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于度量单位的本质,开展深度学习——课例《铅笔有多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9 19:5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认识分米和毫米。教科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借助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引入对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材重视借助实际的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引入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的必要性,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此外,随着对长度单位认识的增多,教科书还关注对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学习。

【学情分析】

接着二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需要在测量、想象等活动中,加深对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体验。恰巧二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动手实践活动,因此,课堂活动要让学生参与估测、实际测量及梳理米、分米、厘米、毫米四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并安排活动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学习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法学法】演示法、动手操作

【教学资源】直尺、米尺、超过10厘米长蓝色纸条和超过6厘米长黄色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有位同学的数学日记写得特别有意思,请你来读一读: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出1毫米的牙刷,70米长的毛巾擦脸。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900毫米远。来到学校,我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7厘米厚的数学书,准备开始上数学课。(找学生读)

预设:有学生质疑日记中有不合理地方。

师:这篇日记哪里不太合理,谁来说一说?

预设:学生提到“分米”未学过

师:我们在下面的课程中就来研究分米。

设计意图:这样的情境设计,能迅速引发学生的质疑,并激发学习新课的学习兴趣。即由日记中不合理的长度单位引出今天课上学习的内容。将生活与数学学习相结合,这样设计,也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组织活动,动手实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米”与“毫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预设:生1: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生2:分米、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生3:分米与毫米在尺子上的哪个位置。

生4:米与分米、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这么多的问题,相信大家学过之后都会有所收获。回想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米与厘米的知识有哪些呢?

生: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为接下来学习分米、毫米知识并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1.认识分米

师:我手里的铅笔是1分米长的,和这根蓝色纸条一样长,请你估一估手里的纸条大约有几厘米长呢?

生汇报。

师:那我们要知道确切的厘米,应该怎么办呢?

生:用尺子量。

师:那测量需要注意什么呢?请动手量一量。

生动手操作,汇报展示测量铅笔图片。

师:把蓝色纸条卡在食指与拇指之间感受1分米有多长,并与同桌比一比。

师:在生活中、身体上找一找,哪些东西约1分米长,说一说你的发现。

学生举例。

师:在你的尺子上找一找多长是1分米。

学生回答。

师:真好,我们身上又多了一把小尺子呢!

小结:只要它的长度是10厘米,那它就是1分米。

师:拿出长尺,请同学找找3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回答。

师:从25厘米到哪是3分米?

生:25厘米——55厘米是3分米。

师:来看一下老师的尺子上有几个1分米?

生:10个。10个10厘米就是10个1分米。10个10厘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所以1米=10分米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学生有测量经验,知道准确得到长度要用尺子量。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并动手量一量。测量结束,还需再次感受1分米有多长,我组织2个活动:把蓝色纸条卡在食指与拇指之间感受1分米有多长,并与同桌比一比;在生活中、身体上找一找,哪些东西约1分米长,说一说你的发现。这样设计先估后量,初步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并能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另安排两个活动:拿出长尺,请同学找找3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来看一下老师的尺子上有几个1分米。学生集体整理总结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2.认识毫米

师:估一估,量一量手里的纸条有多长。

生汇报。

师:这3个小格能用厘米量吗?

生:不能。

师:这一小格我们就叫做1毫米。

出示:10毫米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1厘米里有10个小格,1厘米=10毫米

师:我们认识了毫米。那1毫米大约有多长呢?这张小卡片的厚度是1毫米,把它夹在你食指与拇指中间,再试着拉出来。感受1毫米有多长,和同桌比一比。

生动手操作。

师:在身边和身上找一找哪些有1毫米?

生举例。

师:再来看这根铅笔,知道它有多长了吗

学生用尺子量。

设计意图:认识毫米的活动设计同上,先估再测量,不过这里我多安排学生测量,并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积累测量经验。

3.梳理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师:我们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呢?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

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我们用手来比一比。师示范,再从大到小比一比。

设计意图:先梳理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再用手来比一比。这样反复动手比一比,意图还是让学生感受测量单位的长度。

三、运用新知,巩固练习

1.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1厘米、1分米,填一填。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分米        1分米=(   )毫米

2. 快速说一说。

   3分米=(   )厘米      40毫米=(   )厘米

四、回顾反思,课堂小结

    师:再回头看看上课初我们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你的收获是什么呢?用学过的长度单位也写一篇数学日记。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与完成,是为了巩固新知的学习。本节课是继续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的学习,在本课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梳理过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巩固了测量方法。那我设计作业除了基础的练习,布置一项数学日记:用学过的长度单位也写一篇数学日记。一方面考查学生长度单位运用是否恰当,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的思考】

测量即“度量”,指用一个带单位的数值来描述可测量物体或现象的某一个属性,从而形成某个具有特殊含义的“量”。度量的核心要素有两个:度量单位、单位的个数即度量值。本节课继续学习度量的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度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另一类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显然《铅笔有多长》属于第二类,我设计的四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注重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观察、操作、交流。此外,我重视学生借助尺子把握度量单位的本质,反复进行动手找一找、想一想、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课堂充分开展在尺子上的单位换算活动,从而有利于学生在直观、低难度的情况下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选课前,我对本次活动的主题“度量”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在对“度量”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方动笔开启教学设计。在此过程中,我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梳理如下:

1.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度量”意识,需要要经历“猜想—验证—操作—归纳”这一过程。

2.通过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操作、比较、表达等学习过程中发展度量意识。

3.度量长度的本质是度量两点间距离,利用工具是度量的核心技能。因此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感知测量的意义与使用工具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体会工具上的刻度的单位属性与精确度概念。

度量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一条贯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主线。度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我们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积累丰富的工具测量经验,感悟度量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形成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5: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