什么要给友谊班做值日?”
我顿时就来气了:“我们是六年级的学生,帮助一下低年级的小学生怎么就不可以呢?这点道理都不懂,还问我为什么。你既然不愿意给低年级的小学生做值日,那你就在班里做值日吧。”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学生。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更令我惊讶,小浓浓竟然说出了让我惊呆的两个字:“卑鄙。”
我呆住了,愣了几秒钟,就在这几秒钟里,我的大脑迅速转动,怎么办?跟他急,对他这样的学生管用吗?不理他,我多没面子,让他这么没规矩下去,也不行呀。此时全班学生也都停下写字的笔,看着小浓浓。
我深吸一口气,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咱们停一下笔,一起查一下字典,什么叫卑鄙?”
“哗哗哗”,大家纷纷开始查字典,有同学迅速说出了答案——卑鄙就是不道德的人或事。我接着问小浓浓:“那你说说,我哪一点不道德了?”
他显然没想到我问他这个问题,没话了,但他很聪明,立刻转移话题:“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我说:“当然可以。”
“您做值日吗?”
没等我说话,下面的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了:“郭老师天天来得最早,天天做值日。”
我看着小浓浓,乘势教育他:“谁都得做值日,为他人服务,这是义务。不管你怎么想,你是我的学生,我都要教育你,教育你成才。”
没想到,他又一次说了令我惊讶的话:“我不想成才。”
“不管你想不想成才,你当我学生一天我就有义务教育你一天。”
“那您教过的学生都成才了吗?”
“告诉你,我教过的学生有北京市的状元,有研究生,有本科生,有中专生……不管是做什么工作的,都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可以说都成才了。”
下面的学生又开始七嘴八舌了,“对,每年教师节都有很多学生来看郭老师”……
这时,小浓浓无奈地发出了一声叹息:“哎……”
“你的问题问完了吗?”
“问完了。”
这时正好下课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本想批评完他,再安慰安慰他,可他依旧摆出一副绝不跟老师靠得太近的样子,我严肃地说:“你说我卑鄙,现在却说不出我哪一点卑鄙,那你得向我道歉。”
“那好,我跟你道歉,我说错了。”说完,又摆出了他的经典表情,眉头紧皱,双手一摊。
和小浓浓的斗智斗勇,真是费脑子。回到办公室,我感到很累,静静地反思:如果我当时跟小浓浓发火,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当时我不理他,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有过错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
“ 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师也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以至于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不愿接近。我们班的这个小浓浓就是这样,刚刚做完沙盘游戏,心理老师就跟我说小浓浓对周围的事物总是采取敌视的态度,不相信他人。这样的学生要从他的成长历程中找到答案,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如何才能消除学生的“对抗逆反”心理呢?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是问题学生,教育者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地指导他们,热心地教育他们,即使批评也要注意“艺术性”,甚至加以策略性的“包庇”,如同在药片的表面涂上一层糖衣,做到良药不苦口,这样才能消除问题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从内心对教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敬,产生良好的双向反馈,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促进其成才。
总之,对问题学生,教育者必须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像好学生一样健康成长。此外,我还认为对问题学生应该更宽容,那不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没有宽容就没有教育。”我真的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发火,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