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下语文第二单元周测三(满分50) ——回顾“我的直播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3 16:5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砂砾/闪烁        龟裂/龟年鹤寿         衰草连天/哀鸿遍野

B.迁徙/徙倚        掸子/肆无忌惮         矫揉造作/骄兵必败

C. 追溯/朔方         翩然/翩若惊鸿         风雪载途/三年五载  

D. 携带/镌刻         遒劲/疾风劲草         长吁短叹/迂回曲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淙迹       山麓        冲刷        海枯石烂      

B. 装置       沟壑        浑浊        悬崖绝壁   

C. 烘烤       唯幕        贫瘠        天衣无缝      

D. 腐蚀       繁衍        调零        周而复始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C.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名)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

D.杜牧在《赠别》中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但在“智激美猴王”中却表现出了忠勇善良又不失机智聪明的一面。

B.《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C.《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常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

D.林冲被发配到沧州,遇到当初在东京得到他救济的李小二,李小二不时送汤水到营里给林冲吃,并告诉林冲陆虞候要火烧草料场。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 ①②⑤③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②①③⑤

7.下列句子变化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3分)

A.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8.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_______________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

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B.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

C.是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这样,无论什么季节看哈尼梯田,它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二、古诗文默写。(9分)

1._______,左右采之。_______,________。

2.蒹葭采采,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

3.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辗转反侧。

4._______,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___。

三、改写。将下列三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单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②中国青年报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了专题报道。

③报道是全景式、立体式的。


四、仿写。(6分)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五、说明文阅读(8分)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①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问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②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热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

③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

④“圭”曾作为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广泛使用过,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建筑。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⑤古人利用圭表实测日影后,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这两天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

⑥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今天的天文学知识来解释,地球公转平面投影到天球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黄经,指这个坐标系的天球经度。以春分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共有24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⑦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二十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⑧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祖先馈赠给每一位子孙后代珍贵礼物,拥抱它,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与智慧命运。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用表和圭测量土地的长度,从而推算出二十四节气。

B.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的观星台是历史上最早记录节气变化的天文台。

C.春分和秋分,其实就是把春季和秋季平分的那几天。

D.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四季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②段说明了中国节气文化的特征。

B.第④段通过下定义和举例子来说明节气。

C.第⑦段“各历时15天左右”中的“各”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有改变。

D.第⑧段具体阐述了节气带来的影响与作用。

3.请根据上文有关节气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

【链接材料】

(1)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农谚:吃了冬至面,一天长(cháng)一线。

(1)请写出秋季里的第三个节气。       (2分)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农谚中“一天长一线”的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12: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