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心工作,我们也可以成为苏大师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3 00:4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班这么多年,自己也记不清是第几次走进苏大师,拜读他的书,但是每次读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的感触。这次也一样,也许是出于崇拜和信仰,从书中我读懂了他的人,他的思想。我认为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教育理论读本,一百条条建议不是一百个概念,也不是某种完整的教育体系,更不是环环相扣着的。

一、  读人  

苏霍姆林斯基有两个头衔,一个是教育实践家,一个是教育理论家,他在帕弗霍什中学任教,且担任这所学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23年。在这23年之中,在这所农村学校里,他先后获得了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可奖章等。我们所知道的诸多的教育名家的成长没有人能与他匹敌。他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他担任帕弗雷森农村中学校长,到生命结束的时间里做了什么呢?他在担任校长职务担任班主任担任语文课任教师的正常工作之外,撰写了41部专著,600多篇文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天工作中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就已经是艰巨的事情了,还写出来那么多东西,他的经历是从哪来的呢?他的时间又是怎么来的呢?他那些精妙的思想是怎么涌现出来的呢?诀窍只有一个,无外乎毕生的经历专于此,毕生的信念专于此。

他是一个“固执”的人,他始终坚信: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的教育每个儿童。他相信:所有的教师都能认真的看到“形成过程中的人”,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孩子,这是教育最需要的,而我们很多同行却没能有这份自信和他信。

他是一个超越时代的人,他认为如果对一个学生进行十年的教育,仅仅教给他科学基础知识,不让他接受劳动训练,但在他毕业时,却把一把铲子交给他开始劳动,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悲剧。这种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下的教育而言更有针对性,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很多时间是放在知识传授与习得上,对劳动技能看的很轻。走出校园以后,才发现花费我们很多时间所学到的那些知识在工作岗位上很少用到。因为在社会上和工作中,比起知识来说,怎么去握一把铲子更重要,但经常需要从头去学,这九是教育的悲剧,更是个体和社会的悲剧。   

二、  读文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他众多著作中汉译本流传最广的一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这是一本极为“另类”的书,按常理说,一部严谨的理论著作中,观点和概念经常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撑,从而增加说服力,但这本书没有。先看一句话:“过于重理智的老师儿童不仅不喜欢,而且在他面前绝不会吐露自己的心声”,这大约需要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大量导入加以佐证,但是苏大师没有,他依然是很简单的这么一句话。如果你在学校与儿童有很多接触,或者你是一个称职的家长,都会对这句话有所感触,没有哪个孩子喜欢严肃死板,过于理智的大人,在我眼里这是一本观察式和结论式的书籍,这是一本给新入行的教师很有分量的参考意见书。

读此书时,感觉就像一位老者,对你即将要入手的工作娓娓道来,似在你身旁细心指点,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底下的学生应该怎样去处理?他说:要在很长的时期内,用心灵去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的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当我们满足自己面对学生能侃侃而谈时,他在你身边悄悄的说:“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知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该只是沧海之一粟。”你今天所想到的或是明天你可能遇到过的众多的环节与细节。更重要的是,他所给予我们的不是说教,只是建议;不是发号施令,而是在引导你同样去思考。

这确实是一本引人思考的书,没有思考没有思想,注定只会平庸的从事某种行业,这本书让人围着书中思想打转,思考个不停,“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阅读真的这么重要吗?阅读真的能改变一个儿童吗?我们怎么做才能诱发学生的思考?阅读是唯一的途径吗?读过此书的人,大多会带着许多的疑问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印证一下。

三、  有思  

读过这本书,很多人称他为“教育思想太斗”,我倒觉着他是又是以来最细腻的“教育观察家”。与他相比,我们大多数人的起始学历都要比他高,但为什么没有人能够达到他那样的高度呢?和他相比我们起码缺少了以下几样东西。

一是坚持做事业,有人问:职业和事业有什么区别?有人答:一件事情做一阵子你就觉得麻烦不做了,但还得硬着头皮,咬着牙继续做,这就是职业;同一件事情你越做越有趣,越做越觉得丢不开,这就是事业。现在人心浮躁,很少有人专心干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总是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的容易,或是觉得别人的行业比自己的好做,或是哪儿活少工资高等之类,导致心态不平衡,甚至因此一事无成。苏霍姆林斯基29岁之前就是普通人,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之后的23年里,他在完成正常工作之余,写了出了41部专著,600多篇文章,也就是一年出版了近两本书,发表近30篇文章。没有坚持,哪来这么多的发现,没有发现哪会有这么强烈的兴趣,没有兴趣又何谈坚持与事业。

二是勤奋做学问。有时候我们也有写东西的冲动,但大多数文章只写了个开头,想了一下结构或是想想结尾就丢在那儿,很可惜。一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太少,很多东西有构想,但没有思想与内容;二是因为天性中的惰性缺乏鞭策,缺少激励引导,很难坚持把一篇文章写完。写东西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随时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停笔。我们常常提“充电”这个词,但我们只是站在能够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的角度去充一把,而不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充实自己,苏霍姆林斯能。我们能看到他一生的光环,能看到他诸多的著作,能看到思想智慧的光芒,却常常忽略了人家背后的付出,他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去学习,来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每完成一本书的著作,背后是多少彻夜不眠的苦修,成长的历程其实就是一个勤奋做学问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不是标准的教育学论著,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用心观察。和他相比,我们欠缺持之以恒的精神、无需他人督促的勤奋和细腻到极致的观察力。我想,如果我们用心补上这些,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另一个苏霍姆林斯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 13: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